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唐名將的良言

江楓看著武後和天平公主的神色,臉上帶著自信和傲氣,心中卻會心一笑。

這樣的日子,當真是舒心啊!

而城外,帶著一家老小再一次回到長安的薛仁貴,停留在長安城前看著巍峨的城牆和絡繹不絕的城門,久久未曾動身。

「父親大人?」

薛丁山只好打斷了自己父親薛仁貴在那里感懷。

「丁山吶,此進長安,是恢復往日薛家之榮耀,又或者是萬劫不復。

為父已經老眼昏花,看不清了呀。」

薛仁貴不是看不清,而是在猶豫,在做出一個關乎薛家以後如何在這波橘雲詭的朝堂生存下去。

薛丁山不明白,只能是滿頭問號。

但是卻還是勸說著薛仁貴。

「父親大人寶刀未老、每天都能吃上幾碗飯,怎麼可能會老了。

古語有雲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一次,父親大人乃是鎮守河源之地,並不是一定要上戰場。

到時候真要是上戰場,便有孩兒前去,父親大人在後方掠陣便可。

孩兒必定會學父親身先士卒,殺他個片甲不留!」

薛仁貴卻搖頭說道︰「這打仗的事情,為父並沒有忘記,並且時刻都在思考當年之敗仗。

丁山,你也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所以以後你也要記住,勝不可驕、敗不可餒。」

薛丁山在一旁施禮道︰「孩兒記住了。」

薛仁貴點點頭,繼續說道︰「為父不是怕敗仗,而是擔心這朝堂之上。

行軍打仗對于武將而言,自然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

我們天生便是戰場之上的人,但是卻並不適合這朝堂之上,此進長安。

你我父子二人,只要是克己奉公、嚴于律己,做好分內之事便可。

千萬不要卷入了那朝堂紛爭,知道嗎?」

薛丁山看了看父親薛仁貴的眼神,便抱拳鄭重地回道︰「孩兒銘記父親大人教誨,嚴于律己,做好自己分內之事。」

薛仁貴這才開口讓全家老小開始進城。

六十多歲的人。

親身經歷了兩位君主,再不知朝政的人,多少也是能夠看到一點兒矛頭了。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 \咪\咪\閱讀\app \\ 】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更不用說,薛仁貴這種帥才。

他不是不懂朝政,而是不願意結黨營私,培養屬于自己的勢力。

作為一個純粹的武將。

薛仁貴這般的將才,才是一個明君所需要的。

這也是為何,大唐名將眾多,唯獨薛仁貴名芳百世的原因。

就算是南征北戰、立下了許許多多的功勞,軍功和薛仁貴有的一比的裴行儉。

其和薛仁貴相比,那也是差了一些。

畢竟裴行儉官至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培養了程務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齒常之等名將。

再加上裴行儉的出身,乃是河東裴氏,多多少少還掛著個士族子弟的名頭。

薛仁貴卻是實實在在的寒門弟子,靠著自己的真才實學一步一步走到現在。

從太宗時期就開始報效朝廷,為大唐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按理說,已經六十多歲了,怎麼也是位列三公。

然而,晚年卻是起起伏伏。

守城將士眼見薛仁貴帶著一家老小進城,當即就給了方便。

「大將軍,這邊可進城。」

這些人乃是禁軍出身,屬于十二衛所的北衙禁軍。

有一些人,當年可是隨著薛仁貴上過戰場,見識到了這位名將的英雄之姿。

對于這樣的大唐名將,就算是那些未曾見到過薛仁貴的新兵,卻也听到過薛仁貴的英雄事跡。

如今得見真人,也是崇拜不已。

就像是那些文官羨慕宰執一樣,武將中的這些將士們,也羨慕和崇拜作為強者的薛仁貴。

薛仁貴見到守城將士為自己一家清理出來的一條道,卻搖頭說道︰「薛某已不是大將軍,自是當不起如此,再者,薛某同這些進城的百姓無什麼分別。

爾等也是鎮守長安的衛士,你們的好意,薛某領了。

這也不會等太長時間,薛某還是按照規定辦事,搜查之後,再行進城吧。」

薛仁貴微微施禮,對方連忙回禮。

然後回到城門快速盤查進入長安的人,一些新入營衛的士兵,則是打听著薛仁貴的英雄事跡。

等到听了那些老兵的介紹之後,看著薛仁貴的眼神,那是放著光亮啊!

等到薛仁貴一家上前的時候,他們只是隨意盤查一下,便直接放行了。

「大將軍回長安了!以後這邊關之地,也就能安穩一些了。」老兵興奮地說道。

新兵則是無不羨慕。

「大丈夫,當如是!」

……

宣政殿內,李治和武後一起接見了頭發花白的薛仁貴。

李治的頭發也是滿頭銀絲。

而薛仁貴已經是見不到多少黑發了,蓋是因為早年南征北戰留下太多創傷,損傷了元氣。

「薛卿,以前在萬年宮,沒有你,朕都變成魚了。

你還曾經替朕消滅過九姓突厥、高句麗,使漠北、遼東俯首稱臣,這都是你的功勞啊,朕怎麼會忘記呢?

但是,有人在朕跟前告你,說你在烏海城下故意放跑了敵人,以致失利,這件事讓朕非常遺憾。

往事過去便過去了吧,如今,朕身子虛弱,這朝堂之上也多虧了天後。

上一次,吐蕃想要和親,朕本想允了。

找一宗室之女,從一些嫁妝,彰顯大唐之友好,也可安定大唐西寧之地。

可是,天後卻言說,大唐周邊的那些蠻夷,一個一個都是狼子野心,常年劫掠大唐邊境。

等到大唐強大興盛,而他們弱小的時候,就低頭稱臣。

但是毫無誠意可言,和親之事,不僅會給吐蕃帶去豐厚的物資,養虎為患。

還會讓人以為,大唐只會以一女子安邦定國。

薛卿乃是大唐不可多得的名將,更是為大唐打退了周邊那些蠻夷多次入侵大唐的大軍。

不知你可有何見解?」

薛仁貴坐在御賜座椅上,看了看李治和武後。

他心下並不相信武後會有這般見解,會拒絕吐蕃的和親。

但是面上卻稱贊起天後娘娘如何才智無雙、如何鞭闢入里,更是表示支持天後娘娘的話。

如果是其他事情,薛仁貴自是會打鋒機。

但是對于和親這件事情,他和其他一些武將的想法是一樣的。

僅僅是靠一個女子換來的安寧,是短暫的。

真正想要安寧,那就需要大唐能夠一直興盛,需要打的這些番邦再無劫掠之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