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六十八章 老夫老妻

正在思考如何回復手中奏折的李二陛下,聞到了一種清幽的香氣。

這才回過神,看了看身邊。

身穿青衣蓮花裙子的長孫皇後,站在身側前,盈盈地看著他。

「朕的觀音婢來了。」

李二陛下頓時舒心地說道,臉上帶著微微笑容。

長孫皇後也是溫婉地笑著,說道︰「妾身得知二郎這些時日,有著很多事情要做,便親自下廚,熬了一碗粥。」

看著食盒里面的米粥,李二陛下便想到了當初少夫少妻那些時日。

便伸手拿起碗,用勺子攪了攪,聞了聞香氣。

「每一次吃著觀音婢熬煮的米粥,就讓朕頓時神清氣爽了一些。」

長孫皇後自然知道自己的手藝,說不上很好,卻也一直用原來的方法熬煮出來,味道一直沒變。

「妾身記得當初二郎回來的時候,也是喜歡吃妾身熬煮的米粥,這些年,妾身也一直用原來的方法熬煮這米粥,從來沒有改變,堅守自己的方法才能不至于變了味道。」

李二陛下抬起頭,柔情地看著長孫皇後。

他那里不明白長孫皇後話中的意思,兩人也算是老夫老妻了,感情也隨著時間的增長而變得更加濃厚。

長孫皇後的心沒有變,始終如一地順從著他。

李二陛下的心也沒有變,和長孫皇後也算是舉案齊眉、和和睦睦的度過了這麼多年。

「觀音婢說的是,朕喜歡的就是這最開始的味道,當年朕常年在外征戰,吃不飽也吃不好,回到家中,能吃上觀音婢的一碗熱粥,頓時就覺得溫暖。

這些年,每一次吃上一碗觀音婢熬煮的粥,朕就像是回到了少年時。」

李二陛下用實際證明了自己的心意。

一碗不算是很多的米粥,吃了個干干淨淨,一點兒也沒有浪費。

見著李二陛下躺在了太師椅,長孫皇後便悠然地走上前,開始給李二陛下按摩舒緩一下精神。

「妾身有時候也覺得,這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承乾長大了,青雀長大了,稚奴也長大了,小兕子已經是個小姑娘了。」

李二陛下閉著眼楮,享受著長孫皇後輕柔地為他按摩。

「是啊,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朕以前也從未會想到過有今天這樣的盛況。

少年時候的雄心,現在依然還在。可是這精力卻大不如從前了。」

長孫皇後輕聲道︰「二郎在妾身心中,還是那個高大威猛的二郎,是勇冠三軍、奮勇直前的二郎,從未變過。」

「哈哈哈,人啊,不服老不行。」李二陛下輕聲笑了一下,又感嘆了一句。

「當初朕和如晦、輔機三人被仙人帶上仙島的時候,那一幕一幕,朕還記在心中呢。

那時候,仙人弟子根本就不相信朕的身份,也不相信如晦和輔機的身份。

仙人竟然直接就講出來了原本的那個歷史,大唐的後來,以及這中原大地後面的幾千年歷史。」

長孫皇後手一頓。

這件事情,李二陛下一直很少和她說起。

就算是兩個人這樣交流,那也是說了說仙島之上的其他事情。

就算是長孫無忌,也從未向她這個妹妹說起這些。

李二陛下也知道這樣的話,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但是如今的大唐已經變得十分強大,並且十分繁華,他也四十多歲了,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了。

所以這心中也就越發需要長孫皇後這樣的人來傾訴,來感慨一下自己的人生。

「觀音婢,你知道嗎?那時候,仙人弟子竟然說大唐差不多也相當于是三世而亡。」

長孫皇後的手都有一些顫抖了,已經沒有了力氣。

這樣的話,更加讓她的內心震驚不已,三世而亡,那她的兒子?

「承乾因為意外腳瘸了,自此就產生了些許自卑,然後大臣們也對他更加嚴厲,朕也因此對承乾缺少了關心。

因為觀音婢你,你在貞觀十年便去了。」

長孫皇後的呼吸都變粗了,自己竟然在那一場大病之中就死了。

听起來當真有一些像是怪力亂神一樣,讓人不敢相信,卻又不得不相信。

因為那時候仙人弟子並不承認他們的身份,也就不知道二郎是大唐帝王,說出這番話來,也是無意之舉吧。

所以原本沒有國師的歷史,便是那般嗎?

長孫皇後更想要知道事情的發展會如何了,所以強忍著自己的復雜而又不平靜的心思,伸出雙手繼續按摩。

李二陛下又接著說道︰「所以承乾後來謀反了。」

長孫皇後預料到了,卻還是不敢相信。

「陛下,承乾他……!」

長孫皇後直接上前,跪在了前面,想要為承乾求情,卻又不知道從何求起。

李二陛下起身,直接拉起了長孫皇後。

安慰著他說道︰「朕說了,這本就是一場不存在的事情,也是原來可能會發生,現在卻不會發生的事情,是非論定,朕自有公道。」

拉著長孫皇後坐在了床榻上,繼續說道︰「承乾和青雀都因為朕的疏忽,從而有了其他心思,最後……,唉。」

李二陛下輕聲嘆了一口氣,算是表達了最後的結局。

長孫皇後的臉色都有一些變白了。

「最後這位子便到了稚奴之手,也算是最後安穩的傳下去,不至于讓大唐亂了起來。

只不過,這最後也怪朕。」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難以啟齒,但是都是老夫老妻了,說了這些也沒什麼。

但是長孫皇後的臉色,頓時又變了。

內心就像是一根刺一樣,在慢慢地扎著她,一陣一陣地鑽心的痛。

沒有想到會是這個樣子。

更沒有想到一個女人會成為了帝王,會統治整個中原,會壓住整個朝堂的人。

「這件事情,本就是原來可能發生的,現在有了國師,朕也有了防備。

所以早些年就讓國師教導承乾和青雀,如今他們也算是爭氣。

只要是此關過了,大唐才能走向真正萬世不傾。」

長孫皇後點點頭,把本來想要說的事情,直接壓在了心底,未曾說起。

李二陛下又說著之後的幾個王朝,特別是大明的開國之君和亡國之君。

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

這才是一個帝王應該堅守的底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