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五章 以史為鑒、可知興衰

江楓所說的捕魚,其實就是釣魚。

在這樣一座荒島邊,有一處非常好的垂釣場地,這一年多來,江楓都是在那里獲得的海魚產品。

中午的幾道魚菜,也是非常可口。

經過了昨夜的火鍋嘗試之後,李世民三人對于辣椒這個食料,已經有了一些接受力。

「回來啦,快洗洗手,可以開飯了。」

李世民听到江楓如此爽快的話,總有一種男耕女織,男人外面耕種回來的那種場景。

就連長孫無忌和杜如晦都有一些受不了。

「咳咳。」

李世民咳嗽了一下,掩蓋了自己的心思。

「這就來。」

經過了這幾頓吃飯的習慣,李世民三人也被江楓給帶上正道。

飯前洗手,這是必須的。

「今日之飯食,更加豐盛和精致啊!」

李世民看到又是魚,又是肫肉,還有火雞,以及大白米飯,頓時稱贊道。

江楓率先坐下,說道︰「昨天因為第一次見到你們三個,自然是驚喜不已,慌亂間,也沒有心思去準備啊。

今天這心情算是緩過來了,今日,應該是真正慶祝我們,有這個緣分,在這座荒島上相聚,以後出了這座荒島,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見面。」

李世民本來準備要坐下,听到江楓的話,頓時愣了一下。

「小郎君何出此言?」

他還以為,出了這座荒島之後,自己就能夠得到仙人弟子的指點和輔佐呢!

江楓自然不明白李世民的心思,理所當然地回道︰「哎呀,這要是出了荒島,我肯定還是繼續我的科研,至于你們,也不知道會不會被治好。

放心吧,到時候我肯定會想辦法去看你們的,畢竟我們一同流落在這座荒島上,也算是一起經歷生死,過命地交情。」

李世民轉眼一想,就明白了江楓的話。

說白了。

小郎君到現在,還沒有承認他們的身份。

畢竟以小郎君的大智慧,可以知道千年的變化大局,定然還以為大唐已經覆滅了。

但是,他真的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當然了,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還有杜如晦三人也一起交談,分析了一下局面。

他們一起流落在荒島上,也不明白,外面到底是什麼樣子了。

是他們流落在荒島之前的大唐,還是小郎君所言的千年之後,他們自己也不太確定。

「小郎君說的不錯,我們一起流落在這座荒島上,算是天大的緣分。也算是一同經歷磨難,有著過命的交情,以後,還請小郎君多多關照。」

李世民覺得,自己應該配合一下小郎君。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就這樣靜靜地看著江楓和李二陛下兩個人的交談。

他們,差不多已經成了透明人。

短短時間,李二陛下好像對這個仙人弟子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就算是他們三個人獨處,交談的也是對于這位仙人弟子的看法。

「這個魚, 非常好吃。」

李世民吃一口,就感覺到了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

聯想這自己以前在皇宮里面,那些御廚做出來菜食,總有一種,連荒島上的那兩頭肫都比不上。

最起碼,它們還吃上了美味且高產的土豆。

對,荒島上那兩頭豬,每天除了吃地里面的荒草之外,還有煮出來的土豆和紅薯。

待遇簡直好得不得了。

要知道,現在的大唐百姓,還有不少餓肚子的了。

一想到這里,作為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心中又有一些不是滋味。

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突然對江楓問道︰「小郎君,你曾說大唐之後乃是五代十國,之後大宋再一次統一了天下。

朕想要听一听,這位開國帝王的故事,不知可否?」

江楓本來還想著找一些話題呢,憋了一年多,他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問題,太喜歡和人交談了。

「沒有問題,你想要听,我就講給你听啊。」

江楓欣然同意,一邊吃飯,一邊開口道︰「這位大宋開國皇帝,也是一個文治武功的人。

可以說,縱觀歷史,每一個朝代的開國帝王,大部分呢都是文韜武略之人,也是世間少有的人主。

這位大宋開國皇帝叫做趙匡胤,乃是五代十國時期……。」

听著另外一位雄主,最後統一了自己的亡國,這樣的感覺並不太好受。

但是如果直接帶入到這位人主的身上,李世民免不了又有了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杯酒釋兵權?」

听到這里的時候,李世民多少有一些意外,沒有想到,大宋的雄主會做出這番事情來。

江楓听到,立馬來了興趣,解說道︰「對啊,杯酒釋兵權,趙匡胤雖然也是雄主,但是他讀了史書之後覺得大唐的覆滅就是因為武官集團,因為安史之亂、因為武將掌握著兵權,威脅到了他的皇權。

所以大宋朝的官場之風,就變成了重文輕武。然後,皇帝還不能殺士大夫,也就造成了士大夫天下。

最後被北方的蠻夷給趁機南下,攻佔了中原,文人彎著脊梁,武夫戰死沙場。」

杜如晦接話道︰「文武于國而言,一個是治天下,一個是守天下,缺一不可,更不能失去了權衡。

僅僅是一個大宋,卻給了我等一個警醒。」

杜如晦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听到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就感覺到這位雖然是雄主,卻也不是明主。

那些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們,也都是功臣。

結果,天下一統之後,這位帝王卻不願意給這些武將們該有的待遇。

收回了兵權,想要讓這些武將再一次站出來守衛國家,那是不可能了。

後來听到重文輕武的結果,頓時朝著江楓施禮。

表示,受教了。

李世民也是若有所思,以史為鑒,的確可以知興衰。

更能夠知道,一個朝代施行的那些政策的結果,從而避免。

這才是以史為鑒。

「外武內文才是治天下之良策,小郎君是這個意思嗎?」李世民問道。

江楓回道︰「治天下就相當于是小烹,也可以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外武內文的確不錯,但是也要講究一個方法,文人也要有文人的傲骨,武夫更要有武夫的血性。

但是還有一個最主要的思想,凌駕于傲骨和血性之上,那就是愛國愛民。這是底線,不然文人武夫,也可能隨時叛國,又或者,成為一個儈子手。」

「底線?」

江楓看著李世民的疑惑,直接說道︰「這樣,我再給你們講一講宋末和明末的故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