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文化產業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在1947年就被提出了。

出現這個概念的著作——《啟蒙辯證法》是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合著的,這兩人也是法蘭克福學派極其重要的人物。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法蘭克福學派,那就是「批判」,如果一定要用一個帶些意識形態的詞來評價他,那就是「白左」。

這學派批判理論學的是馬哲,但是一個反對現代性,反對社會變革的學派,要說是馬哲也還真有點奇怪。

算是西方馬哲的一個分支吧。

不過,雖然這個概念提出的早,但是國際上也沒有一個達成到底什麼是文化產業的共識。

在我國,這個範圍還是挺寬的,連焰火制造都算在里面。

基本只要能和文化扯上關系,都被包容進這個大概念了。

李江河掛了電話,琢磨著文化產業。

他上網搜了搜,2000年的時候,我國的「十五」計劃就提出要發展文化產業了,頗有些高瞻遠矚。

但是文化產業成為國家戰略產業那是九年以後的事了,現在還算是個新東西,所以李江河也沒搜到太多資料。

「文化產業」,李江河咀嚼著這幾個字。

已經關了燈了,這幾天王雲立的話少了一些,導致整個宿舍都安靜許多。

李江河透過黑夜,盯著上鋪的床板,似乎想要從中看出文化產業規劃來。

但很可惜,通過柳俊華無意間放的一個屁,他知道盯著床板,只是在盯著柳俊華的**罷了。

而他顯然無法從柳俊華的**中得到什麼啟示。

這個惡心的想法,讓他趕緊閉眼睡覺了

這幾天上課,李江河屬于老師們的最佳提問對象。

老師也是人,他們也好奇李江河到底是何許人也。

「第幾次了?」,王崎幸災樂禍地小聲說道。

「咱們上了幾門課,就第幾次了唄」,李江河沒好氣地道。

「你這有底子嘛?」,王崎覺得李江河這幾次回答還有理有據,不像個轉專業的。

「你要是被逼著寫論文,你也有底子」,李江河聳聳肩。

「操,我還巴不得老院長讓我寫論文呢」,現在是王崎羨慕嫉妒恨了,「你得了便宜還賣乖。」

下了課。

「江河,納新的時間定了嗎?」,童舒窈從後面拍拍李江河的肩,「別忘了回來給我們要個好些的地方。」

「時間定了,下周一二校級納新,周三周四社團納新」,李江河笑道︰「忘不了,一定給咱們一個顯眼的地方。」

下午校會就要開會說納新的事了。

「靳哥,社團的場地定了嗎?」,李江河去的早,找靳伯容問了問。

「怎麼,給你們話劇社要個好地方?」,靳伯容一猜就知道李江河問這事是什麼意思,「放心吧,給你們個中間的地方,顯眼寬敞,怎麼樣?」

「那就謝謝靳哥了」,李江河笑道。

「這是小事,咱們也要納新,你上點心」,靳伯容拍拍李江河。

「不是你們主席團統一安排嘛,有什麼活兒分配給我,我肯定干就是了」,李江河走到座位上坐下。

晚上的食堂里,是穿著軍訓服的小綠人的海洋。

場面壯觀,像是舊社會里饑荒的地方發救濟糧和粥的時候一樣,到處都是人。

今天晚上李江河和學生會的一起吃飯,他們也找不地方。

「大哥」,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啊不,學長,你們可以來這里吃。」

胡亮不再是大背頭了,他直接剪了個光頭,油亮油亮的,真對的起他的名字。

「啊?」,李江河看著這顆閃亮的光頭,又愣了一下,真是每次看見胡亮,他都能整出點新花樣。

「你吃完了嗎?」,李江河看胡亮盤子里還剩點菜。

「大學長,沒事沒事」,胡亮擠出一個「憨厚」的笑容︰「我同學就在那邊,而且我這已經吃完了,你們坐吧。」

胡亮邊說邊就起了。

「那,,,,,,好吧,謝了」,李江河答應道。

「呦,江河,你這就在新生里發展出小弟了?」,靳伯容不是在嚴肅場合,就又放松起來。

「學弟,學弟」,李江河無奈到︰「估計是港城電影看多了,喜歡混社會,可能過幾個月就好了。」

「那他算是認對大哥了」,王崎哈哈大笑︰「誰不知道你是我們這一屆最大的黑惡勢力?」

「我可去你的」,李江河笑罵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