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19、大西洋底來的人

「你這小子……」

童建國想責備才東亮,可一看他那副憔悴的模樣,又于心不忍,只能重重地嘆口氣。

眼前頓時浮現起那個瘦弱又堅韌的女人模樣。

才東亮聰明又能干,發財是早晚的事兒。

可惜這女人一天福都沒享到啊。

一口氣生了4個孩子,背井離鄉過著吭哧癟肚的日子,突然就嗝兒屁了。

童建國從懷里掏出200塊錢,還沒等伸出去,才東亮便連連擺手。

「別!別!」

童建國一把抓起他的一只手,把200元硬塞到他手上。

「拿著吧!」

才東亮眼楮紅了︰「可這,我也沒為你做什麼。」

「咱們是朋友嘛,何必見外。」

「謝謝童大哥。」

「有什麼困難盡管言語。」

「好的。」

才東亮看起來雖然有些狼狽。

但他的經濟狀況應該不算差。

在異鄉拼搏這麼多年,他手頭應該還算得上殷實。

收入比眼下的普通職工肯定要高很多。

只是他平時比較仔細而已。

童建國看看床上酣睡的孩子︰「小孩兒怎麼樣了?」

才東亮憐惜地看一眼孩子︰「月兌離危險了……」

「那就好!在醫院多住幾天,多觀察觀察。」

「嗯。」

「今年就早點收攤兒吧,孩子痊愈了就回老家休息休息。」

「是啊,是該回家休息休息了。」

「來年,你要是願意回來的話,咱們一起干。」

「好!我願為童大哥效犬馬之勞!」

「別那麼說,咱們要干的話也是合伙,不是雇佣。」

「好的。」

到了年底,箱包廠和罐頭廠又開始核算年終獎了。

箱包廠這邊有街道這個婆婆監督。

平時每個月的獎金都維持在20元到50元。

像童建國這樣廠長兼大股東,拿的是最高標準50元。

到了年終獎,箱包廠也不敢太囂張。

按照童建國的意思,每個人發上一兩千都稀松平常。

這一年,箱包廠發展太迅猛了。

負債30萬,盈余50萬。

不發下來就便宜銀行了。

可沒辦法,有婆婆管著。

年終獎只能200元到500元之間。

相比之下,罐頭廠就囂張多了。

因為他們是鄉鎮小集體企業,婆婆媽媽比較少。

想怎麼掙錢想怎麼發錢,他們自己說了算。

當然,為了不引來紅眼病挑毛病,老溫還是得收斂點。

每月獎金跟箱包廠差不多,年終獎則是500元到1000元。

童建國也是罐頭廠的大股東,但並不擔任廠長,頂多偶爾給老溫提點建議。

老溫想給他弄最高檔1000元,童建國死活不肯。

本來兩邊拿獎金都已經夠囂張了,還尸位素餐,整最高檔,不免惹人嫉恨了。

最後,只好給童建國定了800元。

司機老胡也跟童建國一樣,只拿獎金不拿工資。

由于他是兩邊跑,拿的是兩邊的平均值。

雖然他過來只有一兩個月而已,但他的刻苦耐勞有目共睹,兩邊評定的獎金都中等偏上。

平均下來也有200來元了。

捧著一大把大團結笑的合不攏嘴。

箱包廠現金流這麼充沛,主要原因就在于廠子里庫存的一代旅行箱已經清理的差不多了。

倉庫剩下的基本都是最新生產出來的二代旅行箱。

不光劉清濤他們設計人員急于想看到市場反饋。

老牛、苟愛華他們幾個推銷員更是摩拳擦掌。

「頭兒,咱們一代產品的庫存已經清的差不多了,啥時開始推銷二代產品?」

「是時候狠狠打擊那些李鬼了!」

二代拉桿兒箱只要一推出,市場上那些模仿紅星旅行箱的假冒偽劣產品就得統統完蛋。

「快了!要不了多久了!」

新年剛過,童建國就再來到盛京拍小片兒。

當然是關于二代旅行箱的小片兒。

央視也可以幫助制作廣告片兒。

制作費一分鐘1000元。

遼省電視台的制作費只有它的一半。

童建國倒不是在乎這點錢,主要因為跟遼省台這邊的編導合作順手了,不想再折騰。

這一回,童建國又把三賤客叫了過來。

三賤客中,張鐵林是最早拍戲的。

去年的時候,他還挺洋擺的,牛逼呼呼似乎自己已經是大明星了。

今年新年再見到,整個人都老實多了。

點頭哈腰地,一口一個「老師」叫著。

原來,從去年年底開始,張豐毅和謝園都相繼得到電影邀約了。

張豐毅走哪都帶著劇本研讀。

謝園也沒事就開始背台詞。

只有張鐵林無所事事。

怪只怪他生不逢時。

張鐵林眼下的相貌放到21世紀,絕對屬于小鮮肉。

分分鐘秒殺那四個棒子國回來的老臘肉。

可當下人不吃這一套。

色魔老阿姨們還沒能力主宰審片。

連唐國強這種四方大臉都能被稱作女乃油小生。

人們的審美傾向可想而知。

這一次的廣告片,童建國又略微改動了一下。

廣告一開始,張鐵林戴著太陽眼鏡,拖著山寨旅行箱出場,一副囂張派頭兒。

張豐毅、謝園在一旁崇拜地看著他。

突然,「嘎 」一下。

張鐵林的山寨旅行箱的把手斷掉了。

這時,張豐毅和謝園不緊不慢地站起來了,動作瀟灑地拉起拉桿旅行箱。

走到張鐵林面前還擰著脖子︰「瞅準了您!紅星牌旅行箱!」

這一回,張鐵林降格兒了。

張豐毅挑大梁,拿到1000元酬勞。

張鐵林和謝園每人500元。

「謝謝!謝謝!」

張鐵林點頭哈腰。

童建國拍拍他的肩膀︰「別著急啊,伙計,這一行得熬啊。」

「嗯,謝謝老師。」

拍完了小片子,童建國又盯著後期制作。

上一次用的是電視劇《有一個青年》里的插曲「青春啊青春」做背景音樂。

這一次,童建國又用了電影《甜蜜的事業》里的插曲做背景音樂。

反正這會兒沒有知識產權,不用白不用。

廣告制作完成後,童建國就拿著膠片趕往首都,來央視找紀科長。

下周四,《大西洋底來的人》就要在央視播放了。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部美劇。

它每周四晚上8點鐘在電視台里播放時,用萬人空巷來形容都不為過。

由此帶來的廣告效應可想而知了。

紀科長放了放童建國的廣告片。

看了頭一遍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又看了一遍,頓時瞪圓了眼楮。

神秘兮兮地把童建國拉到一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