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章 薄少至誠

古人下棋重視中盤,雙方廝殺激烈,比之現代圍棋,這方面毫不遜色。

所謂棋如其人。

下棋的棋手各人的性格不同,下棋的風格便不同。張白前世並不是喜愛廝殺的棋手,但是他行棋講究效率,力爭主動,不愛常規,喜歡猜測對方的心理。

這盤棋,也是一樣。

對面是太子,那麼究竟該不該贏呢?

張白低頭看著棋盤,開局落子奇慢,實際上正在用眼角余光觀察孫氏父子。

下棋?

別糊弄人了,一國之君與一國未來君主,一起陪自己下棋?

張白心中雖無明確答案,但是借圍棋探人心,這種古已有之的老招數,他並不陌生。

問題是,這兩位國主,為什麼要探自己的心呢?

是重視自己嗎?自己不就是抓了幾個山賊而已。難道是懷疑自己?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在蜀國的所作所為,倒不是沒可能。

如果真那麼懷疑,直接不敢抓嗎?也許因為自己是張家人。

張白此時動了使用月境之術的心思,不過又一想還是算了,暫時稍安勿躁。

起手的擺棋,基本結束了。一間低掛,星位單關,四個角相繼如此。

其實星位單關迎戰,在現代圍棋的研究中,是被認為比較虧損的一步。因為星位單關,實際上防守方是守不住角的。

然而,按照古代常規,攻方一般還必須對這個單關在另一邊實行一間低夾,這一招不僅大虧實地,而且讓攻方出現孤棋,實實在在地把對方虧出來的,又虧了回去。

這是由于古代對圍棋還缺乏研究,對圍棋規律理解不夠,引起的比較幼稚的下法。即使古代講求棋塊統一,這樣的下法依然很被動。

于是,張白等到這一手時,忽然放棄了傳統的夾,而是看似低眉順眼地小飛進角,逼迫對方點三三。

這樣一來,雖然雙方依然是平局,但是棋路卻進入了現代圍棋的範疇。

孫登眼看著這一步,感覺聞所未聞,一時不知如何應對了。

連一旁觀棋的孫權,都皺眉不解。

張白與諸葛喬下棋時,也用過類似招數。諸葛喬的應對很實惠,點三三就點三三,護住本方的角部實際利益再說。

太子孫登則不同,他猶豫好久,卻把棋點到外圍,放到了單關另一邊,棋盤邊側的星位上。

這是放棄實利,緊抓外勢的棋路,從境界上講,是高于諸葛喬的。

張白點了點頭,輕聲贊道︰「高!」

但他心里明白,高手的境界,需要高手的手段才能維持,如果低水平選手沒有實力卻硬要仿照高手行事,那麼他肯定會死得更慘。

孫登並不知道張白的想法,听到張白稱贊,微微向其頷首作為答謝。

張白看也不看,手執白棋,直接點了三三。

三三這個位置,在圍棋棋盤上十分靠近角落,是開局時最穩健的位置,基本上在此階段,誰點三三位置,那麼這個角部就歸誰了。

只不過,一般誰也不會這時候點三三。因為開局三三,行棋速度太慢,等同于閉關自守,把巨大的外勢送給了對方。

這一招,把孫氏父子當場驚到了,但是旋即,兩人都或多或少地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孫權甚至微微搖了搖頭。

張白兩眼緊盯著棋盤,對他們的表情只當沒看到。

孫登見張白取了實地,他自然不能客氣,立刻在另一邊靠壓,繼續搶奪外勢。

這時,原本正在搶奪實地的張白,在應對了孫登的靠壓以後,突然月兌開局部,在上邊白棋星位,對黑棋的一間掛角直接來了個一間反夾。

這一招又是聞所未聞。

孫登實在是看傻了,這是什麼棋路?難道開局就是激戰嗎?看著已經分裂得亂七八糟的棋盤,這回可真的是難住他了。

他額頭上很快出現了汗珠。

左思右想,孫登覺得張白的招數,一定都是邪招,想到自古邪不壓正,他決定堂堂正正地向棋盤月復地挺進。

于是黑棋落子,單關向上。

沒想到,張白並未跟著孫登棋路跑,而是出了個無理手。他不顧角部缺陷,在夾擊的黑子外側,舒展地二間拆,霎時又奪取了一片地盤。

孫登這會兒真的頭疼起來了,繼續搶外勢,可外勢又松散又不夠大,如果和張白對搶實地,那就必須在邊角之地作殊死纏斗。

這不是他擅長的呀!頭疼啊!

棋局不斷發展,此時孫氏父子越下越是心驚肉跳,張白的招法凶悍狠辣,棋路老道,哪里有一絲一毫的少年人氣象,倒像是項羽霸王再世,破釜沉舟,直攪得棋盤中硝煙四起,戰亂不息。

孫登苦苦支撐,滿頭大汗,一旁的侍從連連為其擦汗。

雖然棋勢依然堪堪兩分,但是看著雙方的表情,誰都知道,這盤棋優勢在哪一方。

不得不說,孫登這位太子爺,還是相當聰明而且頑強的,這個形勢下,棋仍然下得不屈不撓,令張白有些佩服。

「那就利用這一點,放他一馬,總不能真的在吳國皇宮里,把太子爺殺得大敗吧?」

張白心里有數,早就做好了安排。像這種亂戰的棋局,講究的是招招見血、步步生根。要不然很可能忽略某一塊棋,以個不小心就被殺了。所以,張白早在布局時,特意留出了兩塊無根棋。

所謂無根棋,就是說這塊棋子看起來好像沒事,其實還沒有活透,一旦外部子力變化,還有可能被殺。

「就看孫登看不看得出來了。」

這時張白有意下了幾步緩手,孫登終于可以月兌開手,發動進攻了。所謂緩手,不同于壞棋,就是說這步棋,雖然不算錯誤,但是效率較低,對方若是勢均力敵的高手,便有機會重整旗鼓。

這樣的緩手,往往出現在棋盤形勢佔優的一方,為了利用優勢,盡快推進棋局進程,有時候甚至會有意出緩手,就是為了鞏固己方地盤,將棋局局勢導向簡明,並加速終盤。

張白這時候優勢出緩手,那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孫權也好,孫登也罷,即使看得出這是場戲,也說不出什麼。

此時的孫登,看起來並未懷疑。他看出了張白的緩手,當即兩眼放光,全身收緊,思緒高度集中,他已經看到機會了。

隨著太子爺妙手連發,不久,棋盤上張白的一條「大龍」,漸漸陷入困境,最後失手被屠。

張白此時戲精上身,一副懊悔不已的樣子,假裝想了又想,嘴里哎呀哎呀地長吁短嘆,拖了好久。

最後,他手指拈起兩個白子,同時投向棋盤,這叫「投子認輸」。

孫登高興地大叫起來,「哈哈!好你個小張白,饒你精似鬼,喝了我的洗腳水。怎麼樣?我的棋藝,比之諸葛喬,誰更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