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二章 斷後

正當永樂心急如焚發飆的時候,探馬來報,皇孫朱瞻基已追到九龍口附近。永樂急忙派兵去接應,可這時發現身邊竟沒有騎兵了,只剩下步軍護衛著他,讓步軍去接應簡直是天方夜談,緊急時刻,他又想起了葉三。

「葉三現在在什麼位置?」永樂也不講究身份了,直呼其名。

「兩個時辰前也在九龍口附近和千余瓦刺騎兵撕殺,擊潰敵軍,去向不明。」

「快通報葉三接應皇孫不得有誤。」永樂下令,探子剛要離去。永樂身後站出一位,請令前去尋找葉三。永樂一看,竟是以客卿身份擔任鉤鐮槍教習的薛敬堂。

「陛下,庶民薛敬堂願往九龍口尋找葉三,在下對那里的地形比較熟悉,一定不辱使命。」

「太好了,愛卿速去速回。」薛敬堂也不多話,打馬飛奔絕塵而去。

葉三不緊不慢地跟在瓦刺騎兵的後面,可越向前瓦刺騎兵越來越多,不時的有明軍在和他們撕殺。那已經不是葉三所干的活兒,他要尋找的是瓦刺首領馬哈木,可尋找了半天也沒見到馬哈木的蹤跡。其實馬哈木早逃過了土刺河,跑的沒影了。留下來收拾殘兵的是首領把禿勃羅,且戰且走,延緩明軍追擊的速度。

就在葉三想繞過前面山頭的時候,遠處又傳來慘烈的撕殺聲。葉三上了山崗下望,見一小股明軍被瓦刺的大隊騎兵包圍著砍殺,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但剩下的將校還是死命地護著一個人,一個非常年輕的將官。葉三的手下總旗譚盾眼力好,看到此景驚呼出聲。

「頭兒!快看,那員小將竟是皇孫,他怎麼到這里玩耍來了,我們救是不救。」

「廢話,當然要救了。你帶十名兄弟在此潛伏,用弓箭遠程支援,我帶其余的兄弟把他們往這里引。各就各位,沖!」葉三一馬當先沖下山崗。

瓦刺首領把禿勃羅本來想打一下就撤走,這一小股月兌離大隊的明軍顯然沒有放在他的眼里,吃了他們以後再走也不遲。可當幾十個明軍將校悍不畏死地護住一員小將的時候,他看出了點名堂,那員小將的身份不同一般,說什麼也不能放過他。

當把禿勃羅又糾集了幾千散兵的時候,葉三帶著百人旅沖下了山崗。把禿勃羅又看到了這支精銳的騎兵,不由得心里打突。他听說了太平敗得很慘,一千騎兵竟被這百十來號人殺了個干淨,真是豈有此理,我倒要看看就這麼點人能捻幾根釘。

「來人,弓箭伺候,封住他們所有出路,不放走一人。」把禿勃羅下達了徹底消滅明軍的命令。

當葉三發現越殺瓦刺人越多的時候,知道今天麻煩大了,身後護著皇孫的人卻越來越少,其中包括百人旅的成員。葉三心里開始滴血,那些人都是他的好兄弟,好伙伴,他們可以為他兩肋插刀,也可以為他撒盡熱血,可就在這力量懸殊的慘烈搏殺中死去。他們已沒有可能構成完美的陣型來保護自己和同伴的生命,只能用自己的胸膛來阻擋射向皇孫的利箭,只能用自己的臂膀甚至頭顱來抵擋斬向皇孫的馬刀。就在葉三一愣神的工夫,一只羽箭射翻了一個偷襲他的騎兵。抬頭看,譚盾在山崗上挑起了大拇指,是他救了葉三一命。葉三眼楮濕潤了,這個纏著他幾天幾夜請教他測風速和風向的神箭手在關鍵時刻救了他。

葉三奮力又斬殺數人,鮮血已染滿了征衣。可是圍住他們的瓦刺騎兵還是里三層外三層,他們的人實在太少了,已經沒有力量沖上前面的山崗。就在葉三絕望的時候,面前的騎兵背後一陣慌亂,一員勇將殺到了他的面前。當他看清楚來人的時候,心里一陣激動。

「岳父救我!」

薛敬堂一桿纓槍上下翻飛,出神入化,殺到了葉三馬前。

「賢婿快走,我來斷後!」在這幫人中,薛敬堂的武功可算是最高的,畢竟是青龍社當家的,是地地道道的武林人物。葉三心里好象吃了一顆定心丸,帶著皇孫和手下從薛敬堂沖進來的缺口處沖殺出一條血路,上了山崗。回頭望,薛敬堂顯然是沖不出來了,只見他站在奔馳的馬鞍上,手執櫻槍,人槍有如毒蛇一樣,紅纓有如一蓬鮮血濺射,吞吐中接連穿刺,每一槍都從瓦刺騎兵的胸膛穿過,跡近瘋狂,看樣子他已抱必死之心為葉三爭取從容離去的時間。

一篷箭雨,箭似飛蝗,全部射在了薛敬堂的身上,偉岸的身軀摔落馬下被亂軍淹沒。葉三眼含熱淚,帶著三十多人沖下山崗向來路撤走。而把禿勃羅的騎兵在後面緊追不放,他好象已經知道那員小將的身份,如果抓住他,這場戰爭就是他們的勝利。他也知道這樣追去是很危險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明軍騎兵在等著他,所以他追得很急,沒給葉三任何喘息的機會。

來到一個小山口,葉三一看不行了,瓦刺騎兵已經追上來。

「你們保護皇孫先行,我來斷後,快走,無須多言。」葉三下了死命令,其余的人目送葉三,漸漸遠去,目光中充滿的敬服。皇孫朱瞻基記住了葉三這個人,就是這個人在他面前撥箭擋刀殺敵,最後還要為了他的命,一人阻擊瓦刺的千軍萬馬。看樣子此次回去我沒有機會報答他了,真乃忠義之士也。

葉三橫馬挎刀站在小山口當中,等著瓦刺追兵的到來。當他回頭想最後看一眼兄弟們離去的背影時,才發現身後還有一人沒有離去,此人竟是永樂的內伺李謙。

「你怎麼還不快走,想找死嗎?」葉三有點生氣了。沒有人敢違抗他的命令,在陣前那可是軍令如山的。

「葉指揮,你說我還有可能回去嗎?回也是死,還不如戰死殺場,多殺幾個賊人。」李謙手持宣花斧,立在了葉三身邊,眼里充滿了內疚,就是他的一時性起,帶著皇孫玩耍,沒想到捅了天大的婁子,死傷了那麼多人的性命。

葉三無言地點點頭,他也清楚,李謙回去永樂是放不過他的,可能比在這死的還慘。葉三正要說話的時候,李謙已經沖了出去,殺向追到近前的瓦刺騎兵。一把宣花板斧使開了也是當者披靡,李謙能在萬馬軍中活到現在說明他也是勇武善戰的。葉三抵擋住了要奪路追擊的瓦刺騎兵,李謙已經消失在亂兵當中,但多少給葉三贏得了時間。葉三的狼牙棒已經沒有了,妖刀的刀把纏在手上,他再也不能失去這唯一的武器,他象天神一般躍馬立刀擋在通道上,想過去只有從他的尸體上踩過。

瓦刺追兵被他的勇氣震懾,在他不遠處停了下來。把禿勃羅很惱火,一個人就阻擋了他的追擊,這有可能嗎?他來到前面,看到葉三威武的身姿,他也不住的吸氣,下令用羽箭打開追擊的通道,這也是最簡單而無傷亡的辦法。可他沒想到葉三能在這時候射出了一把眉尖刀,正中他的咽喉,死尸栽落馬下。瓦刺騎兵亂了,瘋狂地向葉三射箭,葉三沖向了路旁邊的山坡,可還是有兩支羽箭穿進了他的後背。瓦刺騎兵沒了首領也不追趕皇孫了,上了山坡向葉三追來。葉三的豹騅獸雖然有些疲憊,但逃起來卻有如神助,馱著受傷的葉三落慌而逃。

當葉三從昏迷中醒來,也不知道逃到了哪里,出現在他面前的都是參天古樹,根本沒有他想尋找的道路。一陣口渴,嗓子眼兒發甜,他知道這是失血過多的征兆。眼前一片漆黑就要栽落馬下,葉三下意識地把妖刀插進一棵古樹,想穩住身形,可他已經昏迷栽落馬下,躺在了樹下,手腕還掛在妖刀的刀把上。

永樂看著皇孫朱瞻基和他身後的三十六勇士,他們身上有的已經看不出征衣的顏色,全被粘稠的血跡染紅沾在了身體上。永樂知道薛敬堂和葉三都沒能回來,已經沒有生還的希望。回去怎麼和郡主那丫頭交代啊!一個是老父,一個是新婚丈夫,都為我這皇孫丟了性命。永樂這英明神武的馬上皇帝,也不由得嘆息出聲,戰爭帶來多少不幸,戰爭使多少父母妻兒失去了親人,戰爭使多少英雄淚撒疆場。

永樂在皇孫朱瞻基的建議下,命令所有騎兵順著他們突圍的路線沖殺了過去。沿途沒見一個活著的瓦刺騎兵,滿地尸體可以看出戰況的慘烈。就那麼百十號人,在于他們十倍百倍敵人周旋撕殺,那是何等的英雄。

明軍只在九龍口找到了薛敬堂箭插如蝟的尸體,永樂親自從薛敬堂身上一支一支把帶血的利箭拔出,追封薛敬堂為世襲忠烈侯。又把瓦刺騎兵追殺到土刺河,殺了很多瓦刺騎兵,遂下令班師。按原路還師,永樂十二年八月初一回到北京。

回到北京的永樂還沒坐穩龍椅,應天就傳來了很多對太子不利的消息。永樂正為這次出征死了那麼多將領而惱火,傳來這樣的消息,簡直讓他氣炸了肺。

嘿嘿!你老子我在前線舍生忘死,為了你的後世江山永固,沒想到你還在背後玩陰的,是不是太子你當膩了,換換口味,想做皇帝了。哼!我還沒死。

蒲察如果看到永樂這副德性肯定會喜翻了心,她的陰謀成功了,現在只需要借刀殺人的那把刀了。

免費送逐浪幣,周周有新禮,快來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