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

相對于歷史來說,唐律的確是非常完善的律法。

可是相對于整個歷史長河來看,唐律其實還有這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個進步空間要隨著時間的變化,隨著大唐的發展而變化。

如今就是如此。

大唐在開疆擴土的情況下,自然就用了新的矛盾。

除此之外,在發展越來越快的情況下。

很多一部分人都將會被時代所拋棄。

可是他們卻又不得不堅強、卑微地活著。

跑得快的終究會越來越快,跑得慢的終究會越來越慢,畢竟這也是社會發展的規則。

江楓知道貧富在發展之中,自古以來都會出現。

有人富可敵國,有人一貧如洗。

「陛下,如今的律法的確已經很多,也讓太多人感覺到律法似乎成為一個沉痾。

但是治國沒有了根本依靠,沒有了法度可言,最終會引發更大的矛盾。」

江楓堅持依法來治理大唐。

雖然不能做到天子犯法于庶民同罪。

但是最起碼,大唐的律法要能夠顧及的大多數。

李二陛下對江楓的話,自然不會反駁,既然江楓堅持以律法來治理大唐萬民。

這必然是從歷史中看出來的。

「既然如此,那此事又該如何解決?」

江楓直接說道︰「既然大唐官員每一天需要做很多的事,而明府也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把整本唐律背下來,那就專門成立一個能夠背下整本唐律的司監。

讓這些懂得唐律,且對唐律非常了解,還能背下來的人,專門實行唐律的職責。」

大家听著,都有一些好奇,還與一些則是在思考,國師這又要作何?

李二陛下直接就問道︰「何意?」

江楓解釋道︰「臣以為,可以把這些人稱之為律師,因為他們對大唐律法很熟悉,到時候,明府和大唐官員等,遇到實行新刑法的時候,可以直接詢問這些律師,那些犯錯之人,到底犯了唐律中的哪一條。」

律師的出現,其實也是有好有壞。

他們應該是律法的實行者,其實也是律法的違背者。

江楓自然不想在現在就讓律師成為了狀師,就像是現在並不想提出火炮等等高科技。

一個鏈條,差不多已經是大唐最大高科技了。

「律師?」

李二陛下思考了一下,看了看長孫無忌等人。

長孫無忌是第一個贊同的。

「臣以為,律師之方法,可行。」

因為他自己現在年齡大了,也背不下來律法。

如果能夠有專門背誦唐律的人,也不是不可,這些人以後還能參與到修補律法之中。

這些朝堂上的百官,早已經看到了依照律法治國的好處。

這就相當于是給所有人都制定了一個非常大的規則,而他們都在這個規則之內。

不過,他們的身份又比較特殊。

所以這個規則又好像是在他們之外,總之,他們是律法的實施者,當然也是遵守者。

魏征也自然同意,大唐不能沒有律法,也不能只是遵照現在的律法。

如果可能,他們還想要把律法強加在皇族的身上。

當然這一點是不可能實現的。

就算是國師江楓,如此聲望之下,也沒有提出這個建言。

因為大家都知道,皇族代表著李二陛下的顏面之一,要是把律法也強加到了皇族的身上,那豈不是要打陛下的臉?

沒有人敢這麼做。

至少,現在沒有人敢這麼做。

「既然如此,那就成立一個專門的司監,這些人就從國子監之中挑選,也可以直接昭告,以後律師就專門背誦大唐律法,用以輔助大理寺還有刑部以及各地。」

「喏。」

僅僅是一個律法,大家就議論了很長時間。

從關乎于大唐和那些其他番邦之間,還有什麼最新的犯罪,需要修補律法等等。

之後,便是對大唐商賈的討論。

可以說,如今的大唐,有一半人在經商。

還有一半人成為了極少部分貴族、有錢人的佣人。

用一句話就是,現在大唐的百分之九十的資源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

這才是最大的貧富差距。

到現在,大唐還存在賣身契等等。

這一點,就算是江楓也無法很快就改變過來,不過,早已經慢慢去改變了。

首先,一個人命大于天便讓那些以前隨意可以欺壓殺死佣人的主家,現在不敢殺死家中的佣人了。

商業的發展,讓李二陛下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商業強國。

在原本的歷史上,李二陛下也在積極發展商業,只不過,這種積極也只是稍微給了商賈一點兒好處。

士農工商的思想早已經深入人心,再加上初期還有門閥控制大唐命脈。

李二陛下完全是靠著自己的手段,還有打下來整個天下的勢力,才打敗了突厥,建立了貞觀盛世。

經過了隋朝之亂,李二陛下和世家門閥之見,也算是和睦相處。

貞觀盛世、神龍盛世、開元盛世。

三次盛世讓大唐的文化還有中原大地的人口急速增加,從而又有了後來的更為繁華和昌盛的大宋。

如今,在江楓和李二陛下的堅持之下,商業的發展更盛以前。

這才有了大唐現在的繁華。

而大唐已經開海了。

商業的發展,自然更加快速,這就要如何才能合理利用開海帶來的巨大利益。

「臣以為,開海乃是可以讓大唐長治久安的最具有遠見的一個國策。」

馬周對于這一點,可是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

李二陛下也想到了當初,在分利的時候,馬周的那些建言,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陛下,國師,各位閣老,如今大唐的繁華,的確是遠超了前朝,超過了秦皇漢武,更是有了強大的海軍來航行于大海之上,見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道路。

而這開海,便能夠讓大唐獲得更多的物資,變得更加富饒起來。

然則,這樣的富饒只是那些商賈會越來越富饒。

中原大地上,還有跟多很多的貧苦百姓,他們不會經商,只有耕種才能獲得生存。

而大唐之根基也在農,沒有了生產,我們就沒有那麼多糧食,沒有糧食,何以養天下人。

農和商,看似是兩條路。

臣卻以為,農也可為商,商亦可反哺天下農夫。」(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