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二章 寵幸

後宮管理小金庫的宮女身份確實有點特殊,後宮最高權力者是周太後,可真正統治後宮的人卻是唐甜。在後宮,皇帝朱見深都得听她的,唐甜在後宮現在可說是呼風喚雨,後宮嬪妃無不接受她的統治。唐甜平時過問最多的還是皇帝寵幸了誰?但凡有後宮妃嬪宮女受到皇帝是寵幸身懷龍胎,她便立刻指使手下人去*迫妃嬪宮女墮胎,很長時間,唐甜都是這麼威風,也沒人敢過問。唐甜所做的事,正是斷子絕孫的好事,她斷的是皇家的子,絕的是帝王的孫。

就在這時候,廣西來的紀姑娘進入了大明王朝的後宮。遼東經略韓雍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在大藤峽一戰中,抓到的人丁里就有這個小宮女紀姑娘。韓雍的這一舉動也算是大明朝的老習慣了,大明每逢作戰抓到俘虜,總會挑出一些壯男美女給皇帝的後宮送來,女的一般來說就是安排做宮女,男的就會被 嚓了做太監。太監汪直就是這麼個人,小宮女紀姑娘也是被韓雍送進後宮的。

韓雍的這一舉動,他做夢也不會想到會給大明王朝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也許導致歷史偏離軌道,也許導致葉三苦心積慮教的大明王朝又回到歷史的軌跡,這一切都不是凡人能想象出來的。

背井離鄉的紀姑娘在後宮舉目無親,孤苦一人,茫然地注視著周圍陌生的一切。她是後宮一名普通的宮女,可是出人意料地是,這位紀姑娘一進宮就得到了宮中所有人的喜愛,也許是紀姑娘天生的惹人喜愛,言語舉止就是一個十分容易相處的人。她能識文斷字,在宮里淪為宮女從不怨天尤人,不管再髒再累的活,她都能默默地做完。

紀姑娘在宮里沒有權勢,沒有背景,容貌在美女如雲的後宮也算是一般,可她卻有別人無可剝奪的善良。她誠心誠意對待每一個人,包括對她好的人和不好的人。她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回報,宮里派她去給葉閣老管理小金庫。

在小金庫里見到葉三她也沒感到奇怪,回答完葉三的問題後便靜靜地站立到一旁,不說一句多余的話,也不問一個多余的問題。在她眼里,葉三就是一個朝廷的大臣,和太監沒什麼兩樣。可她沒想到葉三的身上比太監多了一樣東西,那是一件可以招惹是非是東西。

葉三的心被眼前的小宮女打動了,這個給他看管小金庫的小宮女沒有嬌柔做作的儀態,也沒有自己府里的爭寵,希望得到他寵幸的心機,沒有唐甜的妖媚,沒有太後的邀寵,她的身上只有如行雲流水般的平淡和友善,這一切已經足夠打動葉三的心。

葉三在瞬間喜歡上了這位小宮女,當然,葉三在後宮也不是皇帝,可他已經膽大包天,把太後都給上了,何況這樣一個他喜歡的小宮女?他在宮里看上的人,自然不用經過太深的了解,以至于連談情說愛的程序都免了,他要做的就是直接寵幸,在後宮里再做一回皇帝天天做的事。

葉三在後宮小金庫里寵幸了一個小宮女,這樣的事說來也是一件平淡無奇的小事,沒有人去過問是誰寵幸了這個小宮女,在後宮中能寵幸宮女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朱見深,更沒有人敢懷疑什麼人能給皇上戴綠帽子。

可上天偏偏讓這奇怪的事發生在一個小宮女身上,葉三妻妾多多,可不管他怎麼辛勤耕耘,總是不開花結果,以至于葉三認為他在大明絕對不可能有子嗣。就在不久之後,那個不起眼的小宮女發現她自己竟然懷孕了。

這件事要是在正常的皇帝後宮肯定會有敬事房的太監過問此事,什麼時間皇帝寵幸的宮女,什麼時間宮女懷上了龍胎,時間上絕對不可能有差錯。可現在後宮的一切全是唐甜在統治,有時朱見深寵幸妃嬪都要瞞著敬事房的太監,以防有唐甜的耳目。這事兒確實讓葉三鑽了空子,宮女懷孕,竟沒有一個人懷疑到葉三頭上。葉三也不知道他會有種在後宮里發芽,知道這件事的人只有紀姑娘一個。

可紀姑娘面臨的環境決不允許她把這件事說出來,她當然知道說出來的後果,這件事只能讓它爛在肚子里,永遠都是一個迷。

處于唐甜管轄的後宮,決不允許後宮有嬰兒啼哭一聲,她為了葉三的大事,必須除掉所有可能對葉三造成威脅的新生嬰兒,包括正在挺起肚子的妃嬪和宮女。

也許是母親的天性,也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紀姑娘徹底隱瞞了自己懷孕的事,唐甜也確實被瞞過了,後宮里還是像以往那樣的平靜,沒有人注意這個小人物的肚子里會懷上葉三的種,更沒有人會想到這孩子能在後宮里出生。

葉三已經到旅順造船廠視察過兩回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他要建造出超時代的運兵戰船。船廠里的能工巧匠都得到了葉三的賞識,甚至入朝為官。既然刑部尚楊秋遲是秀才出身,都可以權至部堂,那麼這些能工巧匠為什麼不能做官?目前大明軍隊使用的火器,鑄造完成後都是使用手工打磨。比如火銃,如果要保證射擊精度,其銃管需要人工打磨一個多月才能符合要求,而且使用的鐵質材料粗劣,以至于經常炸膛。如果南鎮撫司能引進灌鋼新法,和機床等新技術,一定可以極大地提高明軍的裝備水平。

葉三心里也在想這些事,可這些東西到哪里去找?大明朝廷一向重視武器裝備,尤其是火器的發展,結識了很多歐洲教會的一些洋和尚。這些洋和尚在成化年間也是初來乍到,並沒有給大明朝帶來很多新鮮玩意兒,只是在加農火炮上透露了一些技術。就是這丁點的技術,已經使大明的火炮制造在全世界都處于先進的水準。

旅順船廠由趙家財閥承建,所有技師工匠都是趙家財閥的人,朝廷中樞制造局沒有插手造船的事。讓葉三吃驚的是,在造船廠里,葉三竟見到了一位來自英吉利的傳教士伊恩。伊恩以前是英吉利皇家海軍的一位炮手,因犯罪進入了基督教會避難,漂洋過海來到大明,被趙家收為己用。

一位趙家技師見葉三對伊恩很感興趣,急忙介紹道︰「伊恩先生來時帶來很多西方籍,尤其是對我們提高造船技能幫助實在不小,就連前朝鄭和公下西洋時用的望遠鏡都是西方發明的,那些里都有介紹。這次伊恩先生提出我們為大人造的船要建造銅炮,可以減輕重量,增強靈活性,可惜我們大明出產的銅太少了,都造銅錢了,所以……」

這時站在一旁的伊恩的臉頓時紅了,神情有些尷尬︰「我們信奉上帝,這些東西的發明者和上帝作對,已經向教會悔過,所以一些東西並沒有用到實際上。」

葉三听後哈哈大笑︰「你們國家還沒有教化,沒有明主,放著大才不用,相信什麼上帝。要是伊恩先生所說的這些人來我們大明,朝廷一定會給予禮遇。」伊恩皺眉道︰「我是上帝的忠實僕人,請大人尊重我的信仰。」

葉三听罷說道︰「在我大明朝,我們推崇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不管是信上帝還是信佛祖,都不會受到迫害。」他一邊說一邊觀察旁邊技師的表情,那技師神情果然變得充滿期待,仿佛在等待葉三許給他一官半職。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