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童建國推著車子進院子里時,老媽正在翹首以盼。

他打量著童建國的神情︰「看來不錯……」

「那還用說,心頭肉在咱手里,還能怎樣?」

「給你瑟的。」

童建國的自信也給了老媽自信。

第二天,趙君登門時,她也自信坦蕩。

實際上,童家雖然不算富裕,但日子過得殷實。

葉淑珍也很會收拾家,家里家外看著都利利  的。

趙君也跟童建國一樣,只是坐了一小會兒,然後就讓童建國陪她出去轉轉。

「咱們去滑冰吧。」

「好啊,我回家拿冰車。」

「我有冰鞋。」

「可我沒有啊。」

「我哥的應該還在家里。」

這一回,童建國在大院外面等著,讓趙君回家拿冰鞋。

「小心點啊!」

看見趙君拿著兩雙冰鞋出去,老媽畢馥麗在後面喊。

「知道了!」

看著趙君走出院子了,畢馥麗忍不住嘆息。

趙兵摟著老媽的脖子︰「怎麼了?老媽?」

「不入心啊。」

「咋不入心了?小伙兒不挺好的嗎?知根知底兒的。」

「工作、文憑的事兒咱就不說了。這個頭兒……我覺得他也沒有一米七六啊。」

趙武說︰「差不多。」

趙武的老婆高洋撇嘴︰「我感覺他頂多一米七三。」

「瞎說,男的不顯個兒,他比君君還是尖一點的,感覺比我也只矮了一點點。」

畢馥麗嘆息︰「當初胡司令的小兒子她死活看不上,那個頭兒多好,一米八五,跟君君站一起多般配?工作也好,家境也好,脾氣也好。」

趙兵笑了︰「沒辦法,人家看不上咋整?」

畢馥麗無奈地點點頭︰「我就是這麼一說,君君都這麼大了,咱哪敢橫加阻攔。早知道,當初就不該讓她去上學。」

「她上學也是受您影響嘛,從小就想學醫。」

「唉,是啊。對了,老大,工作的事兒就交給你了啊。」

「放心吧,听說小童英語水平相當不錯,工作應該不難找。」

城南有一個人工湖,最早只是幾個小水窪,有幾個泉眼。

後來,戰爭期間挖土築造工事,漸漸就挖成一個大湖了,被稱作南湖。

70年代以前,湖邊還有一所水產學校,師生們在湖里搞水產養殖。

前幾年解散了,這大湖就成了城中百姓休閑的去處。

尤其是小青年。

有搞對象的,有玩游戲的,還有打架的。

冬天大湖就會結冰。

尤其春節前後會凍得很結實。

挖出來的冰都有一米厚。

來冰上玩耍的男女青年有很多。

有滑冰的,也有玩陀螺的。

滑冰的很少穿冰鞋,基本都是玩冰車。

冰車有兩種,一種有座椅那麼大,兩道冰軌,半大孩子一般都跪在上面,用兩根冰錐滑。

還有一種冰車只有鞋盒子大小,單軌的,剛好能蹲上兩只腳。

這種單軌冰車需要很好的平衡力,很麻利的身手,都是滑冰老手玩的。

像童建國和趙君這樣穿溜冰鞋滑冰的都屬于比較有逼格的了。

童建國和趙君穿好鞋子站在冰上時,一些小孩子紛紛圍過來看。

其實,這是童建國第一次穿冰鞋滑冰。

以前,他滑過幾次旱冰。

就是腳踩四個輪子那種。

本來他還以為腳踩兩個冰刀應該難多了。

沒想到卻比旱冰容易一些,穩定性更好一些。

趙君更熟練,甚至可以做點小花樣。

兩人手牽著手在湖上一直滑到太陽偏斜了才往家里趕去。

年前,童建國的包包在重機廠和紅棉熱銷。

重機廠是萬人大廠,紅棉是5000人的中大型企業。

童建國兩次運來的包包還不夠他們塞牙縫的。

童建國第二次上貨時,姚廠長就答應年後再給他送來3000塊錢的貨。

當時說是初十左右。

剛到初五童建波就急吼吼地催促童建國︰「哥!包包啥時到啊?」

「別急,別急。」

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連固定電話都很罕見。

生意伙伴間聯絡真是太費事了。

其實趙君家有固定電話。

但童建國剛跟趙君建立關系,更不想讓她家人知道倒把的事。

初七一大早,童建國就來到郵電局往紅星箱包廠打長途電話。

「老姚啊,你們時間定下來沒有?」

「定下來了,就初十,我們的130車子一大早就出發,估計中午前後能到你們藍城。」

「你們走105省道是吧?」

「是啊。」

「到了大新路的時候,東邊邊有條縣道,你們順著過來……」

「嗯,這次王國輝跟車,你跟他說。」

「好的。」

沒一會兒王國輝過來,童建國詳細跟他說了一遍。

童建國之所以買下園藝跟前的那套房子,很大程度是考慮交通的。

園藝村就在省道旁邊,交通比城里人還方便。

當然,這會兒人還意識不到交通便利的重要性。

因為交通工具不發達,道路暢通也沒用。

但童建國看得是將來。

隨著交通工具的發達,道路暢通的地方毫無疑問都會迅速發展起來。

雖然對這個城市、這個地區的未來一無所知,但童建國知道大時代的發展方向。

好歹也可以先人一步。

童建國在電話里跟王國輝好一頓描述。

但車子怎麼也無法開進村子里。

「你從縣道一直往東走大約有3里地吧,就能看到路邊有棵大棗樹,我會讓人在那里迎你的。」

不管怎麼樣,沒有聯絡工具真是太不方便了。

中午前後誰知道具體啥時候?

這大冷的天在路邊候著,也忒遭罪了。

「甭管了老弟,讓小家伙們來回望著吧。來!喝茶,吃瓜子兒!」

老牛招呼童建國在炕頭坐著。

「嗯,叔叔,我們幫你看著。」

老牛的女兒牛金花眼巴巴地看著童建國說。

老牛有六個女兒。

最大的牛金花14歲,最小的牛金桂剛會走道兒。

年前童建國過來時,給了牛金花幾塊兒大白兔女乃糖後,每次再見童建國她都眼巴巴地,咽著口水。

仿佛童建國會變魔術一樣,隨時都能變出一把糖來。

跟當年的童建義真是一模一樣。

「可外面太冷了,小孩子別老往外跑。」

「不礙事兒的,小孩兒**三把火!不怕冷!」

牛金花也點頭說︰「我們在外面跳皮筋兒,不冷的。」

「那你們也要小心啊,別往馬路當央跑。」

「知道了!」

牛金花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