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四章 巨盜

永樂帝自從把精力用于後宮的治理,殺了很多嬪妃宮人,已經很久沒有審閱奏章。呂美人冤案平息後,永樂翻開了戶部尚書夏原吉的奏章,奏章里也沒上奏什麼大事,就是京城里治安狀況令人擔憂,蟊賊多如牛毛,衙門打擊不力,官員懈怠。還特別上奏了山東地界,自從圍剿了唐賽兒後,更是盜賊猖獗,官府的糧餉官銀都被盜了好多次。山東布政使換了好幾個,也不好使,啟奏皇上再派能吏,平息盜患。

看完奏章,扔到了一邊,永樂實在想不通,一個朝廷大元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是不是能力有問題?想了想還是批閱,寫了三個字︰看著辦。又扔到了一邊。

當拿起兵部尚書方賓的奏章,永樂來了精神,他又看到老朋友的名字了。被他揍的窮困潦倒了的韃靼首領阿魯台又開始出山了,阿魯台親率乞丐兵團進犯大明邊境,也就是想搶點兒鍋碗瓢盆,順手搶了點糧食,其本意就是為了生存,在荒郊野外小打小鬧地干了一票搶劫。阿魯台自我感覺良好,估計大明皇帝不會對他興師動眾,可沒想到永樂帝正閑著沒事干,整天想著大漠和草原。說來也奇怪,只要永樂想著要騎上馬,拿起刀,在草原上馳騁,他的老寒腿就不疼了。也活該阿魯台倒霉,喝涼水都塞牙,永樂就在方賓的奏折上批閱了一個字︰打!

戶部尚書夏原吉看到奏折上皇帝的批示,當真是哭笑不得,我要是能辦還寫奏折作甚?真是月兌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但是皇帝既然批下了,也要照辦,可派誰去,誰都不情願,怕有命去,沒命回,山東那地界,不是個好去處,誰去誰倒霉。夏原吉沒辦法,只有忍痛割愛,讓自己的得力手下段民去山東,成不成就看他的造化了。

段民此人倒是精明強干,他很清楚,抓不到唐賽兒在皇上那里無法交差,民怨也會越來越大,自己的仕途完結不要緊,大不了走人。可鬧不好又激起民變,那可是掉腦袋的事。于是,段民把明察改為暗訪,改大張旗鼓盤查為偃旗息鼓走訪。你還別說,還真管用,沒多久就在鄉間農家真的抓到了唐賽兒。

山東布政使段民長出了一口氣,腦袋是保住了,急命官軍繩捆索綁把唐賽兒押送京師。可半道上還是出了事,一團紅光把唐賽兒圍住了。押解官員軍校根本未曾防備這突如其來的刺目紅光,等睜開眼楮再看時,唐賽兒已經不見了,地上只留下斷為幾截的繩索。

押解官員為了推月兌責任,上報段民,唐賽兒又施展法術逃走了。段民不相信有這樣的事發生,讓押解的官員仔細地述說一下唐賽兒逃走的過程。押解官員一是怕段民追究,二是擔心說的不邪乎,同僚會說他無能。于是更詳細地描述了唐賽兒的妖術,什麼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鬼影重重,紅舌頭綠眼楮,反正從小到大他所知道的關于鬼的形象,都被他淋灕盡致地述說了一番。段民也就坡下驢,把押解官員的描述寫成折子上報永樂。永樂看後,發了一番雷霆之怒,把夏原吉又臭罵了一頓。但唐賽兒神秘失蹤也就不了了之,永樂沒再關注唐賽兒的事,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小毛賊阿魯台身上。

永樂暗自籌劃第三次親征漠北,把兵部尚書方賓、刑部尚書吳中、戶部尚書夏原吉、禮部尚書呂震、吏部尚書蹇義都招來共議出兵之事。可令永樂吃驚的是他們幾個幾乎全體反對皇上親征,什麼理由都有。什麼國庫空虛啊,休養生息啊,皇上身體欠佳,不宜出師啊,弄得永樂焦頭爛額。永樂當時就急眼了,于是單獨召見方賓,征求他的意見。方賓以北征糧草不足為理由,不同意興兵。永樂本來想指望方賓能替他說話,可沒想到方賓也是一根筋,不但沒站在他這一邊,還勸說他不出兵。永樂頓時臉色鐵青,遂命內侍傳夏原吉,希望夏原吉能說出對他心思的話。

還沒等永樂問出遠征漠北的事,夏原吉倒說出了北京皇城出現巨盜的事。損失的幾乎都是官宦人家,朝廷大臣和皇親貴族。有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這些官宦貴族丟失了東西都不敢聲張,更別說到衙門口報案。如果不是夏原吉消息靈通,听到風聲,強行詢問,這事還一直被隱瞞著。夏原吉既然知曉了這事,就想以此打消皇帝親征的念頭,所以把京城的安定述說的無比嚴重。

當永樂听到這次損失最大的是剛到京城的駙馬趙輝和東廠王振,珠寶玉器暫且不說,只金銀就被盜走上千兩。其他的王爺京官丟失的東西更是離奇古怪,來路不明的古玩,強佔的田產地契,甚至強搶小妾的繡花弓鞋。他們得到的信息是,巨盜完全抓住了他們的短處,有要挾的意味,造成這些達官貴人風聲鶴唳,惶惶不可終日。

永樂的頭又疼了,這些人他管也不是,問也不是,他這邊為了這些人的生活安定積極準備親征,為糧草不足而發愁,他們可好,個個富得流油,過著錦衣玉食,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永樂氣得全身直哆嗦,下旨夏原吉督辦此事,贓物價值就有白銀二十余萬兩,全部充軍,糧草的軍需就足夠了。

夏原吉本來知道國庫空虛的情況,沒想到皇上能打贓物的主意,這主意虧得皇上能想出來,真是一舉兩得。夏原吉不能不佩服這位君主,本來想將皇上一軍,沒想到反把自己套進去了,這來無影去無蹤的巨盜什麼時候能找到?哎?對啊!找不到就拖著,沒有贓物,這出兵的事不就遙遙無期了嗎?

當葉三接到嚴防城門,注意可疑人物的時候,就知道京城又出了失竊大案,官府衙門正搜索全城,搜捕盜賊。據說這次的失竊案沒有一點線索,根據同時案發的特點,盜賊肯定不是一人做案,加上苦主又不積極配合,案件的偵破毫無進展。葉三也能看出這些公人個個都是出工不出力,應付官差。葉三也懶得過問這些閑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每天下崗回府和新來的幾位喝酒套近乎,漸漸的,葉三也就喜歡上了他們。

「老爺,我有一事得對你說。」陸大先生今天好像有心事。

「都是自己人,先生有什麼話就直接說,沒外人,不用客氣。」葉三喝了口酒,也沒把陸大先生的話放在心上。

「老爺還先是看看這個再說。」陸大先生從懷里掏出一卷白紙遞給了葉三。

「這是什麼?」葉三打開卷紙,上面都是之乎者也的問題,好像都和國家社稷有關。

「好像是京考秀才的命題,我以前也考過,內容大概如此。」

「什麼?命題考卷?先生從哪里得來的?」

「是從東廠太監王振府上的來的。」

「先生去過王振府上?」

「是的,到王振府上溜達的時候,遇見有人給他送了這個信封,當時他不在,就讓我順手牽羊給拿來了。」

「先生什麼時候到王振府上溜達?」葉三越听越納悶。

「哈哈,老爺不知道,先生喜歡夜半三更沒人的時候到別人府上溜達,見什麼可意的東西,就會順手牽羊。老朽也有這個毛病,也去了駙馬府溜達了一圈。」袖里刀劉赫解釋了一番。

葉三有點明白了,京城這幾天所有的失竊案都與這幾位有關。他環視著這幾位,一邊還點著頭︰「幾位都有這毛病,都去溜達了?」

「老爺,小子也溜達了,小子把兵部尚書方賓府上私造的刀全都借來了。」剃刀小李也來湊熱鬧。

葉三又把目光轉向管瑩︰「姑娘也去了?」

「小女子去了吏部尚書蹇義府上,小女子可沒隨便拿什麼。」管瑩說完臉紅了一下,其他的人都在偷笑。

「到底拿了什麼,說出來听听?」葉三也想知道到底管瑩在蹇義府上拿了什麼。

「老爺,管瑩姐拿了人家小妾的繡花鞋和這……」剃刀小李邊說邊比劃女人用的肚兜,還沒說出來,就挨了管瑩一巴掌。

「誰讓你小子多嘴?我可知道那小妾的別人送給蹇義的,送小妾的那人就做了官,其中的貓膩誰不知道。」

「哈哈哈,你們幾位就是京師里傳說的巨盜啊!」

「噓!老爺小聲點,我只看人家鞋漂亮就順手拿來瞧瞧,哪是什麼巨盜啊!」管瑩一邊笑,一邊用委屈的腔調說。

「看樣子,京師重臣的把柄都在你們幾位手里攥著了,先生如何處理王振府上出現的科考命題?」

「老爺,在下當時就處理完了,抄了份假的放在了原處,在下不想讓他們白忙活,你說是不是老爺。」陸大先生做事也夠絕的,葉三只有苦笑的份,也沒問其他兩位做了什麼事,這還不夠喝一壺的嗎?

葉三把那卷白紙交給了剃刀小李,吩咐他把上面的試題背熟了燒掉。

「這幾天你去找一個叫于謙的秀才,找到他後,就說你們先生慕名來問他幾個問題,不要暴露了身份。還有等會兒我拿一本書,你也一並交給他。」

「是,老爺,小子明白,一定會找到那秀才。」

駙馬趙輝進京沒幾天就失去了大部分家當,恨得牙咬得咯吱吱直響。但都是來歷不明的外財,也不敢聲張,只有去找東廠的王振商量對策。王振也因失去受賄的財物正想辦法找回來,見趙輝來找他,就拿出新得的科考命題給了趙輝一份。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錢財乃身外之物,失去了再找回來。這可是生財之道,兄弟好好把握,一張白紙就能讓你全部找回來。」

「公公真是手眼通天,那些有幾個臭錢的灰孫子就缺這個,多謝公公照顧小弟。」趙輝看到了希望,對王振是感激涕零。

「兄弟也要小心從事,這些富豪鄉紳也不是好相與的,招惹了他們,你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公公放心,小弟知道,以前也不是沒干過,輕車熟路。」

王振和趙輝的生財之道讓陸大先生算了個準,如果這兩人知道他們拿到的是一文不值的廢紙,不知道該如何做這無本生意了,等著瞧熱鬧。

免費送逐浪幣,周周有新禮,快來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