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洋辦法有洋辦法的好處,土辦法也有土辦法的效率。

童建國和二妹創辦的飼料廠采用到各個鄉鎮刷大牆的宣傳策略,不到一個月就見效了。

「咱們刷了16個鄉鎮,眼下已經賣出去20噸飼料了……」

「還不錯。」

「早著呢,我給你算筆賬啊。」

「嗯。」

「這十幾個鄉鎮平均每個鄉鎮有存欄標豬1000頭,咱就算百分之十買咱們的飼料吧。每頭豬增重50公斤,100頭就是5噸,對吧,我沒算錯吧。」

「哈哈,沒錯。」

「飼料轉換率按三比一算,100頭豬就需要15噸飼料,16個鄉鎮就需要240噸飼料,還有其它鄉鎮……咱們眼下一年的產能是1000噸,看來半年內就得擴產呢。」

「一噸飼料咱們賣270元是吧?」

「是啊。」

「利潤能達到多少?」

「你猜!」

這會兒各個行業的市場雖然都不算大,但企業的利潤卻很可觀。

拿童建國的箱包廠來說,利潤一度達到過百分之五十左右。

眼下追求規模效應了,利潤也能達到百分之三十。

但飼料這種比較低端的產品應該沒那麼殘暴。

「百分之二十?」

「三十!」

「夠狠!一噸賺80塊錢,1000噸就能賺8萬,對于一個投資20萬的新廠來說,這已經很驚人了。」

「哼哼,再等半年咱們會更厲害!」

童建國搬到新家了,老弟童建軍也搬到公安局分的一間半房子去了。

童家一下子就變得冷清了。

以前每天晚上還有半大孩子過來看電視。

最近這一年,整個東門里這一片小區三分之一的家庭都有黑白電視了。

這些倒霉孩子就開始挑家了。

誰家有伴搭伴的孩子,他們才到誰家去。

童家就兩個老的誰愛來啊。

其實,童建國他們兄妹四個基本每個星期都過來。

連在外地的童建義也至少半個月過來一次。

只是童華章和葉淑珍還沒適應而已。

主要是葉淑珍。

跟當下的大多數婦女一樣,她們都沒能學會自得其樂。

她們習慣把自己捆綁在家庭這輛戰車上。

相比之下,童華章就愜意多了。

每天喝茶看報,實在沒事就練練書法。

做衣服大概是葉淑珍唯一的愛好了。

童建國每次過來,她都在忙活著。

「媽,你看這是我在上給你買的最新畫冊!」

童建國把從上買回來的服裝裁剪畫冊拿給老媽。

葉淑珍欣喜地翻著︰「哎呀,這麼多新鮮樣式啊。」

「是啊,你這又是在做啥?」

「這不,給安欣還有團團做的小裙子……」

「她們那麼小,做那麼多衣服干嘛,幾天就穿不下了。」

「說不定建軍將來也……」

「建軍人想生兒子,你可別亂咒人家。」

「哼!這怎麼是咒?生男生女不都一樣嗎?」

「俺爸呢?」

「還能干啥?又躲到對面屋鼓搗他那些破玩意。」

自從童建波結婚離開以後,她原來的屋子就成了童華章的辦公室了。

跟葉淑珍鬧別扭了,就躲到屋里來。

或者想鼓搗點啥,也待在屋里大半天不出去。

童建國拎著一大捆報紙過來了。

「給你,爸。」

「好啊,又有干糧了。」

童華章欣喜若狂。

練毛筆字最適合用報紙。

可這個物盡其用的年代,報紙的用途也十分廣泛。

報紙可以包瓜子、包花生、包各種點心。

最不濟也可以用來擦**。

箱包廠里科室眾多,童建國要真想劃拉,每天都能弄一大堆。

可為自己老爸劃拉這種玩意,總覺得有點尷尬。

只能順手拿一點回來。

「爸,其實你用宣紙練習也花不了多少錢,一個月撐死二三十元。」

「哎,二三十元干啥不好。」

「你又不差錢……給你!」

童建國掏出厚厚的一疊大團結遞給童華章。

「怎麼這麼多?」

「數數看。」

童華章數了數︰「500元?」

「是啊。」

「上次不是300元嗎?怎麼又漲了?」

「有啥奇怪的,你現在有名氣了,漲點不應該嗎?」

這是童華章的潤筆費。

當初,童建國剛建箱包廠的時候,就隨便弄了個牌子。

字體也是印刷體。

因為當下各個單位都是這種字體。

新廠開建以後,大門、院牆什麼的都重新翻修了。

廠子的大牌子也換成金屬的了。

字體就讓童華章手寫。

財務科給了童華章200元作為報酬。

到拉鏈廠時,大牌子也是童華章寫的,報酬漲到300元。

這次是益新飼料廠,童建義給了500元。

童華章還是有些忐忑︰「這能行嗎?不會犯錯誤嗎?」

「爸,你啥時又變得膽小了?這怎麼能犯錯誤呢?」

「可你們這是給自己家人發錢……」

「舉賢不避親嘛,再說您這是合理報酬,發票、收據啥的都健全,都是正常走賬的。」

「就是有點多……」

「多啥多啊?你說寫一本小說能拿多少錢?」

「听說幾百塊錢吧。」

「那不一個意思嗎?您這也是創作。」

「好吧……」

童華章抽出10張大團結藏起來了,然後把剩下的跟存折包在了一起。

像童建國、趙君他們這個年齡,知青的話,因為結婚普遍晚,一般都一個孩子。

留城的同齡人結婚早點,也頂多兩個孩子。

童建國和趙君這種三個孩子的絕對是鳳毛麟角了。

他們兩個雙職工照顧三個年齡差距不大孩子,確實夠忙乎的。

但童建國還是樂在其中。

上一世,經常听那些90後孤寡老人們吹噓他們那個年代多麼美好。

沒有Xbox,沒有PS,那能多美好?

紅白機、魂斗羅那叫啥玩意。

童建國上一世的老爸周繼文也經常說起他的80年代。

雖然沒有各種高級游戲,但至少實現了看動畫片兒的自由。

進口的像鼴鼠的故事、米老鼠和唐老鴨、鐵臂阿童木、藍精靈、聰明的一休……

國產的也不少,像《天書奇譚》、《阿凡提》、《黑貓警長》、《邋遢大王》、《魔方大廈》、《神廚小福貴》。

不像2000年以後,不是「熊大熊二」,就是「喜洋洋與灰太狼」。

七零後八零後們實現了動畫片自由,到了自己有下一代的時候,卻動不動嚷嚷「不要把孩子教壞了」。

尼瑪!你們當年都學壞了?是學腦殘了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