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部 躊躇滿志 第七十四章 礦產法

將研究大殺器的計劃部署完畢,朱顯波救開始擔心火藥不足,鐵礦等不足了。朱顯波查遍地圖上礦產豐富的地方,鞍山是個不過的地方,可惜東北女真未滅,山東據說有特大鐵礦,看來得組織專家找礦了,另外火氣的滑膛問題還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如果能突破,按照電腦設計的設計後膛擊針槍,那整個世界的進程將會大大加速。

于是朱顯波利用電腦查詢的幾個鐵礦和大煤礦,開始組織朝廷開礦場,一來為為演練提供原礦石和煤能源,二來為可能發生的科技革命做好鋪墊。另一方面,朱顯波在朝廷選派大員成立礦務局,負責大型礦產開采,這其中包括淮南、大同煤礦,浙江、福建銀礦,山東和唐山鐵礦石等。對于地方和私人嚴禁開采,個人和地方需要開采款產的將要求上報朝廷,並修訂相應賦稅。

「李相,張愛卿,沈愛卿,今天叫你們來就是商量礦業開采的問題。都說說吧,言者無罪。」朱顯波先把自己開礦設立礦務局的想法說了說。

「皇上,我大明歷代先皇都部主張開礦,皇上似乎有點激進了。」李明德還是循規蹈矩,這是朱顯波心里最恨的地方,TNND,早晚把這個老滑頭換掉。

「微臣以為,朝廷開礦勢在必行,目前徐光啟大人得鑄造所需求大量煤炭和鐵,利用廢舊鐵塊回爐已經遠遠不夠。」工部尚書沈萬培最難受了,徐光啟天天問他想辦法,還拿著皇上的尚方寶劍。

「張瑞圖,你說說。」

「微臣以為,就算朝廷不開礦,各地私采已經是趨勢。而朝廷一切攤派倒各地的礦稅十分之少。」

李明德顯得有點為難,很顯然這個新皇帝真是令人難以琢磨,自己好幾次都是站在了皇帝的對立面。

「李相,張大人,朝廷首先要完善礦水,不能再按省攤派,而是應該嚴格按照產出,讓開礦者繳納稅賦,尤其是浙江和福建的銀礦,能禁就禁了,能收歸朝廷的,就朝廷出面收了,對于先前的采礦主給予適當補償。有些小礦堅持要生產的,按照朝廷分四成的比例課稅。」

「皇上,四成會不會太高。」張瑞圖沒想到皇上這麼黑。

「朝廷課重稅的目的是杜絕私采,他們已經投入設備的,朝廷可以出資收購。最後礦產除煤礦外開采必須全部收歸朝廷。」朱顯波語氣很堅定,他知道礦產這東西賺錢是快,但是破壞的是當地的環境,私自開采肥了的是個人,而且混亂無序。

「煤礦也只能限制于當地使用。嚴禁販賣外鄉外縣。」朱顯波當然知道煤炭的重要性,將來有機會了還是去非洲和澳大利亞開礦吧,國內的留給子孫們。

「臣等明白。只是這礦務局需要人手比較多,只怕開銷也比較大。」張瑞圖簡直是個財迷,無論國庫有沒有錢,他總是那麼摳門。

「張大人,沈大人是被徐光啟逼的,你就別再卡他脖子了,只要是合理的預算就盡快撥付吧,朝廷的定點供應的幾個大礦必須盡快開工。沈大人,你和徐大人也好好合計合計,如果能在鐵礦石旁邊找到煤礦更好,甚至可以就地興建冶煉所和鑄造廠。」

「是。」工部也是個苦差事,何況多出來個徐光啟,簡直是個催命鬼,不過大家都是替朝廷替皇上辦差也不好埋怨徐光啟。

「李相,開礦是朝廷大事,這件事情,朕希望你親自抓,各部門積極配合,要盡快見成效。」朱顯波怕李明德置身事外,又加了個緊箍咒,確實開礦這玩意,一來破壞環境,二來人員傷害是難免的,皇上一意孤行,將來出事會落個壞名聲,現在朝廷重視,首輔親自抓,安全事故應該會少一些,重要的是領導班子齊心,造謠的人就少些。真當出事也好交代。

「微臣領旨。」李明德也沒想到,曾經多少個晚上寢室難安,以為將會被皇上排擠,自己私底下也在運作,想安排些自己的人到關鍵崗位,可這小皇上,若即若離,這回又把開礦的重任交給自己,實在很難揣摩啊。

「李大人,朕希望盡快在各地看到成效,首先要保證徐大人得研究和鑄造供應。其次可以考慮儲存部分鐵料以備將來戰用。」

「皇上,這鐵料需求大概會持續多長時間。」

「這個你和徐大人、沈大人會商下吧,鼓勵民間積攢各類鐵器,銅器,朝廷可以在各省開設專門回購衙門嘛。另外,你們要在財力允許範圍內盡可能多的準備鐵料,說不定那天徐大人將火炮搬上船,再給船船鐵衣,那到時用量就很難說了。」

李明德听明白了,這皇上的意思是徐光沈萬培用多少得支持多少,還要備庫存,這開礦局只怕會越開越大了。

「你們下去後再準備準備,今後幾天我將責成刑部出台詳盡的法令,頒布實施。」

「臣等告退。」

幾人商量妥當,朱顯波沒過日久在朝堂宣布了開礦條令詳細包含官辦礦場的運作和私營開礦的賦稅等等。當然這些主要是刑部和周濤每日每夜查詢的功勞。大明朝關于礦產的管理和開發終于有了一部比較晚上的法令。

從此,幾乎所有的礦產開發權都收歸朝廷所有,同時也鼓勵私人和團體從朝廷手中申請開礦,但需要嚴格的按收成繳稅。而金礦銀礦等則嚴禁私挖濫采。

一時間,浙江、福建反響強烈,但大部分是那些既得利益集團,跟老百姓無多大關系,要說有關系也是身上的賦稅減輕了,因為朝廷不再按人頭攤派礦產稅。當然更多的人被朝廷大量征用民工所吸引,據說比當兵還劃算。各州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廣開財路,對于朝廷委派的礦產勘探和礦務局的官員也是十分歡迎。

很快按照朱顯波的設想,在山東和唐山的勘探和開采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而徐光啟和沈萬培兩人也在為鑄造廠,冶煉所的搬遷忙得焦頭爛額。在那個運輸不大方面的時代,真是為難了朝廷大員了。

但開礦供應資源只是朱顯波想的第一步,一個軍事強國的第一步而已,真正要強大起來,還必須將新式武器列裝軍隊,而且強化雪蓮這些新部隊,使之盡快形成戰斗力才是最重要的。

朱顯波時刻覺得教授肯定搞錯了,十年,能干些什麼啊,估計能把礦業搞好,農耕轉背,武器裝備弄利索點十年就沒了。何況是百廢待興的攤子,盡管他已經是皇帝了,推行起來好多事情都是寸步難行啊。要是再跟教授聯系上,商量商量再給十年就好了,朱顯波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有點舍不得盡快回去了。雖然他自己覺得這是個十分危險的信號,難道自己真的是貪戀美色和權力嗎?可轉念又想,誰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抱負呢,到時候再說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