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四章 解甲

永樂帝高坐龍椅,望著奉天殿下二十二個箱籠和一具尸體,臉上沒有任何興奮的表情,倒是大理寺正卿楊秋遲滿臉春風得意的笑容,等待著皇上的封賞,期待皇上宣布葉三官復原職。當看到永樂陰晴不定的龍顏,心里也泛起了嘀咕,琢磨不定皇上在想什麼。

「揚愛卿,殿下的首級和尸體都是葉三的杰作嗎?」

「啟奏皇上,正是葉三所為。」當楊秋遲說完,突然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暗自替葉三擔心起來。

「皇上,其中世子是為狡狐汴梁所殺,葉三把世子的尸身完好地運送回來。其他的咸寧宮血案的凶犯都是葉三所殺,首級一顆不少。」楊秋遲急忙補充道。

「除世子外,都是葉三一人殺的?」永樂又問了一遍,這次楊秋遲回答的更加謹慎了。

「據臣所知,葉三只帶著一名管家,北行八百里,一路捕殺凶犯二十二名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首級都是由江湖第一大幫鷹幫送回,再也沒有任何人參與此事。」

永樂躺靠在龍椅上,顯出疲勞慵懶的神態︰「葉愛卿這次勞苦功高,處理此事極為妥當,念其辛苦,暫回府修養,過些時日另行封賞。」

楊秋遲低頭聆听永樂的口諭,驚訝不已。永樂帝一句話,葉三舍生忘死,不但沒有任何功勞還被解甲歸田了,成了一個徒有虛名的伯爵爺,軍方的官職一擄到底,沒有任何一官半職,更別說神機營的指揮使了。解甲一白丁,這就是葉三混跡官場的真實寫照。

伯爵葉府,燈火通明,兩位夫人和管家杜芳華正大擺酒宴給葉三接風洗塵,從葉三臉上並沒有看到有多少喜色。

「老爺此番大顯身手,凶犯沒有一個漏網,皇上肯定又要大加封賞了,老爺又要升官了。」女管家杜芳華舉著酒杯,向葉三祝賀。

「就是,相公在皇帝和大臣們面前也算露了一小臉,不用擔心家破人亡了?」如嫣也托起酒杯向葉三勸酒。

葉三端起酒杯,一仰脖灌了一杯,手指捏著空杯在眼前轉悠著︰「皇帝的心思你們都猜不到,今天我能在這里喝酒,還是要多謝狡狐汴梁啊。」

「相公,此話怎講?」薛紛飛和兩女都不明白葉三的意思。

「如果此次是我葉三殺了朱耀,還能在這里和你們喝酒?我命休矣!」葉三頹喪地說道。

「相公捕殺凶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皇上怎麼會殺功臣啊?相公想得太多了。」如嫣還是有點不明白。

「你們太不了解當今皇上了,自從皇上登基以來,你們見過他殺過朱家皇室的任何人嗎?就是反叛他的人,陰謀敗露最多也是貶為庶民,從沒殺過一個姓朱的,倒霉的都是外姓人。咸寧宮事件一連死了兩個皇室族人,皇帝能善罷甘休已經是網開一面。況且死的兩個人都與我葉三有關,我看,讓我解甲歸田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不要再奢望封賞了。」

「皇帝也應該功過獎罰分明,不能亂來啊!」杜芳華不服氣地說。

「因為你而造成皇室死了人,還要封賞你,你見過這樣的皇帝嗎?好好想想!」葉三伸了一下懶腰︰「這樣也好,伴君如伴虎,解甲歸田任逍遙,三位美女有沒有興趣陪伴葉某游歷大好河山,在原野中覽勝江山如畫。」

當宣讀葉三解甲歸田的聖旨到來的時候,葉三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就差鎖府門了。等黃門太監把葉三的行動報于永樂的時候,永樂僵臥在龍榻上,臉色更加灰白。

「唉,大明第一謀臣姚廣孝去了,就數葉三了,真是文武全才啊!功高震主,我就容不下他嗎?我真的老了嗎?」永樂嘆息著閉上了眼楮。

永樂十六年,大明第一謀臣太子太師姚廣孝死于北京慶壽寺,對永樂打擊很大,他感到身邊再也沒有他能信得過的人了,接連朱家又被外姓人殺了兩個,而且有一個還是他的心頭肉咸寧公主,更使他怒火攻心,本來就不好的身體更加雪上加霜。

「去把平江伯陳 給朕詔來,應天不養人啊!朕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永樂在病中又想起他要遷都的事,應天他再也呆不下去了。

「領旨!」黃門太監退了出去。

「北京皇城的擴建太慢了。」永樂輕聲地念叨著。

「臣平江伯陳 叩見皇上萬歲萬萬歲。」

「陳愛卿平身。」

「謝皇上。」

「陳愛卿,朕詔令你督漕運,運大木遠赴北京以建造宮殿,現在怎樣了?」

「回稟皇上,臣負責趕運建造北京宮殿的物料,都以齊備,正在漕運途中,現已到達山東地界,明年即可運到北京。阮安公公的宮殿整體規劃和工程設計已經結束,整個宮廷布局規劃,一如南京皇宮,卻比南京更顯恢宏壯闊,請聖上放心。」

「嗯,還要加快速度,朕有點急不可耐了,下去。宣楊秋遲上殿。」

「是皇上,臣告退。」

楊秋遲來到皇帝休息的寢殿,給永樂見禮。

「愛卿平身,近前答話。」

「謝皇上龍恩。臣楊秋遲得知皇上龍體欠安,特來問候。」

「楊愛卿,朕這些天突感不適,不想過問朝政,有勞愛卿了。」

「皇上日理萬機,乃疲勞所致,眼看中秋就在來臨,不如由臣*辦喜慶一番,以解皇上不適。邀請太子,親王,朝中大臣,來朝共度中秋,皇上如無意見,可下旨,臣將全力督辦。」

「好,就在養心殿歡度中秋。」

「臣遵旨。」

當眾親王和朝中重臣得知皇上要在中秋大擺國宴,歡度中秋,一個個都喜上眉梢,早早地準備好了厚禮進獻皇上。中秋團圓宴對于皇室成員卻讓人喜來讓人憂,各懷心事,喜憂參半。

太子朱高熾因體態肥胖,身懷殘疾,腿腳不便,向來不討永樂帝的歡心。雖貴為當朝太子,但就是怕見自己的老爸朱棣,見了面也會各懷己見,發生口角,被老爸痛斥。甚至朱棣惱羞成怒,親自動手痛扁太子。從那以後,太子漸漸遠離了皇上,除非到了非見不可的地步,才硬著頭皮見上一面,忙完正事也不多留,提腳開溜。對于太子的若近若離,永樂帝對太子也大失所望,但念在太子的仁慈,管理朝政也很得心應手,太子監國也可圈可點,曾想廢立太子,卻得不到朝廷大臣的擁護,太子朱高熾在漢王朱高煦被貶山東樂安後,東宮太子位得到了鞏固。

這次中秋國宴太子要和漢王抬頭不見低頭見,卻是憂心重重,不知又要鬧出什麼事來,心情低落到極點。而另外兩個人卻欣喜若狂,他們就是遠在樂安的漢王朱高煦和王妃蒲察。

漢王朱高煦通過王妃蒲察的**,得到了那東西的體液,更加彪悍無敵,本身的武功和體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在漢王府中秘密訓練死士,準備時機成熟,進行武裝奪權。漢王妃蒲察更是深入民間,以無生老母的身份,接手白蓮教,教化子民,成為教徒們信奉的神靈。並且神通廣大,在山東東部地區傳經布道,廣收信徒,使白蓮教影響極大。在各個州府都有無生老母的弟子任白蓮教的傳頭,召集人馬,很快聚集了十萬之眾。教義也非常吸引人,凡入教,虔誠做擁戴無生老母的兒女,身份一律平等,不帶分文可周游天下。布道的口號是︰殺不平者為不平人,殺盡不平方太平。

蒲察身為無生老母,身份超然,凌駕于眾生之上,教中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信奉的神靈無生老母乃是漢王妃蒲察,更別說寄居在蒲察體內異物的真實身份。那異物經過痛定思痛後,不敢再小瞧人類的智慧,開啟了外星更加先進的智慧領域,領略到要想統治人類,必須統治人類的思想,而統治人類思想最快的方法就是傳教,不管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只要統治人類的信仰,心靈有所寄托,那麼人類很快就會為她所用。

蒲察就地取材,以她裝神弄鬼的絕妙身手,很快取得了當地白蓮教教眾的擁戴,言傳身教的大弟子在山東各州縣影響力廣泛。莒州有大弟子董彥,在安丘有大弟子賓鴻,在益都有大弟子任全,蒲台縣有大弟子林三。他們都是教中的傳頭,手下有多名會主在鄉村里活動,吸收教徒,教徒很快超過了十萬。

蒲察有了信奉她的忠誠教徒,也就有了武裝造反的班底,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就是能把她的勢力拓展到南京,把魔爪伸向朝廷,推翻永樂的統治,任她為所欲為。

人在不順的時候,放屁都砸後腳跟,喝涼水都塞牙。人在順利的時候,那真是時來運轉,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成什麼,要東風哪怕是正狂吹的龍卷風也要調轉風向。蒲察正愁無法進京,京里就傳來了好消息,還不止一個。首先是她的大仇人葉三,被永樂帝解甲歸田,削職為民,僅留了個忠勤伯的空頭爵位,兩手空空,好大的一個白丁。蒲察听到這個消息,當時就樂翻了天,可以說她現在伸出兩個手指就能把葉三捏死,手下教眾人才濟濟,折騰折騰葉三還是綽綽有余。蒲察的驚喜還沒有過去,第二個喜訊就到了,皇帝竟然頒旨,今年中秋佳節,所有皇室成員都到皇城南京,舉行國宴,歡度中秋。

蒲察真正等待的東風,在不經意間就來了,她要徹底地探查永樂的身體狀況和朝廷軍隊是真正實力,為她的宏偉大業和真正的目的做最後的鋪墊。

免費送逐浪幣,周周有新禮,快來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