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中原以及基本人物關系梳理圖

陶唐氏︰

帝放勛(堯)

丹朱(堯的長子)

九個兒子(不知名諱的路人)

娥皇(第十一女,長女)

女英(第十二女,次女)

(陶唐屬于高辛獨立出去的一部分,專指堯,因為堯幼年被帝嚳封在陶,十六歲前被帝摯封在唐,故而他成帝之後,就叫做「陶唐氏」)

高辛氏︰帝嚳(已故)

帝摯︰堯的大哥

契(火神,商星)︰堯的二哥

實沈(參星)︰堯的三哥

(摯的生母是帝嚳四妃中最小的,但是帝摯是四個兄弟里面最年長的,他是大哥。而商參不相見的典故,就是來源于老二老三,他們兩個人不合,契去了商丘,實沈被流放到大夏,應該也就是太原以外,但按照竹書紀年說的,也可能是渠搜以西,即西域,書中取西域說。)

有邰氏︰帝嚳元妃——後稷之母,姜嫄(姜嫄踩了巨人腳印生後稷,按照大荒西經的說辭,帝生後稷,那麼不算歷史,只看神話,姜嫄踩的就是帝的腳印)。

有娀氏︰帝嚳次妃——商之祖,簡狄。

陳鋒氏︰帝嚳第三妃——堯之母「慶都」

娵訾氏(鄒屠氏)︰帝嚳第四妃——帝摯之母。

(鄒屠氏︰《拾遺記•高辛》︰「帝嚳之妃,鄒屠氏之女也。軒轅去蚩尤之凶,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遷惡者於有北之鄉」)

四帝(四凶)︰

帝鴻氏(帝長子)——渾沌

高陽氏(顓頊部族)——饕餮

少氏(青陽部族)——窮奇

縉雲氏(炎帝後裔)——杌

高陽八愷︰

蒼舒、隤愷、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

高辛八元︰

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伸熊、叔豹、季狸。

四岳︰

太岳呂伯夷,主西方。

宗岳放齊,主東方。

玄岳許由,主北方。

壽岳申毋句,主南方。

(四岳氏的姓只能查證到呂齊許申四個,所以按照同代最出名的四個人,除去呂伯夷有史料可查證,許由肯定是在中央擔任過職務的,因為在各種典籍中他頻繁出現,是堯的好友,放齊是推薦舜的人,申毋句則不一定是「壽岳申氏」的人。)

四臣︰

羲和氏——

羲叔主南方,住在南交。

羲仲主東方,住在湯谷。

和叔主北方,住在幽都。

和仲主西方,住在昧谷。

他們四個是天文歷法以及時節制定的重要大臣。

四罪︰

歡兜︰南方某個大部族的首領,舉薦共工,後來被定為四罪之一。

共工︰(前任司空),共工氏,自黃帝時代之前就擔任過治水官,九州伯的時期部族中曾經出過人皇,共工氏的首領,顓頊時期怒觸不周山的首領叫做康回,堯時期,這位共工的名字叫做「孔壬」。

崇伯鯀︰(後任司空),有崇氏,大禹之父,不過多贅述,治水失敗之後,流放到東南的羲仲治下,郁死于羽山,山海經中稱是祝融殺了他。

三苗(強大的部族聯盟)︰自黃帝時代一直延續的南方大型部族聯盟,勢力鼎盛範圍自洞庭湖,雲夢澤,鄱陽湖,九江,廬山等一帶皆是其活動地盤,在堯時期被驅逐出雲夢澤北部,逃到洞庭湖,舜時期作亂,三征之後,舜遣大禹屠殺三苗,三苗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三苗並非苗族,而是很多部落的組成體,三苗如今已經消失了。)

黃帝舊部︰

少典氏︰正兒八經的帝族。

西陵氏︰嫘祖娘家。

彤魚氏︰黃帝三妻的部族。

方雷氏︰黃帝二妻的部族,炎帝氏系。

容成氏︰容成公。

伏羲舊部︰

葛天氏︰《葛天氏之樂》的制作者

粟陸氏︰曾經在伏羲氏系時期擔任過天下共主。

驪連氏︰曾經在伏羲氏系時期擔任過天下共主。

蟬山︰

大羿︰上古射日英雄,箭師,稱大羿為帝手下的,只有山海經中記錄的一句話,其余古籍,皆稱是堯時期人,功績巨大。

其余人員︰

彭祖︰不多贅述。

皋陶︰上古四聖之一,最早的刑法官。

大業︰皋陶之子,制定五倫。

伯益︰大業之子,跟隨大禹治水。

女華︰大業之妻,屬于少典氏。

晏龍︰帝十子之一。

巧垂︰赤將子輿,《列仙傳》有記錄︰黃帝時人也。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華。至堯時,為木工。能隨風雨上下。時于市門中賣繳,故亦謂之繳父。

般(張揮)︰弓的改進者之一,箭師,少昊之子,帝嚳時擔任弓正,至堯時尚在。

番禺︰(巧垂)︰薛部落,帝之孫,晏龍之佷,同樣在堯時期擔任過巧垂的職位,他制作了舟船,相傳丹朱是從他這里學的造船技術,書中設定的巧垂,就是他。

夔︰堯舜時期的能臣大將,典樂師。

逄蒙︰大羿的徒弟,箭師,後殺死大羿,不知是否在中原有過職務(《孟子》中提及的人物,考慮到堯年老時,歷史上張揮已死,所以天下箭術是大羿最高了,他覺得殺死大羿,張揮也死去,他就是天下第一)。

祝融氏︰顓頊時火正,吳回一脈,通琴瑟。

南方祝融︰應該是火神容光一脈,容光為黃帝時大司馬,任火正。

太子長琴︰祝融之子,通琴瑟,不多贅述。

朱虎︰舜時起用的臣子

熊羆︰舜時起用的臣子

鼓︰炎帝之孫伯陵的長子,制作鐘的樂章。

延︰炎帝之孫伯陵的次子,制作罄的樂章。

殳斨︰炎帝之孫伯陵的三子,在舜典之中出場,制作箭靶子。

暨伯︰堯舜時臣子。

姚重華︰舜帝。

十二牧︰(未有明切人名,但五帝本紀中,談及舜帝的功績中,有說過一段話,大致應該是)如下︰

交阯、北發、西戎、析枝、渠搜、氐、羌、北山戎、發、息慎、東長、鳥夷。

巫師與煉氣士︰

巫咸︰靈山十巫之首,大巫醫,堯時為醫師。

(其余九巫不做贅述,因為明確在中原的,只有巫咸一人,十巫中有一位就是鹽水神女。)

方回︰堯時仙人,相傳于唐堯時曾隱于五柞山,堯聘為閭士,煉食雲母粉,為人治病。

赤松子︰帝嚳之師,雨師,神農時擔任雨師,後黃帝時神隱,隨西王母修行,炎帝長女(無名)追隨他而去,炎帝榆罔次女因赤松子之故,在火中自焚而死,化為帝女桑。

被衣︰堯時仙人,主要理論見莊子。

嚙缺︰堯時仙人,同上。

王倪︰堯時仙人,同上上。

善卷︰堯時仙人,同上上上。

狂屈、無為謂、知、北門成︰此四人基本上是同時期的煉氣士,黃帝時人(見《莊子•知北游》)。

無始、光耀、泰清、無窮、影、影之倒影︰此六者是虛構人名,借事物比喻一些道理,莊子的設定時期應該也是在黃帝時期。

據梁︰古之力士,黃帝時人,為了問道不再與人比試力量。

無莊︰古之美人,黃帝時人,為了問道不再給人看自己的美麗。

荷甘︰神農師兄,其師從老龍吉,伏羲氏系,太昊末期人物。(見莊子)

弇堈吊︰伏羲氏系,太昊末期人物,曾經評價過老龍吉,修行極高。(見莊子)

柏子高︰位置不明,喜歡在建木附近偷渡上下于天。

廣成子︰不多贅述。

郁華子︰不多贅述。

務成子︰大羿好友,曾經與大羿一起殺大風于青丘澤。

意而子︰堯和許由都認識的一位賢者,但不知為何被堯下令斬了鼻子。

赤將子輿︰上述已有。

隱士︰

巢父︰許由洗耳朵的時候,巢父曾經嫌棄他。

北人無擇(舜友,舜讓天下于他,他投江自殺)

石戶之農(舜友,舜讓天下于他,他和舜絕交)

東不識︰舜友。

秦不空︰舜友。

雄陶︰舜友,應該是空桑之人。

續耳︰舜友。

子州支父︰堯友,堯讓天下于他,他說自己有病不能勝任。

烝︰舜時期一位賢人,舜曾經問他天下如何治理

——————————

中原之外︰

帝十子︰帝鴻,三身,黑齒,中容,儋耳,季厘,禺號,後稷,晏龍,台璽。

張宏等大荒神人,以及山海經中諸多國家不做描述。

————————

大荒︰

四荒之國︰

觚竹在北;

北戶在南;

西王母在西(帝舜九年,西王母來朝,獻白玉圭);

日下在東。

皆四方昏荒之國,次四極者。

四極之國︰

東至於泰遠;

西至於邠國;

南至於濮鈆;

北至於祝栗。

大人國︰位于東北海的波谷山,開設有大人之市。

其余︰

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極西部,均屬于中原。

浙江安徽至廣州廣西一帶,均屬百越。

兩湖地區是三苗。

江西地區,因為三苗的退敗而空缺,沒有勢力,舜帝末期,三苗滅亡,江西地區隸屬于中原管轄。

山東、江蘇北部及中部為東夷九部。

從山東到江蘇,再到浙江,及長江流域,至沿海地區,夙沙氏活動在此範圍內。

陝西、甘肅為昆侖三部,氐、羌、大夏、析枝、渠搜活動在此。

北疆即內蒙古地區屬于北狄,發、北發活動在此。

遼東遼西,及東北靠南部地區是肅慎(息慎)。

山西北部是宗國。

從枝國位置不明。

山東北部及遼西地區,膾國活動于此,北山戎也活動在此。

淮河下游地區,胥敖國在此活動。

四川屬于古蜀國。

重慶是巴人的聚集地。

雲南暫時沒查到,後增補。

青海地區是西王母活動的範圍。

新疆為西域,大荒西經,以及海外西經一應國家在此。

西藏無人區,有人也不知道。

大致略。

————

如有遺漏,如煉氣士和隱者一欄的人物,日後會在後續章節中增補,大致現在有的,就是這麼一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