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後的頂級謀士

宣政殿上。

李治病重在床,這朝堂上自然是由天後娘娘把持。

但是凡是大事之下。

還是由李治親自來定奪,並未經由武後。

其實這也是因為武後知道,自己現在還不能做的太狠,太過了。

她的一切榮耀,都是李治給的。

如果李治下一道聖旨,想要廢後,她就算是再流淚訴苦也無濟于事。

所以在這些大是大非面前。

武後做的讓李治無話可說,也已經是無心廢後了。

畢竟,武後被仙風攜走之後,李治就感覺出來朝堂已經快要超出他的控制了。

這對于一個帝王來說。

就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

「娘娘,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博乃是此次突厥南下入侵大唐邊關,導致邊關的百姓和將士們傷亡慘重的主謀。

此二人不殺,難以平民憤呀!」黃門侍郎裴炎出列躬身對武後鄭重地說道。

武後看了看裴行儉,對方一言不發。

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博乃是被他勸說,主動投降的,也算是大唐的降臣。

如果這個時候,殺了他們二人。

那以後突厥的可汗大王,也就再也不會相信大唐,並且可能因此而讓突厥和大唐的關系更加不穩。

不過,在有了江楓此人之後。

他覺得,就算是殺了此二人,也不為過。

突厥終究是大唐北地的一個巨大威脅,更是中原之地的一個巨大威脅。

不解決這個危險。

中原之地百年或者是千年後,還是會被這些北地的蠻夷侵略。

倒不如在大唐強盛之際,直接滅掉這個中原的心月復大患。

而對方以阿史那伏念並不是被裴行儉勸說投降,而是因為有著驃騎大將軍之勇猛,這才導致對方主動投降的。

所以也就沒有裴行儉什麼事情。

眼見到對方如此積極地想要抹去他的功績,裴行儉倒是樂意之至。

武後環視了一下所有大臣,這才問道︰「諸公,可都是這般看法嗎?」

張大安走出來躬身說道︰「啟稟娘娘,臣有一言。」

見到這位站在東宮皇太子一方的大臣,武後微微審視了一下,說道︰「講。」

「臣以為,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博雖然是此次突厥南下的主犯,然如今被裴相公擒獲,便已經是大唐敗將。

殺之,也也不足以平息大唐邊關將士們的怒火,燒殺搶掠者乃是北方蠻族。

如若不解決這個北方之地的蠻夷,突厥還會有新的可汗,帶領著突厥南下入侵大唐。

如若以後,我們總是殺突厥的可汗,那每一次邊關遭受的巨大損失,就只是殺了可汗來平息怒火,實在是有違我大唐國威!」

這位看的清楚。

如果這一次殺了突厥投降的可汗,那以後也就沒有人願意投降了。

大唐和突厥也就只能是死戰到底。

不僅如此,每一次的戰斗到了最後,只不過是殺了突厥的可汗,那對于大唐而言,國威也會漸漸降低。

他是非常不贊同直接殺了投降了的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博。

武後點點頭,這位的想法和大郎所言不差。

但是對方並沒有提出如何解決北方蠻族的問題,而大郎所言,的確是可行。

想到了這里,武後開口道︰「當年先帝大敗突厥,活捉阿史那咄苾,可有直接殺之而後快?

既然先帝未曾殺阿史那咄苾,如今為何要啥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博?

大唐如今繁華昌盛,豈能怕了兩個手下敗將!

關鍵如張相公所言,北方的突厥蠻夷乃是大唐的生死仇敵,不僅是北方。

還有現在的西北高山之上的吐蕃,如今也是我大唐邊關的一個巨大威脅。

如若以後大唐的損失,只是通過殺兩個降將,又何以對得起我大唐邊關將士們?」

朝堂之上的武將們一個一個都激動不已,他們覺得自己的戎馬一生,都是值得了。

而裴行儉則是微微皺眉。

大郎,又為天後娘娘出謀劃策了。

武後直接就拋出了三個穩定邊關的基調,那就是趁著這一次,大唐打敗了突厥。

派遣使臣前往突厥,和突厥的幾個大部落形成盟約。

並且派遣佛道儒三家之人,前往北方設立廟宇以及道觀還有學社。

于定州和朔州建立重城,促進商賈前往突厥行商。

除此之外。

武後還找到了自己手下的幾位商賈,也算是皇商,交給他們羊毛制衣的方法。

等以後,大唐的百姓就可以穿上羊毛大衣。

而她也將會從中賺取更多的錢財。

「裴公,此次如果不是你,這大唐的邊關將永無安寧之日,以後,大唐的邊關、大唐的國威還是要靠你們這些能征善戰的名將來鎮守。

陛下也曾言,裴公和薛公乃是大唐的衛青和霍去病,有兩位相公在,大唐才得以安寧和繁榮。

兩位相公的功業,必將永記史冊。」

武後在宣政殿稍微款待了一下裴行儉,不僅如此,還給裴行儉的兒子升了一級。

畢竟裴行儉已經是升無可升了。

本身就已經是國公了,再升,那就是封王了。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裴行儉覺得,他了解的武後當真不是這個樣子的。

這一次的斬殺阿史那伏念的事情,雖然事出突然,但是他也想著借此機會退出朝堂。

沒有想到,卻被武後給攔住了。

以天後娘娘的胸襟,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的。

唯一的解釋,也就只有白玉京的那位少東家,可是,對似乎並不知道天後娘娘的身份。

然而以現在看來,對方連番出謀劃策,似乎是已經猜到了天後娘娘的身份,故意為之。

所以……。

裴行儉有一些糊涂了。

但是現在和他說話的乃是天後娘娘,便只能是壓下心中的疑惑,小心應對了。

保住了裴行儉。

然後制定了針對突厥的一些事宜,就等著這件事情慢慢發酵了。

而春季總是一眨眼就過去了。

夏季來臨,土豆和紅薯的長勢非常喜人,特別是紅薯,按照扦插種植技術。

皇莊內最大的一片便是紅薯地。

等到夏收的時候,肯定會驚訝到大唐所有百姓。

想到這里。

武後的心中就忍不住激動起來,整個人也是煥發了光彩,變得自信起來。

只是,再一次見到還政東宮皇太子的奏折。

這心中就像是卡了一根刺一樣難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