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七章 一人滅一國的人才

俗話說,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為了刺激一下那些個可憐的觀眾,江楓覺得自己還是要假裝受傷了好一些。

李二陛下乃是大唐帝王,更是千年難得一見的明君。

江楓就是一個仙人弟子。

是被李二陛下請來輔佐他,然後帶著大唐走向無比強大的盛世的國師。

所以主次位置,在這一次,就能夠做一個很好的分割。

人間的帝王有著無上的權威。

不能到了最後,李二陛下的威嚴還不如一個大唐國師。

當然啦。

李二陛下其實對于這種威嚴無所謂,他相信江楓。

能夠讓一個帝王完全相信一個人,非常難,還能夠讓一個帝王對于自己的威嚴低于另外一個人,這更難。

這也就是為何,李二陛下能夠成為千古未有之明君的原因。

他能容魏征、孫伏伽、宇文士及等等,自然也能容江楓這位仙人弟子。

大唐的這六年來的變化,那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沒有江楓這位仙人弟子。

大唐能夠有現在這般繁華嗎?

從當初的百萬人口,人人還都在饑荒和吃不飽、穿不暖的艱難生存中度過。

到現在的九百萬,再過一年,差不多就是一千萬的人口。

且人人都能吃飽飯,人人都能夠度過寒冷的冬季,人人都有房屋住所。

不僅如此,大唐還有著二十萬的苦力。

這些苦力全都來自于每一年的萬國來朝,那些個番邦送來的。

大唐不需要他們的奇珍異寶,那些東西,大唐都有。

不僅有,還能比他們更好。

玲瓏鏡。

琉璃。

自行車

等等。

大唐最缺的就是苦力。

大唐不會讓自己的那些男丁去做苦力,如果他們真的沒有收入來源,去工地做苦力,那也是監工以及工頭。

前朝的時候,中原大地百萬男丁全部成為了苦力。

這對于中原大地的百姓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年輕的男人都成為了苦力。

那麼多的耕地全都要靠家中的老幼以及婦女來耕作,他們的力氣可想而知。

還有一些家中無老人,一個勞動力都沒有的,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耕地荒了。

耕地荒了,也就沒有了糧食。

沒有了糧食,朝廷還要帶兵打仗,本就缺少的糧食也就更加缺少了。

百萬男丁雖然淪為了苦力,那也需要吃啊!

然而朝廷不僅讓他們成為了苦力,還不給他們吃的,這如何能夠讓人忍受?

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造反。

所以為了不讓大唐再一次重蹈覆轍,這苦力的活兒,也就交給了適合做苦力的人。

大唐應該是強大的。

如何強大,那就是打敗了突厥,還把突厥的俘虜當作了苦力。

西突厥的可汗也不敢反對。

因為大唐真的太強大了。

他們有過一次試探,結果卻被大唐打的逃到了更北邊的地方生存。

整個河套之地的草原,都被大唐圈養了。

梁師都、薛延陀、回乞等等都成為了大唐人,他們負責給大唐放牧。

大唐會給他們百姓所需要的物品。

每一年的萬國來朝,大唐就會收到各地送來的苦力,一部分是那些在番邦之國中犯了錯,還有一部分,自然是番邦抓住的一些野人。

除此之外,可能還有番邦之國中發生的一些反抗等,最後被抓住的戰士。

作為已經強大起來的國家,投其所好,才能夠保持兩國之間的友好交往。

大唐需要發展,然而發展之中就少不了苦力。

大唐的百姓當苦力已經很久很久了,是時候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了。

「兩國之交,在于何?」

為了繼續演戲,而且刺激一下那些人。

江楓選擇自己退出,佯裝生氣,不理朝政,來到玉山書院當了一個教書先生。

實則,也是退一步,提升李二陛下的威嚴。

其次,也是為了能夠培養一些大唐的人才,未來,他們將會成為大唐的棟梁。

最後,也是為了讓那些人覺得,自己的計劃是成功的,稍微迷惑一下。

王玄策實在是沒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夠成為國師的弟子。

當然,這也不過是他的一廂情願。

江楓在玉山書院,可是什麼課都有,幾乎教導著所有的玉山書院的學子。

「老師,某以為,兩國之交,在于禮。」有一位學子立馬站起來,身穿一身白色的學袍,看起來也是一翩翩少年。

江楓點點頭,環視了一下整個學堂,意思是,還有沒有人。

接著又有人站起來了。

但是,江楓並沒有停下來。

王玄策想了想,站起來,說道︰「老師,某以為,兩國之交,在于武。」

江楓再一次點點頭,不過這一次,大家都能夠看出來,國師是滿意的點頭。

「你們要記住一點,弱國無外交。為何大唐能夠萬國來朝?是因為大唐是一個禮儀之邦嗎?

顯然,並不是。

兩國之交,最重要的在于實力的強弱,強的一方,自然說什麼就是什麼,弱的那一方,自然是說什麼就听什麼。

不听,那就是不想要外交,不想要外交,他還能得到強的一方的支持嗎?」

眾位學子搖搖頭。

江楓從一個王朝的發展,再到一個王朝的強盛,然後到一個王朝的衰敗。

僅僅用一個外交,就完全能夠體現出來這一個過程。

這比其他的山長教導書籍上面的一些內容,天天就是之乎者也,然後背誦理解要有趣多了。

他們覺得自己一下子就得到了很大的充實。

原來,一個國家的外交,也是如此重要啊。

原來一個王朝的興盛何衰敗,從一個外交也能夠看出來啊。

越來越多的學子,期待著能夠上一節國師江楓的課,越來越多的學子,從國師江楓那里,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其中,最主動的就是王玄策。

他已經以國師之弟子來自居,經常會主動找到江楓,請求江楓能夠給他解惑。

對于如此好學,而且還有不錯能力的人才,江楓自然毫不吝嗇。

這位,可是能夠一人滅一國的能人啊。

出使番邦之國。

結果遇到了對方某國篡位,然後就帶著另外一個國家的軍隊,滅了那個篡位的人,恢復了對方的正統。

這還不是一次。

可以說,王玄策算是一個帥才,可惜生不逢時。

一生也就是在番邦之國做了一人滅一國的轟轟烈烈的壯舉,在大唐境內,卻沒有什麼建樹。

最後,還給李二陛下帶來了一個煉金士,讓李二陛下提前歸西了。

也導致自己從此一生都沒有再一次被重用,平平無奇地過完了後半生。

江楓差不多也了解了王玄策此人。

有野心,也有能力,有手段,也有謀略,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稍加培養,也能成為帝王手中的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