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九十八章 微服私訪

朝廷上下發力,加洪承疇運籌得當全國各地的起義軍陸續被剿滅,而朝中政務也在朱顯波和朝廷大臣們的努力下逐漸顯現出天下太平景象。唯獨東北的皇太極令朱顯波寢食難安,時常面對著電腦發呆,對付滿清的鐵騎還是要想些辦法啊。每每想到這里,朱顯波總會唉聲嘆氣,有時候坐在電腦前一直到天亮。

這一切被新寵王瑤姬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龍文哥哥,你整日為朝政操心,也未曾好好休息,這樣下去如何是好啊?」

「瑤姬,你不知道啊,我大明雖暫無內亂,但東北的皇太極蠢蠢欲動,韃靼和吐蕃雖然假裝臣服大明但心懷鬼胎,一旦東北有事,難免這兩處也有禍端。皇太極不除,你教朕如何安心。」

「龍文哥哥有抱負,居安思危,我實在佩服得很,但如果你繼續這樣下去,不等皇太極他們打來,怕你早已……」

王瑤姬這麼一說,朱顯波覺得自己也確實擔心過度了,大不了就是打進關來嘛,真像瑤姬說的那樣自己再不調整下,只怕沒等皇太極打來,自己只怕就翹掉了,不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得抓緊時間鍛煉鍛煉身體、順便散散心了。

「瑤姬,你提醒的對,朕是英武神明的大明皇帝。怎麼會怕了區區一個皇太極,何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朕一定要活過皇太極,在有生之年親手打敗他。」

「這就對了嘛,听說你當信王的時候在南方呆過,你帶我出去玩玩好嗎?」

「原來假借關心我的名義行自己的私欲啊。」

「哪里啊,人家听說江南山清水秀,景物宜人。我是為了你才這麼說的,不肯就算了。」王瑤姬說完嘟囔起小嘴,假裝很生氣的看著朱顯波。

沒辦法,朱顯波只能投降了,正好自己離開九江也有段時間了,這大明朝政治中心嚴重偏北,找機會去私訪下南方也不錯,嗯就這麼定了。

「瑤姬,去歸去,你可不能給朕搗亂啊,朕打算私訪,你要是能吃苦就去,吃不了苦就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龍文哥你能吃得消,我一定也能。」

王拓听說皇上想私訪江南,就跟朱顯波說希望隨身護駕。朱顯波不想動靜鬧得很大,就交代了李明德和幾個大臣說自己打算靜養一段時間,朝中俗物就幾個人商量著處理,真有要緊的事情就找王拓轉達。

李明德等人也不知道皇上葫蘆里賣什麼藥,鑒于以前的經驗,自己老實揣摩錯聖意,如今還是少說為妙。朱顯波讓王拓挑了幾個信得過得錦衣衛,帶上管事太監王永勝和王瑤姬就出發了。本來朱顯波想帶上周濤,但仔細一想,後宮那麼亂她留下來對紫鴛幫助大,就和朱丹、周濤交代了幾句讓她倆替自己保守秘密。

一干人等來到宮外,持續多日的沙塵天氣終于過去,大街小巷來往路人絡繹不絕,京城內也總算恢復了以往的繁榮景象。第一站,還是想回九江看看。眾人不知道朱顯波的心結,但也不攔他。王瑤姬從小在北方長大,只要到了南方,去哪里更是無所謂。

沿途城鎮街道兩旁的商鋪個個生意紅火,客棧、酒樓、繡莊、染坊……這些吃穿住用必不可少的行當自然紅火。可奇怪的是,這些生意竟然火不過隨處可見的家具店、木器店。

想想這也沒什麼,傳說天啟皇帝是個有名的木匠皇帝,他喜歡收集和制作一些木器工藝品。真是有什麼樣的君就有什麼樣的民,天啟皇帝對于國家別的貢獻沒有,倒是間接推動了全國木材工業的發展。

對此朱顯波深有感觸,作為一國之君,自己的所作所為甚至是個人喜好,都可能成為全民百姓的發展趨勢。可全國百姓的生活來源是多種多樣的,單獨對一個項目感興趣是不行的,想要利用微服私訪使國家國富民強,自己必須以多元性的方式來治理國家。非要整個愛好就研究火器吧,一般人玩不起的那種。

朱顯波原本想去拜會師傅了,可倒了山上才發現師傅雲游去了,只好留了封信,請師傅有空去京師。好久不見了,是該訴訴思念之情了。一路上朱顯波看到的倒是逼第一次進京時繁華了許多。看來朱顯波的執政水平還是過得去的,至少比那天啟皇帝和他老爸搶不少。

這天,眾人找了一家較為安靜的飯莊,準備吃點東西。在飯莊的單間內,只有朱顯波和王瑤姬坐在桌旁,其余的人都在一旁站著。個認為現在出了皇宮,可以不用這麼拘謹,于是他對王永勝說︰「過來坐。」

王永勝急忙答道︰「奴才不敢。」

「沒什麼敢不敢的,現在出了宮,都不用拘禮,該坐就坐。再皇上長、皇上短的叫著要是被歹人听了去反而麻煩。」

「奴才遵旨。」

王永勝點了點頭,坐到朱顯波身旁。其他人看到王公公坐了,也都各自找了座位。

「皇上,這菜吃得是否可口?」王永勝怕朱顯波吃不慣宮外的東西,便關切的問道。

朱顯波哪是嬌生慣養的人,他笑著搖了搖頭道︰「吃得慣。只是不知道貴妃娘娘習慣不習慣」

「皇上小看人。」王瑤姬也不肯示弱。

說到這,朱顯波又覺得到了宮外,這些稱呼應該改一改。于是又道︰「朕是微服私訪,有外人在的時候,你們不要叫朕皇上了。」

王永勝點頭道︰「是,奴才明白,那奴才在宮外應該如何稱呼您?」

我皺著眉頭想了會兒,隨後道︰「朕的國號建貞,在家中排行第五,你就叫我朱五吧。」

「喲!奴才不敢。」王永勝搖頭忙道。朱顯波現在是當今皇帝,地位顯赫。公公稱朱五,對皇上是大大的不敬,王永勝當然不敢。

王瑤姬想了想,道︰「那你就叫皇上龍五爺,或是龍少爺吧。」

王永勝一想,建貞帝今年剛滿二十出頭,叫他龍五爺肯定不愛听,于是躬身說道︰「那奴才就叫您龍少爺吧。」

听到這個稱呼也感覺有點別扭,朱顯波輕輕搖了搖頭道︰「朕自幼父母雙亡,還有個哥哥也英年早逝。如今不只是朕的整個家,就連整個國家也是由朕做主,我看你還是叫我龍五爺吧。」

「奴才遵旨,那奴才以後就叫您龍五爺。」王永勝心說,琢磨了半天,結果還是叫錯了。他那里知道王瑤姬和朱顯波關于那段壞蛋龍文的故事。

後來又經過眾人的一番商量決定,這行人對外就稱自己是京城來的商人,到九江去做生意。朱顯波改稱呼為龍文,就稱王瑤姬為龍夫人,王永勝稱作王管家,其他人保持原名不變。

眾人便一同向九江趕路。一路游山玩水,走了整整二十天,一行人終于到了九江府德化縣,廬山腳下。

由于車馬勞頓,王永勝先在附近重金租了一間豪華的大宅院。眾人稍事休息了一夜,次日清晨,一行人又到附近的景點觀光了一番。

(PS:本月響應縱橫新政策,每日更新一萬,請大家果斷收藏,給予支持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