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五章 妖法

消散的霧氣又包圍了高鳳的大軍,現在眼前的紙人起到了動搖軍心的作用,被唐賽兒妖法圍困的傳言在軍中迅速擴散。軍心浮噪,有個風吹草動就會箭矢狂射,誤傷的士兵漸漸多起來,最後形成了先下手活命,後下手遭殃的結局。高鳳只好把士兵再次集結,統一口令,慢慢向前模索。沒想到走出沒幾十步遠,前面探路的士兵竟掉進了萬丈深淵,隨著慘叫聲的消失,所有的官軍都在想白蓮妖孽是如何出現在眼前的,又是如何撤走的,難道那些人真是唐賽兒施展妖法變出來的?

高鳳現在沒時間再研究唐賽兒究竟是人是妖,他知道唐賽兒人也罷妖也罷,都不是他原來想象的那樣簡單。不听陳恭的勸告,現在開始後悔盲目地進山,沒見敵軍的人影,自己倒傷了不少人,就是出去了,又如何向上峰交代,不如破釜沉舟,一意孤行,好歹殺幾個山民再走,也可以交差。高鳳又想到了牛蹄峪,該死的亂民,都是白蓮教一伙的,就是屠村也不為過。

就在高鳳胡思亂想的時候,霧氣中傳來沉悶的鼓聲,接著如蝗箭雨向他們射來,沒有防備的明軍又倒了一片,等到刀盾手護住全軍,鼓聲隨即銷聲匿跡。現在全軍都相信這濃霧就是唐賽兒施的妖法,再也沒有人敢在霧中前進一步。高鳳只有下令原地待命,等著大霧消散,再行定奪。

還沒等軍令傳達出去,霧氣中沖出了唐賽兒的鬼兵,個個青面獠牙,披頭散發,來如風,去如影,根本看不清楚來人的真面目。大白天鬧鬼,說給誰听也不信,可官兵心里打憱,這些鬼兵是如何越過山澗來襲擊他們的?難道真是騰雲駕霧飛過來的?渾身無力的官軍倉促迎戰,刀槍砍刺沒入虛空,再向前突擊,進入濃霧就一腳踏空,墜入深淵,摔成肉泥。

高鳳和陳恭眼見不可再戰,率領本部原路後撤,可是又鬼撞牆了,真是見鬼了,原來走過的路,都被山石堵的死死的,根本不像原來進山的路。這時高鳳徹底明白他們迷路了,在濃霧中迷路是致命的,各隊的千總、百戶,下到總旗、小旗軍卒誰都記不清現在身在何處,手下也不知道在哪里,完全是各自為戰,分不清敵我,分不清東西南北發白中,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失去指揮的明軍憑借自身能力掙命,很快被身手矯健的鬼兵砍殺。指揮同知陳恭遇到一個惡鬼夜叉,三股托天叉當頭砸下。陳恭在夜叉攻擊的剎那,怪叫一聲,手中的長刀隨身後翻,雙腕攪動長刀,抵擋住沉重的鋼叉,護住全身,但還是被沉猛的力道牽扯,人往前撲,叉頭撞飛了他的頭盔,發髻散亂,他也成了厲鬼。還沒回過神來,鋼叉又向他的頭顱砸來,陳恭只有舉刀硬扛,一聲兵器交擊的脆響,陳恭握刀的右手虎口崩裂,掌心表皮月兌落。撞開長刀的鋼叉順勢帶走了肩上的一塊皮肉,陳恭又是一聲怪叫,滾地葫蘆般地身軀帶著破碎的盔甲在霧氣中翻滾,地上印上一片一片的血跡。面前的夜叉沒有再給陳恭活命的機會,卯足了勁,鋼叉泰山壓頂砸中了陳恭的腦殼,腦殼頓時象砸碎的西瓜,紅色的瓜瓤四方激射。明軍的高級將領就在對方不知是人是鬼的情況下魂游極樂。

高鳳在亂軍中又顯示出他臨危不亂的大將風範,下馬月兌盔一氣哈成,爬上了一棵高大的樹上,躲過了鬼兵的襲擊,鬼哭狼嚎聲漸漸遠去。說來也奇怪,濃霧也隨著鬼叫聲消散,慘不忍睹的浴血戰場出現在高鳳眼前,明軍骨肉分離的尸體散落在山間小道,小道已經被血液染成褐色。高鳳以為躲過了一劫,慢慢移動僵硬的身體,準備下樹逃亡,但是還是驚動了樹上過冬的鳥類,冬鳥振翅鳴叫引來了賊眾,被亂箭釘死在樹上。

四千明軍大部分戰死,沒有降兵,只有三個士兵墜入山澗草叢得以活命,漏網之魚在逃亡的路上路過牛蹄峪,那里卻是一片亂葬崗,墳頭聳立,有的還冒著青煙。三名士兵連滾帶爬,神情恍惚地跑回了青州,青州衛向濟南山東布政司衙門報信。從此,三名被唐賽兒故意放回的士兵不能見到霧,看見霧就會繪聲繪色的講述唐賽兒的妖法和青州衛指揮高鳳和四千名官兵的慘死。唐賽兒倒是很樂于听民間傳誦白蓮聖母的妖法神通廣大。

北京燕王行宮,永樂手拿山東布政司八百里告急奏折,召集朝中大臣議事。對于目前山東白蓮教匪應該采取什麼措施?如何剿滅三東亂匪?

「皇上,臣願意保舉一人掛帥,定可平息山東亂局。」大理寺正卿楊秋遲上前啟奏。

「揚愛卿保舉何人?」

「他就是現在閑散在家修養的忠勤伯葉三。」

「哦?葉愛卿勞苦功高,需要修養,現在也不在伯爵府,就不必驚動他了,難道我朝中無人了嗎?」永樂沒有準奏,並且還有點不高興。

楊秋遲無奈退下,刑部尚書吳中見皇上不悅,目光在朝臣的臉上掃來掃去,最後落到他身上,急忙出班跪倒︰「皇上,山東布政司有失朝廷恩澤,做事不法,激化民怨,刁民乘機鬧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張海妖言惑眾,罪不可恕,可即令山東都司府火速圍剿亂民。」

永樂龍顏還是沒有笑容︰「依卿之言,張海遞解京師,交錦衣衛嚴辦。」永樂突然感到他對各地的布政司衙門有失監控,錦衣衛也鞭長莫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有必要專門成立一個機構來監控全國的布政司?想到這,他的目光又落到了兵部尚書夏原吉的身上。夏原吉精明老練,看出皇上的不滿。

「皇上,臣有所思,唐賽兒一介女流,手下一群烏合之眾不足為慮,唐賽兒妖法不足為懼,可怕之處在于她是白蓮教首。」

永樂听了夏原吉的話陷入沉思︰「愛卿有何高見?」

兵部尚書夏原吉繼續奏道︰「唐賽兒手下一點亂民無須憂慮,而是她的妖法教義蠱惑人心,大凡教會造反,其根基深扎百姓心中,此點不可不防啊!」

夏原吉的這番話正說到永樂的心里,他深知百姓是水,水既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永樂站起來在大殿上來回踱步,突然停下︰「愛卿之言深得我意,繼續,繼續。」但夏原吉卻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回頭看了看周圍的朝臣,永樂頓時明白了夏原吉的用意,立刻宣布散朝,只留下夏原吉一人。

「愛卿可以說了。」

夏原吉清了清嗓子︰「皇上,唐賽兒由妖而教並不可怕,而由教而蕃就是臣所顧慮的了。」夏原吉說的由教而蕃讓永樂滿頭霧水,不知所雲,只有靜候下文。

永樂賜座,讓夏原吉解釋由教而蕃的意思。

「皇上,青州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如此重鎮如果失守,那麼將危及濟南。青州府樂安郡乃漢王蕃地,樂安距卸石棚山寨很近,如果唐賽兒的白蓮教為漢王所控制,那後果將不堪設想啊!」

永樂听罷,倒吸了一口涼氣。漢王本來就有造反的跡象,倘若唐賽兒和漢王聯手,那還了得?此刻永樂更加堅定要成立一個專門由自己親自指揮的機構,但由什麼人來組建合適呢?現在自己最信任的人就是身邊的人,這些人都對他絕對忠誠,那就是伺候他的太監們。由他最信任的太監組建機構,司職刺探皇室人員以及文武大臣的情報,掌控大局,天下定矣。

對于夏原吉的提醒,永樂感覺並非危言聳听,而是至誠至懇︰「愛卿真乃寡人良臣。」

在永樂、夏原吉的商討下,對付山東亂民的戰略方針出台了。征討唐賽兒的軍隊不再是山東的地方部隊,而是京師抽調的御林軍,由定遠侯柳升任總兵,都指揮劉忠為副總兵組成征討大軍。這兩人絕對是永樂的心月復,也是左膀右臂。定遠侯柳升世襲父職,從燕山百戶做起,跟隨永樂經過大小二十余戰,屢建戰功,晉升左軍都僉事。永樂六年平定交趾(越南)動亂,晉封定遠伯。隨後跟隨永樂遠征阿魯台,依靠手下葉三又建新功,晉升封侯。葉三封忠勤伯,神機營指揮。柳升如今在軍中更是地位顯赫,權傾朝野。

永樂在奉天殿召見柳升,勉勵一番,親上點將台舉行出兵儀式。柳升率領八萬京師,浩浩蕩蕩向青州開拔,所到之處,地方文武官員都來迎接。先是奉承了柳升一番,而後大倒苦水,把唐賽兒的妖法述說的神乎其神,簡直是不可戰勝。最後弄的柳升也感覺官員們所說的言過其實,有替他們自己月兌罪的嫌疑。

「各位都不要再妖言惑眾了,小心皇上面前不好交代。本將來此就是有妖捉妖,有鬼殺鬼,活捉唐賽兒才是真正的目的,有道是邪不壓正,本將不怕她什麼妖法。她有妖法鬼術,我有神機火炮,怕她個鳥?對了,她沒有鳥,只有臉蛋、*、大腿罷了,哈哈哈!」柳升得意地開懷大笑,笑得地方官員連帶青州知府周縉都尷尬萬分。

「將軍,唐賽兒以前不過是一村婦,自從得了天書寶劍後,白蓮教就尊她為聖母,說不定也有一些本事。」知府周縉自解地道。

「你們好像也接觸過唐賽兒,一個小女子和三個大男人在一起胡混能有什麼好?知府大人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

「將軍,青州地方軍和唐賽兒打過幾仗,都慘遭敗北,唯獨在壽光滅了她的威風,老二任全也死在了壽光,听小道消息傳言有高人相助。」

「哦?壽光縣令劉新貴不是說是他組織的難民死守壽光嗎?」

「死守壽光確有此事,但白蓮教匪無緣無故的撤軍,好像有點不正常。」

「那是唐賽兒怕我大軍及時趕到,就地圍剿才撤走的,這有何稀奇?」

柳升再也沒有耐心听他們胡說,隨後進軍卸石棚山寨,在淄河邊上的顏神鎮扎下行轅,八萬大軍分成幾部,扼守路口,把卸石棚圍了個密不透風。

免費送逐浪幣,周周有新禮,快來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