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44、紙里包著火

蔣子龍介紹說︰「小王去年在《當代》發表了一篇小說,名字叫做‘空中小姐’,反響很強烈啊!」

「哦,想起來了,朔爺文筆精湛啊!」

王朔微微臉紅︰「哪里,哪里。」

「這位看著也有點眼熟。」

童建國看向旁邊那個伙計。

這伙計長著一對小眼楮,連王朔的一半大小都沒有,但也精光四射。

「這是小馬,馬未都。以前也寫過小說,眼下在《青年文學》當編輯。」

「哦,幸會!幸會!可你有公職,能到咱們這里來寫劇本嗎?」

「沒問題,我可以請兩三個月的假。」

「嗯,那就行。」

蔣子龍又指著王朔說︰「小王是個體戶,他有的是時間。」

「個體戶?賣啥的?」

王朔紅著臉,有些尷尬。

「當然是賣字兒的了,他是個體戶作家。」

「那就是專業作家嘛,怎麼也比後世那幫死撲街的強。」

王朔有些靦腆地笑了。

這伙計像個小受。

你要是打量他的話,他還有點害羞。

你要是不看他的話,他就偷看你幾眼。

在這個年代里,他敢于辭掉公職當專業作家也算是夠有勇氣的。

這會兒稿費也就千字20元吧,他一個月能發表萬八千字都夠嗆。

生活狀況比一般上班族好不到哪去。

不過,童建國沒打算幫他。

「小王文字功底很不錯啊!」

「是啊,」馬未都在一旁幫腔,「王朔有生活閱歷,看得書也多。」

童建國點點頭︰「小王擅長寫對話,這倒是跟電視劇劇本挺吻合的。」

「是啊,」蔣子龍在一旁說,「他的對話非常生活化。」

「還行……」王朔難掩得意。

「不過,小王筆下的人物有點千人一面啊……」

王朔微微臉紅。

「別誤會啊,我說的是對話上。小王筆下的人物幾乎個個都能言善辯,叨逼叨叨逼叨的,一說就是一堆。」

「有點水……」

蔣子龍也有些尷尬。

「而且地域特征太鮮明了也不好。咱們的電視劇講的是下鄉知青的故事,以東北人為主,偶爾可以有一兩個京油子衛嘴子,但不能都這樣啊。」

「其實我也是……」

王朔紅著臉似乎想爭辯幾句。

蔣子龍說︰「其實小王老家也是遼省的。」

「嗯,下次吧。」

童建國拍拍王朔肩膀。

王朔有些慍怒︰「那就算了。」

「對,對,下次有機會吧。」

蔣子龍把王朔送到樓下。

其實,童建國不用王朔,並不是因為他的對話功底有問題。

他的文字功底在那里擺著,對話不可能太差。

主要因為童建國找的編劇其實類似于槍手。

在梁曉聲打好的故事框架內,往里添肉,順便也發揮一下創作能力。

關到一個小黑屋里,反復修改,少不了折騰。

王朔這種敏感又驕傲的人,你把他使喚來使喚去,保不齊就會撂挑子。

也就馬未都這種名不見經傳的文學青年,本身又比較圓滑,才禁得起折騰。

童建國跟馬未都說了說待遇。

梁曉聲一集才500元。

馬未都這種,童建國只能給他一集200元。

馬未都高興的不得了︰「謝謝!謝謝!」

這比小說輕松多了,一個星期寫兩集都屬于手殘。

「別客氣,過兩三個星期就該集中創作了,你做好準備啊。」

「沒問題。」

馬未都離開後,蔣子龍說︰「我還有幾個伙計,這幾天就叫過來看看。」

「嗯,別找有名氣的,發沒發表過作品沒關系,只要會寫就行。」

「好的。」

編劇這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劇組其它的事情,童建國也得開始張羅了。

眼下拍電視劇成本高,除了沒有廣告運營外,拍攝制作周期過長也是個主要原因。

一部二三十集的電視連續劇拍上兩三年稀松平常。

整的比美劇還講究。

再說,這會兒的人沒學會齊頭並進的工作方法。

離開天京後,童建國直接到盛京來找丁導。

听童建國說要找他導演電視連續劇,他都有些懵了︰「啥?我能導電視劇嗎?」

「怎麼不能啊,弄條狗綁塊兒餅子都能干得了。」

「哈哈!」

「推拉搖移有廠工忙活,影調和構圖有攝影師掌握,你說你有什麼需要操心的?」

「我只需要喊預備開始。」

「跟你開玩笑的。咱倆合作這麼多年了,你廣告導的杠杠的,電視劇有啥導不了的?」

「可是……」

「放心吧,電視劇是編劇的藝術,只要劇本過關,你這邊不用太操心。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拍攝進度。」

「是啊,拍攝周期太長的話,開銷就大了。」

「你那位師弟跟過香港導演是吧?」

「是啊,上次咱們不是去探班了嗎?跟的李翰祥。」

「這會兒他忙什麼?」

「在香港呢,過幾天就該回來了。」

「到時候你讓他留好檔期。」

「嗯,一定得把他弄來,香港那幫人拍電影的效率高,咱們可以好好學學。」

除了編劇導演,其它雜七雜八的事兒也不少。

像布景、燈光、服裝、道具等等。

這就交給崔新張羅了。

這部《知青》本來就是跟藍城電視台合拍的,他們當然得出更多的力了。

在外面張羅完了,童建國風塵僕僕往家趕,一想到小家伙們那一張張可愛的小臉,他就激動不已。

可剛走到家門口就听到屋里傳來一陣哭聲。

「怎麼了?誰欺負我們寶貝兒了?」

童建國推門進來,正看到花花梨花帶雨,哭得那個傷心。

趙君摟著她哄勸著。

其他三個哥哥姐姐也一會兒親親她,一會兒抱抱她的。

「腫麼了?」

童建國剛湊過來,花花就撲進他懷里抽抽搭搭︰「我,我,他們說我是道兒上撿回來的。」

「誰,誰說的?」

童建國一邊尷尬地笑著,一邊跟趙君使眼色。

花花是去年從盛京領回來的。

雖然她年齡很小,記憶力沒發育好。

但她應該知道自己是從外地領回來的,她本來有一個媽媽。

問題是,在她尚未發育完善的大腦里,她覺得這是正常現象,別的孩子也都跟她一樣。

關于兩個女兒領養的事兒,童建國和趙君也有很大分歧。

童建國根據他所掌握的兒童心理學,認為領養的孩子要麼在五六歲以前、要麼在18歲左右,就應該告訴他身世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