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李二陛下雖然是第一次見江楓的兩個孩子,但是僅僅是一眼,他就喜歡上了江燁。

這種喜歡,當然不是那種關系,而是一位帝王對于人才的喜歡。

一歲就能夠在地上爬,身子骨也非常壯士。

這不由得讓李二陛下當到了前些時日的傳言,說國師江楓的兩個孩子,一個是武曲星下凡,一個是文曲星下凡。

雖然他也不明白,武曲星和文曲星是那兩位神仙,但是也不妨礙他能夠理解,武曲星就是武將,文曲星就是文臣了。

看了看被鄭麗琬抱在懷中的小江昭,也覺得那大大的眼楮中帶著一些靈光,看起來比他那幾個兒子都要讓人感覺到可愛和聰明。

將來長大了,必然也是像國師江楓一般的人物。

鄭麗琬和長樂公主對進入這後院的李二陛下還有長孫皇後微微施了一禮。

小江燁抬頭看了看抱起自己的大叔叔,嗯,對方竟然長著胡子,感覺很奇特。

伸手就把握住了李二陛下的胡須,一個使勁兒。

「嘶!」

李二陛下本來還想著要發言,卻突然感覺一雙小手抓住了自己的胡子,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下巴一通。

「燁兒!」

鄭麗琬神色一變,差一點兒就要動手收拾這個最喜歡調皮搗蛋的小家伙了。

李二陛下連忙低頭,長孫皇後也上前幫忙,這才讓小家伙松開了雙手。

然而李二陛下卻沒有生氣,看著虎頭虎腦的江燁,看著他瞪著大大的眼楮,看著自己,頓時開心不已。

「哈哈哈,你這小家伙,當真是不客氣,和你父親一樣,當初在仙島上,也沒跟我客氣。」

鄭麗琬見到李二陛下好像並沒有對自己一胎雙子有什麼隔閡,對自己的兩個兒子有什麼不滿或者是其他心思,心中才暗自松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江楓也走進來了。

「陛下,啥不客氣?」

李二陛下直接說道︰「就說你呢,當初在仙島之上,你不相信我的身份,讓我拔草,還要讓我洗碗,一點兒都不客氣。

就剛剛,你兒子,見到我就直接想要拔掉我的胡子,看看,看看,差一點兒就掉了!」

江燁的力氣很大,這一點現在已經是開始顯現了。

江楓自己都不明白,自己也算是一個普通人,就是身體被系統一直在強化,而鄭麗琬也算是一個普通人,怎麼生出來的兒子,力氣非常大。

也不知道他長大了,有沒有西楚霸王那樣的力氣,當真不靠外力,直接把銅鼎舉起來。

大家都能夠听出來,李二陛下並非真的要怪罪于一個小孩子。

畢竟他已經自稱我,而不是朕。

江楓也就是稍微做樣子,配了一個不是,然後就一起去了雅堂。

作為大唐帝王,李二陛下將要給兩個孩子賜福。

外面也是賓客滿堂,不到一會兒的時間,國師府都已經人滿為患了。

這些人也都是借著這個機會,互相交流,拓寬自己的人脈,除此之外,自然也有什麼吟詩作對,想要找到一個伯樂。

吉時一到,江楓和李二陛下一起來到了外面,為江燁還有江昭舉辦了歲禮。

事後,長孫皇後拉著長樂公主交談了好一會兒。

一邊是讓長樂公主好好修養,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子,自己的親女兒第一次懷孕,作為母親,長孫皇後也是擔憂啊。

她也希望,長樂公主也能夠來一個一胎雙子,最好能夠把鄭麗琬比下去。

大唐公主要是生下一胎雙子,就算是龍鳳胎,加上國師之身份,那也是常青了。

而不像是鄭麗琬那般,畢竟她不過是一個五姓之家的女子,真要是有那樣的福氣,說不得真的要被人懷疑了。

……

國師家中的兩子歲禮沒幾個月,發生了一件讓人有一些惋惜的事情。

當初的大唐四劍客,也就是李二陛下、國師江楓、長孫無忌和杜如晦,如今有一人離開了。

這個人就是杜如晦。

用江楓的話說,杜如晦本來會在貞觀四年的時候因病而亡,如今多活了四年,也算是上天的恩賜了。

以現在的醫療技術,對于杜如晦這種身患重病的人來說,能夠托四年,真的算是天大的恩賜了。

當初,孫思邈已經宣布了無藥可用,也就是束手無策。

幸好江楓知道,立馬在系統之中兌換了救命的藥,這才挽救了杜如晦的生命。

但是系統那種能夠讓人活個一百歲的最強藥,實在是太貴了。

江楓也兌換不起。

畢竟他還有很多技術要從系統里面兌換,就像是這一次的海船,采用的就是非常先進的造船技術。

他就是一個農業的科研家,那里懂得什麼造船技術,完全就是從系統里面兌換的。

所以給杜如晦的藥,也只能緩解他的疾病,至于能夠活多長時間,也不確定。

這也算是當初杜如晦跟著一起流落荒島,幾個人之間的一點兒交情了。

李二陛下失去了一個臂膀,自然心情不太舒暢。

當年的房謀杜斷,如今只剩下一個房玄齡了。

為此,李二陛下下令不少早朝,還要帶著百官去吊唁,且還要追贈。

江楓也見到了杜如晦的幾個兒子,想到了原本的歷史。

李二陛下有意想要讓自己的女兒下嫁到杜家,也算是一種恩寵。

只不過,杜如晦也是當官可以,當一個父親,卻是有一些失職了。

杜荷迎娶了李二陛下的城陽公主,這位公主乃是長孫皇後所生,也算是高貴無比了。

可惜,這位公主也是一生有一些坎坷,出降到杜府,遇到了杜荷卷入到了太子李承乾的謀反中。

後來改嫁,夫妻也算是恩愛,卻又現如了巫蠱之禍。

想了想,覺得以後還是把這些二代們都丟到玉山書院去當個學子,鍛煉幾年。

杜如晦的死,對于大唐來說,影響並不很大。

大唐時代周刊上面,整個板塊全部都是寫著杜如晦的一生,也算是顯赫一時了。

只不過,斯人已逝,多少還是讓人嘆息。

大唐痛失了一個人才。

而李二陛下經過此事,想到了一個能夠記載自己這些功臣的閣樓,以後也能看一看,回憶以前的崢嶸歲月。

于是開始修建凌煙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