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五章 靠天不如靠自己

對于李泰的解釋,這朝堂之上最起碼有著一大半的人都覺得非常荒謬。

這大雪怎麼可能是這麼形成的!

真要是這樣,那天上豈不是要有很多很多的水汽才行,這麼多的水汽那又是怎麼存在天空的呢?

上一次國師還說,這大地是圓的,還有一個吸引力,不會讓人飄向天空。

現在又說天空會有如此如此多的水汽,豈不是前後矛盾。

如果不是因為對方乃是大唐國師,現在的神威已經超過了李二陛下,五人敢在江楓面前聲討他。

其實也是說不贏。

江楓可是過來人,怎麼也能把這些人說的暈頭轉向。

如果他沒有這個仙人弟子和大唐國師的身份,怕是早已經讓人給安上妖言惑眾的罪名。

但是從來到大唐他就已經擁有了無與倫比的身份,大唐國師、仙人弟子。

還展現出來一些非人手段,震懾了所有人。

當然,現在李泰的這個解釋,已經得到了李二陛下的贊許,當著百官的面,夸贊了自己的兒子。

厚著臉皮,用了這個解釋。

大唐時代周刊也用了很大篇幅來解釋大雪的形成,似乎想要減小這一次雪災的影響。

同時,朝廷也拿出錢財和糧食分發各地賑災。

大雪封路,自然有苦力來開道,大唐的將士們也再一次展現出來他們的負重前行的偉大。

從長安到汾陽再到滎陽,然後便是魯地、塞北。

每做一件事情,都會在大唐時代周刊上面報道。

這周刊,幾乎已經變成了日報。

帝王沒有下罪己詔,更沒有處罰國師,也沒有讓國師祭祀天地,請求仙人停下大雪。

而是用實際行動,讓天下萬民見到,在中原之地遭受大災的時候,朝廷在做什麼。

李承乾用了幾天的時間,在江楓的教導之下,寫出了賑災之法,關乎于怎麼賑災,怎麼救災,共計一萬多字。

李二陛下看完,心中大定。

當著百官的面,讓內侍宣讀了李承乾的救災十策。

第一條自然是朝廷要積極救災,關鍵也是要端正態度,雪災不是因為大唐的殺戮,也不是因為其他原因,如若每一次受災都要歸結原因,那從古到今,又有多少災情,又有多少人會背上罵名?

如何救災,如何穩定局勢,如何讓百姓在災後快速的恢復生計,寫的明明白白。

大家都知道,這自然不會是一個十幾歲的太子能夠寫出來的,而能夠寫出來的人,正坐在那里,像是雕塑。

李二陛下免不了,又是大聲稱贊自己的兒子。

然後大唐時代周刊則是通篇報道了李承乾所寫的救災十策,用以安定民心,也平息了那些所謂的謠言。

一時間,百姓對于大雪的災情好想並不是那麼的害怕了,也每人姑爹喊娘,跪在地上,大聲對老天爺哭泣。

更沒有人指責這個,又或者是指責那一個。

從關中之地到塞北,可以看到更多的百姓開始自救,他們聚在一起,喝一口熱湯,然後清掃著道路上的積雪,清掃著田地中的積雪。

他們相信,大唐朝廷一定會救他們,一定會讓他們活下去,熬過這個雪災,又會是一個盛世。

元宵本來是一個非常歡快的節日,一般這個時候,長安城會取消宵禁,讓百姓得以過上一個美滿的元宵。

這個節日在古代其實和現在的春節一樣,意義非常重大。

然而今年的元宵節,李二陛下並沒有讓長安城放開宵禁,畢竟關中各地還在清掃積雪,百姓剛剛遭受了一場雪災,那里還有什麼心情度過元宵。

國師府上。

江楓陪著長樂公主在雅間中看著大唐時代周刊,外間的火爐中燒著特質的蜂窩煤。

這樣就不太會產生強烈的氣體,對孕婦的身子骨不好。

再往里,鄭麗婉正教著江燁和江昭學字。

已經兩歲多的孩子,江燁更加壯實,而江昭算是正常發育,還帶著一點兒文氣。

對于讀書,兩個人也是天壤之別。

江燁很容易走神,並不喜歡讀書,江昭則是安安靜靜,學的比較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鄭麗婉清脆的聲音從里面傳來。

然後一個明顯心不在焉,言語中就有一些恍恍惚惚,另一個倒是認認真真,吐字清晰圓潤,聲音不到不小,听起來讓人心曠神怡。

「夫君,這位許敬宗倒也是一個人才,竟然能很快就控制好魯地的雪災。」

長樂公主見到北方之地,已經有一處雪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心中也十分歡喜。

江楓抱著長樂公主,在她耳邊說道︰「許敬宗乃是高陽許氏之後,少有文采,還是前朝禮部侍郎許善心之子。端的也是一個人才,然則順風阿意,背直從曲,更是甲令虛設,將謂禮院無人,何以激揚雅道,顧視同列。

所以此人才能是有,只不過是德行不太好,不可任高官,以免肆意妄為、禍亂朝綱。」

長樂公主點點頭,這一點要記下來,到時候進了皇宮,要給母後提個醒。

江楓的一句話,這位大唐後來的宰相,更是一代女皇的擁立者,怕是再也沒有機會成為大唐宰相了。

身在魯地的許敬宗,專門拜訪了孔家。

這一次魯地的災情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孔家也做了很大的貢獻。

而作為一個讀書人,他到了魯地,自然要拜訪孔家。

心中想著,如果能夠憑借這一次的功業加官進爵,那以後的仕途,必然也就好走多了。

作為一個喜歡投機取巧的人,他早就听到一些消息,在平僚之戰中,孔家好想也在暗中幫助國師,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勞。

只是不知為何,陛下並沒有封賞孔家。

僅僅是提拔了孔穎達,且讓孔家派人掌管了西南道的三座學宮。

這對于許敬宗來說,已經是一個信號。

陛下對孔家的看法有了改變,他如果能夠搭上孔家這條線,以後也算是多了一個強大的盟友。

只是,這拜訪孔家,卻被對方拒絕,天寒地凍的,冷的哆嗦了一下,打了一個噴氣。

總覺得自己的什麼,被搶走了。

渾身都有一種寒意,心中也有了一些恍惚,看了看高大的孔家大門。

只好嘆了一口氣,落寞地離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