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七十六章 形勢所逼

在權萬紀和李佑的努力之下,齊州大地也呈現出來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說什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情況出現。

最起碼的已經保證齊州大地的所有百姓都能夠安定穩居,一日三餐、吃飽穿暖。

李佑親自帶動齊州的那些富戶,在莊子上養起了雞鴨,因為齊州城內多泉水,所以養魚業也非常紅火。

水渠遍布齊州大地上,而因為靠海,所以便有了桑基魚塘養殖業。

除此之外,還有海邊的漁民和鹽田,也都是齊州大地上最為豐富的資源。

靠著這些,李佑在這齊州也算是積累了不少的勢力。

這第一個自然是來自于他的老師,也就是權萬紀,身為李二陛下派遣到李佑身邊,教導李佑、監督李佑的大臣。

如今因為李佑的尊重和孝心,竟然真的就把李佑當做是他的弟子來教導。

不僅利用自己在士林的聲望來為李佑招人才,還親自去了孔家,向孔家借人。

而李佑從來不表現自己內心中真正的想法,而是時長把百姓,把大唐和李二陛下掛在嘴邊。

說的最多的便是李二陛下諄諄教導,讀了李二陛下當初寫給李恪的誡子書,這才幡然悔悟,銘記誡子書上的教誨,長長鞭策自己,要成為一個愛民如子、仁義賢德的齊王。

然後便是把李二陛下當初提出來的君為舟,民為水掛在嘴邊,意思就是父皇所過君為舟,民為水。

所以作為李二陛下的兒子,他更應該踐行聖言。

僅僅是因為長的事情,便直接改變了一個紈褲的性子,讓一個昏庸的人,變成了一個心思深沉的人。

人在受了刺激之後,的確會發生巨大變化。

有的人走向了成功,有的人走向了死亡,有的人還在迷茫,有的人卻已經做出了選擇。

當李佑看到了侯君集的密信之後,便直接燒毀了。

對方想要投靠他,說白了也就是想要借助他的手,達到某一些目的。

以前的李佑可能會欣喜,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個強大的支援者。

現在的李佑卻明白,對方不過是在利用他罷了。

像是侯君集這樣手握兵權的人,一旦到時候兩人合作,真的成功了,可能轉眼之後,便是他的死期。

在自己沒有足夠強大起來之前,在他頭上的那幾位皇兄還沒有動手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動手的。

這個時候,有著大唐國師江楓在,誰先動手,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看了看大唐的時代周刊。

上面大肆夸贊了魏王李泰的南海事跡,嘴角微微一笑,有一些人,比他還要著急呢!

李泰到了東宮的時候,見到自己的大哥李承乾,正在和一些學士商討關于如何處理石路的事情。

听起來,好像是因為在修建石路的時候,出現了不少的貪污。

有一些地方修建出來的石路,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就坑坑窪窪,還不如以前的土路了。

關鍵就在于,這水泥用的少了。

在大唐幾次整治貪官污吏之後,還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當真是有一些地方上的官員不怕死,鑽到了錢眼兒里面了。

「石路乃是利民利國之事,怎可因為幾個愚蠢之人,便成為了他們斂財的工具!」

李承乾已經有了一些帝王氣場,對于那些地方上的官員,也是痛惡不已。

大唐現在的俸祿已經非常多了,除非是那些非常聰明有手段的商人,一場交易可以賺取很多錢財。

大唐官員的俸祿隨著官職以及貢獻的高低,都要比一般的商人賺取的錢財要多啊!

特別是現在整個航海所得的錢財,朝堂是佔據了最大利益的既得者。

就算是如此,竟然還有一些人在如此重要的工程上面貪污,當真是讓人氣憤不已。

六部的一些官員,也對于這些地方上的官員感覺有一些無奈。

「殿下啊,就像是那雲縣的縣丞,本是貞觀八年的秀才,在國子監入學半年,就去了雲縣。

在雲縣五年,也是勤勤懇懇了。

現在的雲縣听說有不少隱居山林的人都慢慢地走出來,人口也增加了不少。

然後因為有著漢江,土地非常肥沃,這些年賣出去的糧食,讓整個郡縣都富裕起來。

這也就慢慢地出現不少的富商,再加上,雲縣算是一個山城,通行並不是很便利。

這鋪設石路的時候,還加寬了官道。

可誰知道,卻出了這樣的事情啊。」

在石路鋪設好了之後,朝廷就沒有派遣人驗收,還是縣丞直接上了奏折,這才斷定為完工。

後來,國子監的學士和弘文館的學士開始循著石路,找一些素材。

結果就發現,雲縣的石路已經坑坑窪窪的了。

再稍微一打听才知道,縣丞竟然偷工減料,把水泥拿去給自己建造了一個非常好看的莊園。

這些莊園還不是一個,而是好幾個。

全部都賣給了當地的一些富商,大賺了一筆。

等到李承乾和這些大臣商討完了之後,定下了決策,明日朝會上報,和解決的方法,這才散了會。

「有些時日不見,你倒是曬黑了一些,卻也多了一種好漢的氣質。」

李承乾親自為李泰倒了一杯醉仙釀,嘴上卻還是和以前一樣,有什麼說什麼。

李泰坦然道︰「這還不是在海上風吹日曬的。」

「既然如此,為何不回來幫助我?」李承乾問道。

「大哥,你也知道,皇子到了年歲,是要離開長安去往封地的,一直在這長安,那不是幫你,而是害了你。

再說了,我現在掌管著大唐的航海,其實也是在幫你,真要是別人的話,以後你就要憂心了。」

李承乾嘆了一口氣,說道︰「唉,這一點,我也知道。」

其實李承乾想要說的是,自己很羨慕李泰現在的生活,只不過,這種話肯定是不能說出口的。

而李泰想要說的卻是,他並不想讓父皇傷心,讓母後痛心,也不想當年玄武門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那樣的話,他會痛苦內疚一生。

更知道,在大唐國師監國之下,他是不可能成功的。

既然如此,還不如放棄,橫行海上,做出另外一番功業,也不枉此生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