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 文治武功 第九十二章 鏖戰周至

朱顯波朝幾位將軍吩咐了一下,「就按上次的辦,洪將軍,還請你帶隊人馬圍住東門,朕就在南門猛攻,賊人若是想從東門逃月兌,一個不留。」

「皇上,這周至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臣建議圍攻西門和南門?」張蕾比洪承疇還急。朱顯波當然知道周至的地勢,這關中平原有名的大縣,北部是一望無垠的關中平川,土肥水美。南部是重巒疊嶂、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嶺山脈。

「有些義軍並不是真心想對抗朝廷,想逃生的給他們個機會吧,只是不能讓他們再到四川和河南去。如果去北方了,渭水會阻止他們前進的步伐,而且一望無垠的平原他們也無處遁形。就算是僥幸逃月兌,騷擾下蒙古也許是個兩敗俱傷,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那個膽子。西北更是荒涼得很,就算他們在那里駐扎下來,只要我大明皇恩浩蕩,早晚還是會來歸順的。如果讓他們沖出東門佔了西安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朱顯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將軍們一方面為朱顯波的仁義所感動,一方面覺得皇上太過仁慈,只怕起義軍不領情。

朱顯波心想我自仁義待人,他們怎麼做是他們的事情,早點休息吧,明天一早還按潼關那樣攻城,選些勇士出來推攻城車。朱顯波覺得自己也該速戰速決了,這大冷天,雖然不耽誤農忙,但是對軍人來說還是難熬。當然徹夜的騷擾是免不了,想在周至城內睡個安穩覺只怕很難了。

一夜無事,第二天天一亮,就有軍士來報,對方陣中掛上了縞素,必是頭領死了。嘿,高迎祥果然死了,那麼近距離兩槍不死才怪。城中士兵也垂頭喪氣,正是好好打擊的時候。朱顯波可不想放過任何打擊起義軍的機會。

但等朱顯波來到城下一看,城門緊閉,高掛免戰牌,嘿,還來這規矩啊,「穆友前,組織人馬給我罵,罵完按時出動。」

到現在很多不明所以的人總算明白皇上西征為什麼要帶著進士在身邊了,原來是傳說中得三炮部隊,威力無窮啊。穆友前等人不負聖望,組織人員在城下一頓喊話,先再數落起義軍的罪狀,把起義軍的一些將領罵得體無完膚,最後大唱朝廷和皇上的贊歌,那意思就是起義軍簡直就是百無是處,自尋死路。直到朱顯波示意才撤下來。

打擊下士氣,朱顯波等準備攻城了。三通鼓畢,幾位將軍帶領騎兵站立兩旁,張蕾令旗一揮,火槍隊和刀盾兵緩步前進,進入射程,全部站定,敵軍陣中立即有人大喊,妖怪,快躲,估計是潼關的逃兵,逃將羅汝成那個笨蛋也在那里大呼小叫。朱顯波沒看錯人,放他回去利大于弊啊。

張蕾微微一笑,「九天魔女來也,發射!」自從洛陽剿匪之後張蕾就愛上了這個稱呼。

城里好多不明事理的軍事听著羅汝成和張蕾的說話有點莫名其妙,但那些在潼關見識過厲害的軍士則不由得往後躲。這些人一動搖,城內守軍就開始大面積松動了。

城牆上李自成一看不妙,敵人火槍隊又要出動了,也連連招呼大家退後躲起來,一排排刀盾兵沖到城牆最前面。看來李自成自學本領很高,看過幾次朱顯波布陣就知道要害了。沒辦法,該上攻城車了,吱嘎吱嘎,迅速向城門挺進。對面起義軍牆上又立即招呼弓箭手上前。朱顯波這邊又是一陣火槍掃射,頓時城牆上先前的盾牌手,弓箭手紛紛往下掉。沒幾個回合,城牆上幾乎沒有了盾牌。

李自成急了,幾員大將也是焦頭爛額,朱顯波望遠鏡里看得真切。嗯,又想騎兵突擊。幾員大將都下了城牆,肯定還是那招,這比潼關寬敞多了,沖擊說不定朝廷的火槍手傷亡會很大。朱顯波連忙招呼旁邊幾位將軍準備。只等敵軍城門一開,兩廂騎兵立即合圍保護火槍隊。

果不其然,敵軍想用精銳騎兵沖殺明軍火槍隊,還好望遠鏡看得真切,早早準備,對方城門一開,兩邊將軍帶領騎兵一陣旋風般得沖向敵軍。起義軍一看,撈不到好處,只得勉強迎戰。好一陣廝殺,互有損傷,但我軍士氣高昂,加上裝備精良,上多死少,敵人只怕是死多活少了。朱顯波佔了望遠鏡的光,早做準備,任何偷襲就成了硬沖。大約有半個時辰,雙方默契的鳴金收兵。

這樣殺下去誰也佔不到便宜。拼人,朱顯波雖然暫時吃虧,但他背後有整個明廷,可以不斷的增兵。起義軍已經是孤城一座,誰怕誰啊。

如此沖殺幾天,朝廷方傷一萬多人,死傷也有幾千。起義軍損失更大,尤其是頭領高迎祥被朱顯波單挑之後,士氣低落,原本李自成等人想暫時免戰休整,可朝廷方一直不給機會,一時間也沒啥好辦法,只能每天疲于應戰。

朱顯波決定潼關時的故技重施,重點騷擾,攻心為上。白天黑夜不斷的鳴槍擾亂,讓城內士兵無法睡眠。漸漸的,探子來報,西北兩城門,經常有小首領帶領士卒逃出。這樣下去,只怕不用多久周至就是空城一座,于是朱顯波暗中吩咐派人跟蹤那些逃散而去的軍事,如果是落草為寇就及時通報各州縣清剿。

于是朱顯波安排人在必經之路上準備干糧和勸降信,信上寫道︰當今聖上英明神武,早投為妙,從軍回鄉均可……同時安排粥底當地的地主鄉紳等騰出雜院準備收留這些五路可走的起義軍。由于朱顯波的宣傳到位,當地百姓倒也很支持朝廷這種做法,很多地主都在沿途開設茶廠和臨時避難所。

沒過幾日,長安的文官來報,不少零散起義軍來投,問皇上怎麼處理。當然是按勸降書上說的辦。

等到一日清晨,朱顯波正在和周濤纏綿,突然軍士來報,說起義軍頭領派李自成來挑戰,說非要為高迎祥報仇不可,洪承疇等已經率隊出戰,新科武狀元正在和李自成單挑。

朱顯波一听李自成和戚宏亮打起來了,睡意全無,這兩個都是朱顯波欣賞的少年英雄啊,萬一傷著哪一個就可惜,不行自己得去看看。

「來人,去陣前傳朕口諭,戚宏亮不得傷了李自成只能活捉。」朱顯波說完,連忙穿衣找兵器趕往前陣。

好家伙,真是一場龍爭虎斗,那戚宏亮是新科武狀元,槍法了得。那李自成也不甘示弱,估計一心想著為高迎祥報仇。兩人在陣前你來我往,兩軍都擂鼓助威。朱顯波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口諭讓戚宏亮吃虧了,功夫再好,要打敗一個武將還不能傷著對方,那真是高難度的事情。

還好戚宏亮暫時沒露出什麼破綻,其他將軍見皇上來到陣前,紛紛要上前諸位,朱顯波連忙下令,除非敵人群攻,否則不得擅自行動,大家看好武狀元,不能讓他傷著,當然也不能輕易傷了李自成。眾將一時也不明白皇上為什麼這麼愛惜李自成,但眼下只要狀元郎不吃虧,大家還是听皇上的吧。

戚宏亮本來想把李自成拿下,這樣就是朝廷連勝兩局了,皇上挑了高迎祥,他這武狀元怎麼也得挑下一兩個,但很快又皇上口諭不能傷了李自成,只好謹慎謹慎再謹慎。這會見皇上來到了陣前,頓時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準備一會生擒李自成立功。

對面那小將李自成估計也納悶了,眼前這敵人年齡和自己差不多,但武藝似乎要比自己好,自己本來已經處于下風,但這小將好像不願意殺自己似的,好幾次槍到胸前又撤了回去,兩人這樣你來我往無趣得很。可等到大明皇上來到陣前,這小將立馬有精神抖擻,看來得小心應付。

朱顯波看兩人斗了幾十個回合,雖然戚宏亮佔盡上風,卻始終無法生擒李自成,怕出意外下令鳴金收兵。

戚宏亮有點郁悶,但軍令難違︰「小子,等著,等有機會我一定生擒你。」李自成也滿不服氣的沖戚宏亮瞪瞪雙眼。

听到這里李自成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敵將忽強忽弱了,原來朝廷有命令讓他生擒我啊,難怪。只是自己是一心來為高迎祥報仇的,敵軍皇上單挑殺了高迎祥,卻派個小將出來還不肯傷我,真是奇怪。自己還是得當心,萬一被生擒了,可就沒啥面目再見起義軍首領了。

起義軍那邊見小頭領李自成也佔不了便宜,何況李自成報仇心切,怕心態失衡,正好朝廷軍隊鳴金收兵,那邊也十分配合。李自成雖然殺紅了眼,但也苦于敵手撤了,自己這邊也鳴金收兵了,只好悻悻的回營。

回到營中的戚宏亮悶悶不樂。朱顯波只好安慰他「以後有的是機會,身體是本錢,如果傷了,說不定決戰到了,你卻上不了場。」

「微臣明白。」戚宏亮只好卸甲休息等待時機了。

趁著空閑,朱顯波有派人詳細調查周至縣附近的道路,同時下令秦嶺周邊各州縣嚴密監控起義軍,嚴防起義軍遁入秦嶺進而進犯四川。萬一讓他們逃入四川就和當年劉備差不多了,硬生生的耽誤了曹操做皇帝的時間,三國統一延後也許多年呢。朱顯波雖然不是曹操,但要比曹操做得更縝密才行。

(PS:本月響應縱橫新政策,每日更新一萬,請大家果斷收藏,給予支持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