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脈

江楓之所以再一次支持李二陛下御駕親征。

除了讓李二陛下重拾雄心,通過戰場吸引他的精力之外。

自然也有著為了消除中原之地的隱患。

這些番邦都有著野心。

眼見著大唐強盛起來,自然願意俯首稱臣,說不定,還要從大唐獲取好處。

等到中原之地紛爭不斷,國力空虛的時候,又開始想著入侵中原。

就好比北方的突厥,從匈奴到突厥,再到遼金,和蒙古,最後還有一個女真和東瀛。

縱觀歷史,在沒有教化之前,這些人都可以稱之為蠻夷。

想要大唐長久發展,想要中原之地長治久安。

就必須要教化這些番邦。

回到國師府上的時候,就見到王玄策端正地坐在雅堂,等著江楓從朝上歸來。

眼見江楓進入大院,便立馬起身相迎。

「王玄策拜見國師,多謝國師這一次的提攜之恩。」王玄策深深地施禮道。

雖然他一人滅一國的功業看起來輝煌無比,盡顯大唐的國威,但是遇上了太上皇李淵駕崩,也只能是讓道了。

也幸好王玄策被江楓提點了,抱上了國師的大腿。

這一次遇上了太上皇李淵的駕崩,最後也能夠獲取在西域之地的功勞。

江楓點點頭,背著手走到了雅堂坐下,王玄策緊跟其後。

「這一次,大唐有可能要對東瀛開戰,朝堂上已經定下了基策,你這位探花郎,可有什麼想法?」

現在的大唐缺少的就是人才,老一輩的武將們,因為年齡的原因,能力也已經下降了。

秦瓊上一次帶著人去了桂州,回來之後,就已經乞骸骨,差不多告老還鄉了。

成為了一個閑散的國公,手中的兵權也交出去了。

至于李靖,要不是有江楓這位國師擋著,他可能已經功高蓋主,最後去教導徒弟了。

所以現在還能活躍在戰場上的老將們,似乎並不是很多。

柴紹鎮守在薊州、張公瑾鎮受在安西都護府、高士廉在朔州,薛萬鈞在漢中、薛萬徹在金吾衛、尉遲敬德在江南、李道宗、李孝恭……。

如果等到這些人身力體乏的時候,年青一代的將領不需要補上去。

而這些人,將會成為下一代的新貴勛。

王玄策覺得自己真的是命途多舛,擁有這麼好的大腿,卻沒有扶搖直上。

成為了探花郎,本來可以在朝堂上任職。

但是卻有了一個出使西域的任務,這個任務完成的也更加漂亮。

可以說大大的展現出來大唐的威嚴。

只是卻又遇到了太上皇李淵的駕崩,如果沒有這件事情,他現在必然能夠進入六部之中的兵部。

要是在經過這一次的東瀛之戰,說不定就能夠年紀輕輕,成為兵部的侍郎之一。

「王玄策願听國師教誨。」王玄策把身段放的很低。

江楓直言道︰「這一次,你出使西域的任務完成的很好,卻沒有想到會遇上那等大事。

不過,這也讓你的能力進入了陛下眼中,所為上達天听,你已經做到了。

剩下的就是能力問題,好好做吧,這一次的東瀛之戰,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而且,以後大唐對外的戰爭,可能會有很多。

因為這個腳下之地,真的非常大,我們不能只是把眼界放在中原。」

王玄策躬身施禮道︰「王玄策知道該怎麼做了。」

等到王玄策走了之後,江楓喝了一口青茶,想了一想,自己有沒有事情遺忘了。

歷史已經走向了另外一條洪流,他也不清楚,未來會發生什麼。

當然,那些歷史上存在的名人,現在應該還是存在,至于以後的,那就不知道了。

不過幾天,薛仁貴帶著一些薄禮登門拜訪。

這位乃是今年武舉考試的狀元,真正的過五關斬六將的狀元,那一場比試,也算是萬眾矚目,有一種一鳴驚人的聲譽。

大唐要對東瀛開戰的消息,已經算是不脛而走了。

作為武狀元,還是左武衛的將軍,薛仁貴覺得自己是有必要拜訪一下江楓。

其實每一天送上拜帖的人,也是特別多。

只不過沒有幾個能夠進入江楓的眼,也就是江楓所熟悉的名字出現。

比如,狄仁杰。

這一位,好想現在還沒出生。

至于其他,那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想要人才,也只有通過玉山書院自己培養,又或者是通過這樣的環境下,自己成長起來。

……

滎陽鄭家,鄭仁基之子鄭敝對于鄭仁基出錢支持造船廠,還要散家財支持大唐對東瀛的戰爭有一些不解。

鄭仁基對于自己的這個兒子,多少還是失望的。

如果自己的那位才學聰慧的女兒,能是男兒身就好了。

不過如今這樣的情況也不錯。

鄭家能夠在這些年的風浪之中站穩,也全靠了那位女兒。

所以有時候,也不見得生一個兒子有多好。

「你啊你,如果你能夠有婉兒那般的聰明才智,現在也不至于還是一個四品。

我們鄭家現在很需要錢財嗎?不需要,這些錢財放在那里讓它遭別人的惦記,還是你覺得我們鄭家已經可以完全不顧及陛下的感受?

如果我們真要是做了什麼難以恕罪的事情,你信不信,我們鄭家也會被抄家。

婉兒當初就說過,我們鄭家不能成為第二個王家和崔家。

你看看當初的崔家和王家是多麼的顯赫,朝中那些大臣,還有那些地方的官吏,大部分都是王家還有崔家等幾家掌控。

如此龐大的百年大家,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陰族被連根拔起,王圭一夜之間白頭,崔家更是讓出了百畝良田,散了家財,保住了最後的一點兒根基。

不要小瞧了這世人,一個孔家天才,不出世則以,一出世,那些大家又如何?

直接擺了一道,他們還不能對孔家、對陛下、對國師如何,只能把這苦給忍在心中。」

鄭仁基說著說著,也是不慎須臾,當年的中原五家,那是何等興盛。

五姓之女不愁嫁,皇帝之女無婆家。

到現在,那些王公貴族都不敢和五姓之家有什麼過多的接觸,生怕自己給貼上五姓之家的人的身份。

他們鄭家如果不是因為鄭麗婉,不是因為國師這條大船,怕是早就被王家等人給拉下水,直接翻了船。

現在之所以還能夠稱之為滎陽鄭家,那可是被鄭麗婉指點,做了很多改變啊。

良田百畝,大部分都分出去一些,剩下的也都直接賣出去。

錢財有用來修路修橋,做一些善事,獲取了不小的好名聲,更是大力支持李二陛下。

這才穩住了地位。

鄭敝也慶幸,自己有這樣一個姊妹,不然,還真的不好在這官場上混下去。

「那父親大人,我們這一次,具體要如何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