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送完老溫,童建國直接跟老弟來到公安局,簡單做了下筆錄。

關上門,童建軍這才介紹情況。

「你說的那個帶頭的應該是卓長仁,女的是高東萍,他的姘頭。」

「兩個家伙一看就不是好東西。」

「其實,他們也算有頭有臉的人。卓長仁是盛京機電公司的計劃員。高東萍是高干子弟,她父親是某軍區副參謀長。正是高東萍的幫助,他們幾個才得以把家伙帶到飛機上。」

「話說,一般老百姓哪懂什麼引渡條例。」

「是啊,我也是這兩天才知道,因為沒簽署引渡條例,這六個壞蛋不會被抓回來。」

雖然已經提前打過招呼了,童建國回到家里,還是惹來趙君一頓埋怨。

「真沒 根腸,去上那麼近點地方都快十天了。」

「近啥近啊,光路上來回都得三天。」

「不是坐飛機嗎?」

「回來坐船……」

「給你浪的,有飛機不坐……」

「嘿嘿,浪哩個浪里個浪,給你!」

童建國把給趙君買的內內拿出來。

趙君欣喜地接過來展開了,不由得皺起眉頭︰「又這麼小,這麼瘦……」

「比上次大了點……」

「前片兒還行,後片兒還沒我兩根手指寬,丑死了。」

「嘿嘿,這才雅觀嘛。」

「你雅觀了!」

「你听我說啊,老婆。天越來越熱了,你得穿很薄的裙子或者褲子,要是穿那種三角的,比較厚的,很容易就看出痕跡來……」

「也是啊,前兩天我們藥房剛來個小姑娘,整天穿著條米色的薄褲子,活動一下都能看見里面的痕跡,是不太雅觀……」

「是吧,習慣就好了。」

「哼!總是騙人,把人一點點拉下水。」

「哪有……」

「剛開始人家不喜歡穿高跟鞋,你弄個兩三公分的來勾搭人家,現在都穿五六公分了。」

「真香吧?」

「確實挺提升氣質的,前幾天還有個服裝廠的人問我當不當模特。」

「啥?」

童建國急的臉都紅了︰「老婆,你千萬別理那些人。」

「怎麼了?」

「他,他們都是壞人,凡是叫人當模特的都是壞人!」

「沒那麼夸張吧……」

「反正,要小心點……」

「唉,就是路過拿藥的。」

「其實你在單位不用穿高跟鞋……」

「是啊,在單位我都穿板兒鞋,可我站在踏板上,淨看別人的頭頂了,哈哈!」

「嘿嘿,就數我的頭頂最帥吧?」

「臭美……」

童建國回家後,也趕緊來老媽這里看看。

平時都是一個星期要回父母這里一兩趟。

這眨眼都出去快10天了,難免被他們惦記。

這幾天,童建軍也一直在家里,因為田茹就快生了。

「你說你們哥倆,前段時間建軍老待在盛京,你跑到上也待了這麼久。」

「是啊,呵呵。」

童建國和老弟互相交換眼色,呵呵一笑。

「還有建軍,這幾天別出遠門了啊,馬上就要當爹了。」

「嗯,再說這幾天每天都在辦學習班。」

遼省接連出了兩起轟動全國的大案,不光盛京公安局的相關領導挨批,其它市的公安干警也開始頻頻辦學習班、開會總結。

箱包廠的第二期家屬樓眼下也竣工了。

第一期分給了童建國他們80名員工,這第二期160套房子又能解決160人的住房問題了。

箱包廠東西廠有6000名員工,男性員工就有2000名,這240套確實有點杯水車薪了。

但沒辦法,只能一步步來了,爭取房改到來之際,每位干滿5年的員工都能弄到房子。

箱包廠這邊二期剛竣工,才東亮他們拉鏈廠也準備蓋職工宿舍了。

拉鏈廠絕大多數都是回城知青或者城市待業青年,所以也得給人解決房子。

他們廠劃撥的地盤就在箱包廠旁邊,直接像箱包廠二期這樣,蓋160套房子。

不過,他們這片地皮涉及到三四十個拆遷戶。

好在這會兒的拆遷戶都老實。

別說多要面積、多要拆遷款、釘子戶之類的了。

能讓他們搬進樓房住,他們就已經歡呼雀躍,還鬧啥鬧啊。

童建義那邊,她也終于空閑了一點了,來謀劃紅塔那邊的房子。

童建義男人韓文祥本來打算在原來房子上面再加蓋一層,童建義卻干脆讓工人蓋三層的小樓。

這樣一來,原來的房子就不能用了,全推平了。

1000塊錢就等于買了個院子。

韓文祥心疼的不行。

童建義卻不在乎︰「房子大點不好啊,咱媽沒事兒過來串門也有地方住,而且咱兒子以後長大了,也可以住一塊兒。」

童建義在央視上露了一把臉給飼料廠帶來不少的客流。

不過,這會兒有電視的農村家庭還很少。

熱鬧一波過後,就等著回頭客了。

門前排出半里地那種盛況當然早就不存在了。

其實這樣也挺好,維持現狀,穩步提升產能。

可童建義閑不住。

剛不用盯著生產銷售了,就又開始打算做個正經百八的廣告。

「再等等吧,農村電視覆蓋率還太低,農民又不看報刊雜志。」

「當然看雜志了,他們有自己的雜志呢。」

童建義說著,從背包里拿出本做工粗糙的雜志。

一打眼看上去都不像是雜志,就像是學術報告之類的東西。

雜志的名字也像是一篇文章的標題。

關于農村養殖的相關問題。

打開封面往里翻了翻,還真是雜志,刊號啥的一應俱全。

只不過主編、編輯、美工啥的都是一個人。

主辦單位是省農科院下屬的一個養殖種植研究所。

再翻了翻里面的內容,都是關于養殖方面的小常識、小經驗之類東西,倒也淺顯易懂。

「他們是怎麼發行的?」

「我估計是強制訂閱,各個鄉鎮農資站、供銷合作社都有。」

「農戶喜歡嗎?」

「相當喜歡了,農資站、供銷社里的雜志都弄個繩子釘在櫃台上。就這樣還經常被農民順走。」

「哈哈!」

農村人手腳老實的沒幾個,確實不太好防範。

但這也說明他們這個不起眼的雜志還挺受歡迎。

童建國又翻了翻︰「可看不出他們這個雜志可以打廣告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