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八章 失意的帝王和信息的交流

但是時代的發展總會甩掉一部分人。

正所謂富貴在天、人各有命。

李顯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白袍人了,深夜的他桌子上擺著酒,卻一滴未喝。

左手邊,則是一個寶盒。

這個寶盒里面放著的正是他的印璽。

以前,時長會有一個白袍人在他喝醉之後,出現在他的面前,然後借用他的印璽。

那個時候的李顯,覺得自己還是有一些用處的。

也覺得自己應該有機會能夠重回哪一個寶座,再一次成為大唐的帝王。

可是到現在,白袍人已經半個多月未曾進入東宮了。

他守了半個月的深夜,都未曾等到白袍人。

「陛下,夜深了,該休息了。」

李顯陰沉著臉,看著眼前的內侍,問道︰「他為什麼還不來?」

內侍無言。

他知道李顯問的是誰。

可是他也回答不上來,因為他已經無法和上面的人取得聯系了。

王家之子就像是消失了一樣。

李顯見到內侍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直接端起酒杯,大口大口地喝著。

「朕喝醉了,他應該就會出現吧?」

一杯下去。

李顯輕聲地說道。

內侍只能是低著頭,他也在擔心,可是卻也不敢露出什麼心思來。

李顯一杯接著一杯。

直到自己真的醉了,快不省人事了,才罷休。

「來人,扶著陛下去休息。」

「喏!」

等到幾個內侍攙扶著軟泥一樣的李顯回寢宮,內侍抬頭看了看。

月黑風高。

看來,王家之子應該是出事了。

內侍搖搖頭。

起身準備也去休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那就只有等了。

可是就在他跨步走出去的時候,卻突然感覺到了一陣風。

頓時想要躲避。

可惜,這股風實在是太快了。

他僅僅是扭了一半的頭,便被人襲擊,中了太陽穴。

眼楮開始沖紅。

他只是感覺眼前一片漆黑,便再也不省人事了。

第二天。

李顯得知了自己的內侍總管失足落水,死在了水潭中。

本來還覺得有一些可惜。

然而當李顯見到了高高在上的武後的時候,瞬間明白過來了。

當初死去的內侍,以及現在死去的內侍總管。

為何都是淹死在了那個水潭之中。

想明白了的李顯,心中那是害怕極了,渾身就忍不住地顫抖起來。

站在他身後的官員,頓時察覺到了李顯的異狀。

「陛下,可是身體不適?」

武後听著話,看向了李顯。

李顯臉色直接蒼白起來,看著武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來人,陛體不適,先扶著他回去休息,再請御醫!」武後當即下令道。

「喏!」

眼看著李顯被人攙扶出去,武後的眼神始終帶著平靜。

她已經從江楓那里得知了李顯和王陵山還有肖清芳以及幾個世家之間的聯系。

更是知道了他們的所作所為。

如果是按照以前,武後肯定是要直接格殺勿論,以消去自己心中的顧慮。

但是現在的武後並不會那樣做了。

她擁有了更好的手段來做這些事情,不僅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聲望,還能夠留下一個好名聲。

何樂而不為呢?

「韓王和魯王之事,一定要嚴查。」武後直接對狄仁杰說道,「韓王想來是宗親之中的德高望重之親王,更是通情達理之人,不可能做出此等事情來。」

武承嗣還想要進言,卻直接被武後打斷了。

「此事不可冤枉一個對大唐有功之人,亦然不可放過了一個對大唐產生了危害之人。」

百官們連忙躬身說道︰「娘娘聖明!」

就在剛剛,他們也被武承嗣的彈劾嚇了一跳。

李顯的表現,百官們也當做是因為宗親備查,以至于讓這位陛下有著如此反應。

竟然不敢站出來當面為宗親求情,或者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為韓王以及魯王等人辯解。

反倒是擔心自己的這個帝王的頭餃被天後娘娘奪了去。

實在是懦弱的昏君一個。

也幸好,天後娘娘乃是聖明之人,知道韓王和魯王乃是宗親之中德才兼備的親王。

在封地也是一個閑散的親王,一直治理著自己的管轄之地。

也一直是一位修身潔己,內外如一的賢明之人。

怎麼可能會在這個時候,聯合其他親王一同行不軌之事呢?

簡直是無中生有嘛。

下了朝。

武承嗣親自求見了天後娘娘。

「娘娘,奉孝所言,雖然有一些不符實,但是卻也是一片忠心,乃是為娘娘考慮呀!」

武承嗣覺得現在的武後,已經擁有了強大的聲望。

只要是踏出那一步。

便能夠成為前無古人的第一位女皇,從而直接掌控整個天下。

到時候,這個大唐也就是武家的了。

而他,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帝王。

這是武承嗣渴望至極的事情。

所以為了想要讓武後坐上那個位子,他已經拉攏了不少人。

想要開始彈劾想著李唐的大臣,彈劾李氏的宗親,鏟除了這些人。

武後才能夠安安穩穩地坐上那個位子。

然而武後經過了江楓的指引,知道一旦那樣坐上那個位置,最後的結果,還是在十幾年之後,自己年邁之際,權力慢慢地流逝。

最後只能下一個夢幻。

這對于武後來說,並不是她想要的。

至于武家。

這更是武後沒想過的事情。

因為武家的人,都是他那兩個哥哥的血脈。

而那兩個哥哥當初對她,對她的母親,那簡直是不當人子。

所以對于武家。

武後並沒有太深的感情。

不然,歷史上的武後,就不會一直在武家和自己的兒子之間猶豫了。

想要坐上那個位子的方法有很多種。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被百官和百姓一起舉上那個位置。

而不是通過自己的手段來實現。

武後也不會和武承嗣講,卻也不會因此就罷了武承嗣的官職。

這朝堂之上,還是需要武家的人。

回到了東宮的李顯。

愣神了一個上午。

最後又開始酒池肉林,每天看看歌姬的曼妙舞姿,又或者是醉酒消愁。

而弘道五年。

大唐又出現了一個最受百姓關注的事情。

那就是大唐時代周刊。

這是一個能夠讓這個時代的人,獲取最新消息,從而不會形成一個閉塞的生活環境的必要條件。

消息的交流頻繁了,帶來的效益,那真的是無法估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