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部 躊躇滿志 第三十七章 爭奪皇位(1)

很快噩耗傳來,皇上駕崩,大家有的忙了,王拓第一時間把三女帶進來宮來,四人團聚來不及高興,立即展開頭腦風暴,朱顯波讓王拓去聯絡李承宗,三女在藏在了宮內,手槍隨身攜帶。希望不要動粗啊,不然這一百五十多發子彈可解決不了成千上萬的錦衣衛和禁軍。

當晚,魏忠賢來訪,跟紫鴛講了半天,大意是,太後和他已經鬧翻,可能會動粗,希望莊太妃娘娘堅決站在她這邊,不但能保命,還能榮華富貴到老,信王也能登上大位。紫鴛假裝哭訴一番,只強調一定要保住檢兒的性命,其他的一切由他,魏忠賢含笑離去,也沒有發現朱迅三人,也許他太忙了,有太多事情要做。

第二日,太和殿,群臣齊聚,太後,太妃,各親王,當然還有宦官之首魏忠賢,明其名曰商議新君大事。真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啊,更加可能是心急的人太多了,這些人當中包括太後也包括魏忠賢,當然也包括朱顯波。

朱顯波按照魏忠賢先前的吩咐站在群臣之前,抬頭望去,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張造型、裝飾都極盡華麗的雕龍金漆大椅,它就是皇帝的寶座。再看周圍,寶座下面是平台,為楠木制作,外髹金漆,四周圍宮殿基座形式,瓖嵌有大量寶石。寶座有一個「圈椅」式的椅背,由金絲楠木制成,上面雕有形象生動的蟠龍,從中間向兩側扶手處逐漸走低,而靠背背板平雕著陽文雲龍。

整個寶座從上到下每層都有相應的裝飾紋樣,共有13條金龍盤繞。寶座並不直接放置在平台之上,在平台上先放置一大一小的兩個底座,底座之上才是寶座。寶座正上方懸著一副巨匾,上書︰建極綏猷。

天下蒼生就是在以這個寶座為核心的朝廷領導下,自古以來,為了這一方位置,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到死也沒能看上一眼,誹謗、陰謀、暗算、殺戮,暗潮涌動的權力爭奪,那龍椅下的爭奪似乎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今天注定也會有一番血風惺雨。朱顯波不由的心情激動起來。

很快,好戲開始了,只見魏忠賢緩緩從懷里取出一份東西,「奉天承運,皇帝遺詔……」

朝堂之上全跪了下來,先皇遺詔如同皇上親面。

「朕自登位以來……朕愧對先祖,並無子嗣,五弟信王,聰明好學,勤政愛民,深得朕心,亦是萬民之福,朕意傳位于五弟信王,望群臣努力輔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魏忠賢喊完這句,不等眾人反應就過來就把朱顯波扶到了寶座跟前。

「慢著!」是太後,今天她要不說話才奇怪呢。朱顯波且看看她說什麼。

「公公從何得來先皇遺詔,這傻兒又如何做得了皇上。各位大人難道就這麼听之任之嗎?」說完滿臉怒容的看著群臣,大家似乎位畏懼魏忠賢的勢力,當然太後也不是吃素的。誰當皇上還不一定呢,不要急于發表意見為好,萬一站錯了隊伍,仕途完了不說,小命難保。

太後見沒人說話,眼光投向了內閣丞相李明德,「李大人,身為首輔,你難道無話可說?」明顯是逼李明德表態。

李明德很為難︰「魏公公這遺詔……」

「李大人,難道灑家膽大包天偽造遺詔不成?」很明顯兩人不是一伙的,火氣也很大。「你問問中書省右丞大人,這詔書是不是他執筆的,老夫只不過當日做個見證並代表皇上保管而已。」

李明德朝右丞大人看看,右丞大人點了點頭。

「那可不一定。」太後不肯讓步。

只見魏忠賢幾步來到李明德跟前︰「李大人看看這簽名是不是皇上的,這玉璽印是不是真的。」

李明德結果詔書,仔細看了看,為難的朝太後看了看「太後,這詔書似乎沒假。」

魏忠賢得一分,師出有名,按遺詔擁立新主,他沒錯。

「就算著詔書是真,先皇立詔書上寫得清清楚楚,信王聰明好學,勤政愛民。可如今你們大家看看這傻子,如何聰明,如何勤政?」太後嗓門提高了八度,這老娘們明顯有備後來,只是罵得太難听了,朱顯波在心里暗暗罵這太後數次才勉強壓住怒火。

「這……」李明德又為難的看看魏忠賢,這就是傳說的首輔?也許他是第三派或者無派的吧。

「是啊,自古天子立德立賢,可如今信王病成這個樣子,如何擔得大任,應該在其他親王中另選賢能。」是戶部尚書,他明顯不支持魏忠賢,看來平時受到了太多打壓,或者還真是魏朝廷著想︰"先皇還有其他兄弟嘛."

他這最後一句也表明了他似乎和太後不是一路的。當然也不知道信王真病,假病,朱顯波覺得自己工作還是沒到位,應該讓更多的朝廷要員知道自己無病,如今就皇上等少數急個人知道,但皇上卻駕崩了。轉念又想,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只怕第一個不干的是魏忠賢,說不定會揭穿自己。還有那太後也許早就派人把自己干掉了。真是裝也難,不裝更難。

「四皇叔,是先帝叔叔,德才兼備,論功勞,論資質都應是最佳人選。」太後看自己的人不肯出來表態,只好自己說出來立場。

「這……自古沒有傳位給皇叔的規矩。」這個李明德好像是多余的,其實卻是最重要的,看起來他沒有成見,也沒有自己的主見,但作為前朝首輔,他的立場能影響一大批人啊,偏偏他支支吾吾又不肯表態。這就是他的狡猾奸詐之處,如果匆匆表明立場,萬一站錯了隊伍,那可是死無葬身之地啊。

「成祖不就是接過了惠帝的江山嗎?」李太後話一出口,朱顯波就倒吸一口寒氣,這老娘們真能說得出口,地球人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日如何強奪自己佷兒的皇位的。李太後難道也想搞兵變?

魏忠賢急了︰「先皇遺詔你們敢不遵守嗎?皇上尸骨未寒,你們就敢行大逆不道之事。皇上啊……」這斯打起悲情牌,想拿死人助威。不管真哭假哭,倒也能贏得幾個人旁觀者同情。

朝堂上氣氛驟然緊張,「先皇立詔時,信王是信王,現在這個是信王嗎?只不過是個傻子而已,難道我大明如此無人嗎?馬將軍,你來說說。」

「回太後,微臣已于昨夜調派東營一萬騎兵深夜來京,目前應該就在城外。」這個馬將軍太心急了,太後也許是讓他發表下意見,沒想到他這麼快把底牌亮了出來,看來是個冒失鬼。

「我就知道你們想造反,王將軍,你的人馬呢?」魏忠賢不甘示弱。

「回九千歲,臣已經將自己屬下五千人馬調到南門外,另外從河南將軍處借來一萬勤王部隊今日中午應該能到城外。

「混蛋,你們這兩個混蛋,私自調動布防軍隊,北有惡狼,南方起義不斷,你們就是這樣帶兵的。」兵部尚書李承宗急了。他和信王見過面,為了應對艱難時局兩人就布防達成了共識了,沒想到這皇上剛死,各部就心懷鬼胎,甚至私自調動布防都不知會他這個國防部長。

「李大人,依你看該如何決斷?」李明德吧皮球踢給了李承宗。

"微臣以為應該遵先皇遺詔,捧信王登大位,信王雖痴,但朝廷有我等輔佐,如何不能?」李承宗朝朱顯波看看,看樣子信王好像還不打算說出去真相,可讓他為難啊。

「輔佐,你們是想*操縱皇上吧,」太後把李承宗劃到了魏忠賢的隊伍。「君王不明智何以決斷于天下,就憑這個傻子嗎?他懂輕重緩急?他懂君臣禮儀?他如何服眾?讓天下人如何效忠朝廷,外藩如何恭順大明?就憑這傻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