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八十一章 巡撫

山西巡撫白萬喜瀆職,民變突起,眼瞧著在葉三的提點下,這個燙手的山芋就要落在兵部侍郎劉大夏的手里,劉大夏有苦難訴,這個山西巡撫不好做啊!白萬喜一省大員,坐到那個巡撫位置沒幾斤幾兩怎麼可能?新政雖然不收無地赤貧佃戶的稅,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縉紳地主照樣是把稅賦攤派到佃戶頭上,該造反的還是得造反。

「下官以前在陝西山西兩地都做過地方官,那里情況復雜,縉紳地主和地方官吏錯綜復雜。現在這些人對朝廷新政都沒有好感,何況是剿滅叛亂?沒有地方上的配合,就是巡撫再有能耐也是枉然。」

就在這時,兵部尚黃啟忠淡淡地道︰「劉大人啊,為朝廷辦事哪里能挑三揀四的?如果什麼事都如履平地,那還要你這個巡撫干什麼?咱們做官是干什麼的?內閣既然認為你有才能,能勝任巡撫之職,你就安心辦事,有什麼需要,朝廷里的同僚,葉閣老、王首輔,還有老夫都會幫襯著你。」

黃啟忠的幾句話,關鍵是最後一句,劉大夏听明白了︰「下官做山西巡撫,請葉閣老同意以撫為主,繳撫並用的策略。」

葉三道︰「只要你把局勢穩定下來,讓屯兵、賑災這些事兒別再中途出花樣,你巡撫的重任就算完成了。至于使用什麼方略,你自己合計,朝廷會支持你的。」劉大夏听罷,便開始向幾個大臣闡述自己的主張,以期待得到眾人的認可,減少施行的阻力。特別是兵部尚黃啟忠,必須要他誠心誠意贊同,他這個山西巡撫才好當。而葉三則坐在椅子上一邊故作品茶,一邊沉思不再多言。

劉大夏悄悄看了葉三一眼,心道兵部尚黃啟忠是葉三身邊的嫡系,我雖然也算是黃啟忠的人,但是始終和葉三的關系遠了一層。山西現在不穩定,責任重大,所以這種賣力不討好的事兒就讓我去做。要是干得不好,對朝廷西北政略產生壞的影響,不是嫡系的人也好治罪。但是山西靠近京畿重地,其權力和干系也不小,所以葉三又要找一個坐得正的人,自己在朝中無數黨派中站位很正確,現在又是嫡系大員黃啟忠那邊的人,所以自己還算比較靠得住。有了這兩點理由,劉大夏這山西巡撫的位置就算是坐穩了。

劉大夏想起剛才葉三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的樣子,好像是臨時決定的,現在看來絕不是那麼回事,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想到這兒,劉大夏在心里頓時對葉三產生了一種莫名的畏懼。就在這時,葉三放下茶杯,緩緩地說道︰「劉大人,你提出的以撫為主的方略,大概是要采取溫和的政策。我提醒你一句,有些事關重大的事情,你決不能妥協,比如商賈通敵,官吏縉紳勾結貪墨援助款項等等。朝廷勒緊褲腰帶向西北輸送物資,可不是資敵養腐的!」

「是,下官縱然要聯絡地方辦事,也決不能在大事大非上有所動搖。」劉大夏忙躬身說道。葉三點點頭︰「叛兵如火,遲一天就多一天的難度,事不宜遲,咱們就票擬劉大人以兵部侍郎餃就任山西巡撫,節制全省軍政,盡快協調各地兵馬,先將叛軍的勢頭打擊下去,然後再說招撫的事兒。」

現在內閣是葉三說了算,要票擬十分簡單,他和王翱草擬了任命狀之後,他拿著票擬檢查了一下遣詞造句,本來想通過平常途徑送進宮里,然後傳到司禮監用印,最後返還內閣,就等于是聖旨了。但是葉三左右一想,每次通過宮里、司禮監轉悠一圈回來的折子,都要耗時好幾天,甚至十來天,主要是皇上和太後那里滯留的時間太長。葉三也不知道是皇上還是太後怠政很少去管奏章的事,還是太後故意滯留的。反正只要葉三親自拿到宮里去,折子馬上就批復批紅了。想到這里,他便說道︰「劉大人,你先回去打理一下,這兩天就能啟程。我先去宮里,把折子辦好了送到你府上。」眾人拜退,劉大夏再次感嘆葉三理政速度就是快,剛剛收到山西急報,轉眼聖旨就可以頒布出來了。

葉三從內閣走出來,正想上馬去宮里,突然想起上回周太後說他帶著牡丹重劍進宮更英俊威武的事兒,便回頭對徐玉英說道︰「去把我的牡丹重劍取來。」媽的,為了好辦事,只好犧牲一下色相了。

貼身侍衛徐玉英取來了牡丹重劍,葉三掛在了腰上,騎著馬向乾清宮那邊走去。一路上只見宮殿的屋檐下張燈結彩,紫禁城北邊的天空中煙花綻放,喜慶的氣氛非常濃厚。葉三嘆了一口氣,宮里倒是很想得開,可是山西的兵禍此時也不得消停,過年過節的,內閣反而更忙,唉!啥時候太平了,老子也能享享清福。他一邊想一邊走,走到會極門時,便叫來一個守門的太監︰「快去宮里通報,我有急事要覲見皇上,如果皇上沒時間,覲見太後也成。」

要是別人,大過節的,又是晚上,還見什麼皇上和太後?不過葉三可不是別人,他想什麼時候見就什麼時候見,太監根本不敢多問,便急忙進去通報去了。在華麗的宮燈和絢麗的煙花映襯下,巍峨的乾清宮更顯得流光溢彩。葉三抬起頭看著乾清門上空那些煙花時,他在猜想天上的主宰是不是能看到人間的狂歡?空中綻放的煙花就好像有人在對地面的人們嘲笑。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只能隨意想象,誰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山西大規模的叛亂,看不見听不著,也只能讓葉三產生各種想象。葉三在想那些都減了稅賦的貧民為什麼還要以命相搏?他很清楚,大明朝實際上是被農民叛亂所滅,難道在元宵節收到急報就是一種天兆?很顯然,新政即沒有實質上減輕貧民的負擔,還導致當政者和縉紳地主相互仇視,如果說新政有什麼好處的話,那就是暫時解決了朝廷財政問題。是該想個很好的辦法解決縉紳地主的問題了,葉三有種四面楚歌的惡寒,他也搞不清楚要怎樣才能理順這個錯綜復雜的天下。但葉三只能在心里想這些問題,他不能影響到下屬的信心。興許是這喧囂的氣氛和葉三的內心苦苦思索的惶恐產生了幻覺,他甩了甩腦袋,突然迸出一個念頭︰既然他們不按常理出牌,老子何必要做正人君子?黑的白的一起來,軟的硬的兩手都要硬。可老子不能親自去做,那麼什麼人可以勝任呢?頭疼!

葉三順著乾清門走到乾清宮外面,正好看見周太後在前呼後擁中出來,龍輦已經抬過來了,傘扇儀仗尊貴非常。葉三在朝廷里一系列清洗安排下,大明中樞已經被牢牢把握在葉三手里,所以周太後在宮里面過得十分舒坦,沒有人敢忤逆她的意思。既然皇上沒來,她來了更好,此時葉三看得出來,太後的心情很好。葉三走上前去,伏地拜倒︰「微臣拜見太後。」

周太後看了一眼葉三腰上的牡丹重劍,輕笑一聲道︰「葉閣老快請起,你的記性不錯啊!」只見她今天晚上精心裝扮過,黃色的常服讓她的肌膚更顯得嬌女敕,紅撲撲的臉蛋兒上打著腮紅,淺笑的時候,就像花朵在開放。

「臣這里有一份任命山西巡撫的折子,軍情緊急,請太後御覽。」葉三忙從袖子里模出那份票擬,遞了上去。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