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

李二陛下如今也不過是三十又八,這樣的年紀,也正是一個男人精力充沛的時期。

雖說上一次的太上皇李淵駕崩于太極殿,讓李二陛下大受打擊。

但是作為一代帝王,他還是能夠看清楚形勢。

知道那些所謂的隱士煉制出來的丹藥最後卻讓他的壽命更短,自然是直接驅趕。

沒有殺了這些欺騙他的道士,已經算是不錯了。

當然了,這也是多虧了江楓。

歷史上的李二陛下後來就對所謂的丹藥和長生不老非常沉迷,最後也因為常年服用這些丹藥,死于五十一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一代女皇武則天,那可是八十一歲才死。

如果不看在位年齡,這位女皇也算是壽命非常長的皇帝了。

這也可能存在一個,後宮的問題。

畢竟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

所以現在三十八歲的李二陛下其實還是雄心猶在,被江楓教唆一下,就開始御駕親征了。

長孫無忌等人自然不支持。

這皇帝怎麼能夠輕易御駕親征,要知道現在的皇子們都已經成長起來了。

這李二陛下要是一走,那些個親王有什麼想法怎麼辦?

再加上,那些還不安穩的世家大族,還有一些潛在的威脅,還有這御駕親征最後的結果,對于一個帝王而言,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李二陛下對于長孫無忌等人的勸說,完全就沒有听。

他是一個馬上皇帝,讓他被困在這皇都之中,時間長了,心中自然不甘。

江楓剛回到國師府上沒有多久,長孫無忌就前來拜訪。

如此速度,江楓自然明白這位想的是什麼,所以便讓人準備了點兒火鍋。

這剛下朝,肚子還餓著呢。

「國師,大唐如今能有如此強盛和繁華,您之功勞,甚大。」長孫無忌真誠地說道。

江楓自是謙虛了一下。

心里卻也清楚,他只不過是提出了一些後世的那些理論,然後又兌換了一些技術。

真要說有什麼功勞,好想也並不是很大。

長孫無忌卻繼續夸贊,說的也是頭頭是道,從大唐當初的貞觀元年開始到現在的變化。

一度讓江楓自己都覺得,這些好像都是他的功勞。

這火鍋也吃的快差不多了。

長孫無忌總算是露出了自己的尾巴來。

「國師,現在的大唐繁榮來之不易啊,才剛剛平定了僚人之亂,轉眼又要攻打東瀛。

那皇城外的豐碑,還聳立在廣場上,告誡著大唐萬民,兵禍帶來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很多大唐的好漢最後都死在了戰場之上,這些人本來可以讓大唐更加繁華。

當然,面對突厥、吐蕃、僚人這些心懷異心的異族,大唐必須要亮出自己的兵器出來,這一點,老夫也是贊同的。

這一次的攻打東瀛,老夫也覺得可行。

只是,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更是這大唐的帝王,豈可輕易就御駕親征乎?」

長孫無忌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似乎對于李二陛下的御駕親征非常不支持。

江楓順著長孫無忌的意思說道︰「如今大唐並未走向真正的繁華,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這個我也知道,陛下御駕親征,的確有一些不妥。」

長孫無忌听之,面色一喜。

「但是,閣老也應該清楚,陛下有多少年未曾上過戰場了,又有多少年未曾領兵了?

記得春狩之時,陛下騎著戰馬,追著野鹿,那時的風範,卻像是于戰場之上一樣。

可是我卻從陛下的眼中見到了孤獨和寂寞,見到了對戰場的渴望。

如今攻打東瀛之戰,其實乃是大唐對海外之地的第一戰,更是能夠讓大唐能不能在海上稱霸的第一戰。

如若陛下能夠御駕親征,那對于大唐而言,對于陛下而言,對于我等而言,都將會意義重大。」

長孫無忌算是明白了,這御駕親征到底是誰提出來的了。

所以這一趟,自己算是白跑了。

嘆了一口氣。

他明白御駕親征這一件事情,算是定下來了。

起身對江楓施了一禮,就彎著腰,佝僂著身子,離開了國師府。

……

為了這一次的東瀛之戰。

大唐開啟了國債。

這一種最新的聚財方式,在當初攻打突厥的時候使用過。

後來攻打吐蕃的時候,也使用過。

所以這一次,更多的人購買國債,以此來發一次戰爭財。

大唐自然喜聞樂見,先用這些錢財當做軍餉,從而激勵那些將士們。

然後還有就是物資,最後打敗了東瀛。

那好處自然多多,拿出小部分分給百姓,也就達到了錢財流通的效果。

這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除此之外的大練兵,也已經開始了,大唐原本是有水軍的,只不過,海上的戰爭和水軍最開始的戰爭卻又不一樣。

大唐早先年的水軍,已經栽了不少的員。

這些年的水軍也未曾有過什麼大用,實際上已經算是閑子,要不是對東瀛開戰,可能大唐的水軍最後都是一個閑置。

江南造船廠,李泰收到了來自于李二陛下的回信。

也知道了這一次,李二陛下將會御駕親征。

看完書信之後,李泰捏了捏眉心,實在是沒有想到,這一次父皇會御駕親征。

「唐相公,我們現在的大船,建造的如何呢?」

唐檢也知道李二陛下要御駕親征,所以這船只的建造就要加快速度了。

當然質量也要嚴格把關,畢竟這可是關乎到大唐對海外之地的第一戰。

大唐時代周刊上面也是發表了不少這一次的文賦,全都是支持大唐對外用兵的。

因為東瀛之地很豐饒,除此之外,東瀛的海賊以前也侵擾過大唐的邊疆。

還有一個原因,自然是國師比較支持。

大唐的大軍養著不用,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眼看著東瀛偷學大唐的工藝,還想要反攻大唐,這樣的狼子野心,就應該及早地消滅。

這便是大唐時代周刊的好處之一,百姓們那里真正了解東瀛之地如何?

只能是通過大唐時代周刊,而大唐時代周刊平日里也的確是充滿了真實性和權威性的邸報。

稍微夾雜一點兒私心,也並無不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