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三十七章 征衣潮

張白這一路軍隊,在蜀國的南征中,算是比較大的一支部隊。

除了主力諸葛亮的部隊之外,李恢和馬忠都只有三五千人,而且大多數是步兵,只能負責偷襲。

張白這一路又是騎兵又是步兵,還有空軍和新增的象兵。各兵種之間,機動力相差很大,很難協調。

比如劉寧的騎兵,遇到天氣好,日行百里不成問題。短短兩天,便穿越了平原,開始進入雲貴高原。

空軍的前進速度更是恐怖,同樣是兩天,他們日夜行軍,已經在滇池以西的密林中登陸。此時正在搭建營地,並且四處布置暗哨,以免被人發現。

步兵是速度最慢的,象兵若放慢一點速度,這兩個兵種也可以同時行軍。但是步兵可以登上飛船,大象體重太大則不可能。

張白和劉寧商議了很久,最後決定象兵和騎兵一路,主要負責為騎兵運輸糧草。

步兵們單獨行動,並且讓飛船來回接送。這樣,整支部隊的機動力就可以大大提高。

就在諸葛亮離開成都的短短三天後。

滇池西面,距離二百里的山地中。

蜀國大營已經秘密建成,陳曶鄭綽二人分工,鄭綽率領艦隊回頭接送其余步兵,陳曶則指揮薩基爾號,在空中監視大營四周。

先頭登陸的這一千多步兵,領軍者正是張白的好友,霍峻之子霍弋。而在平原上正在慢慢行軍的那兩千人,領軍者是趙雲的次子趙廣。

負責安排暗哨的,是叟族的公敦揚和焦義。他們對此地比漢人熟悉,扎營的具體地點就是公敦揚建議的。

千人的軍隊,就這麼靜悄悄地埋伏在從滇池到成都的半道上,等待主力到達

卑水以東,關興和諸葛喬的先鋒已經開始駐扎。

西岸的敵軍是高定部隊主力,他們非常害怕諸葛亮攻打過來,內部已經發生了不穩定。

不過,此時東岸的蜀軍還不是諸葛亮的旗號,人馬也不算很多。

只有一點讓他們非常緊張。

對岸蜀軍出乎意料的,全部都是騎兵。更讓人在意的是,騎兵所騎乘的戰馬身材高大,威武神俊,在遍地只有矮馬的南方異族眼里,簡直如同猛獸。

先頭部隊便如此威風,讓高定的部下更加害怕。好在關興並沒有急著進攻,只是在對岸扎營,這才讓他們稍稍心定。

「高大帥,听說諸葛亮起兵兩萬多,兵精糧足,我們難以抵擋啊!」

「是啊!對岸的先鋒將領是關雲長之子關興,這是名將之後,所部果然精銳。」

「听說諸葛亮連兒子都派來了,就在對岸先鋒之中,諸葛孔明這就是要拼命。」

「大帥,這可怎麼辦?您倒是拿個主意啊!」

叛軍大帳之中,各路將領都在進言高定,他們有點不想打了。

高定心中有氣,他知道自己投降的下場好不了,但是這些手下不同,他們並非首惡,投降了說不定還能加官進爵。

一群吃里扒外的東西。

高定忍著怒氣,強自鎮定道︰「那你們有何高見?」

將領中,會看臉色的並不出聲,帳中安靜了片刻,有一個膽大的說話了。

「大帥英明,此時降漢正是時機呀!不如」

「不如什麼?」

「不如我們派一個人去對岸,看看能不能和諸葛丞相談一談。」

「哦!」高定面無表情,看了看周遭將領,「其余眾將也是這個意思嗎?」

各將領你看我我看你,有幾個便輕輕點了點頭。

「砰!」高定突然一拍面前案幾,暴怒地站起身來。

「鼠輩敢爾!」

把那幾個主降的將領,嚇得一哆嗦。

「一個諸葛亮把你們嚇得瑟瑟發抖,當年起兵,你們看到好處時說過什麼?現在看到成都來人了,以前的英雄好漢們現在都成了膽小鬼?」

眾將嚇得當場縮了頭,一句話都不敢說。

高定余怒未消,手指之前勸他投降的將領,大聲喝道︰「來人!給我把這個臨陣退縮的鼠輩,拖出去砍了!」

這一下,帳內大亂,畢竟這些將領都是部落首領,私底下同氣連枝。

不少之前不啃氣的人,也趕緊出來勸阻。

「大帥息怒,眾將雖有些畏縮,可畢竟都是自家人,責罰首惡就是了,臨陣斬將太不吉利。」

「不如這樣,依我看,趕緊送信往益州郡,請求雍闓、孟獲二位大人,趕緊發兵救援才是上策。」

高定發了一通脾氣,其實心里也沒什麼主意,便將那個想投降、嘴又快的將領打了一頓板子,草草收場了事。

不久,一匹快馬出營,向東南方向,往益州郡飛奔而去

薩基爾號,這段時間每日天在天上,監視著滇池四周。

張白老規矩,他但凡能上飛船,就輕易不願降落,原因是這樣安全。再者,現在是夏末秋初,地面上依然熱浪滾滾,哪比得上空中涼快舒服。

陳曶也在薩基爾號上,他是個智將,張白對他最放心,平時也很喜歡與他商量計策。

此時,張白對他說了自己對敵方的估計,比如滇池周邊,雍闓和孟獲應該各有兵力兩萬,總計四萬軍隊等等。

他特別擔心的是李恢所部。

僅有五千左右的軍隊,此時是孤軍深入。

孟獲所部平時散亂,然而一旦聚集起來,數量是李恢數倍,屆時勢必被孟獲圍困。

陳曶則為張白情報之準確,驚訝萬分,他不明白,這位張公子是怎麼知道這些情報的,就好像張白本來就住在那里一樣。

當然,張白是不可能在南中居住過的,畢竟陳曶從西域一路跟著張白過來,知道得清楚。

張白也不解釋,還是繼續發表他的所謂「猜測」。

他認為諸葛亮的主力一出,肯定能把高定吸引在卑水附近,高定慌亂必然向雍闓求助,而雍闓則必然救援。

這時,益州郡的叛軍就分成了兩路。

一路由雍闓率領,兩萬人往卑水前進。另一路由孟獲節制,散居在益州郡,大概也有兩萬多。

「分兵乃大忌,我們飛軍這一路,人馬雖精銳卻數量不足,絕不能分兵。因此只能挑一路來攻擊。」張白說著,看向陳曶。

「你看攻擊哪一路更好?」

陳曶邊想邊回答︰「敵眾我寡,攻擊時的確不該分兵。若只論眼前,我當然願意等待雍闓離開,然後再攻擊。只是丞相這里,壓力會不會太大,萬一責怪我們,那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