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六章 吹風

蒲察從紀綱那里得到可靠的消息後,終于抓住了解縉的痛腳。凌晨五鼓,蒲察就揪著朱高煦的耳朵進了王府密室,開始密謀。

朱高煦還沒有完全清醒,迷迷糊糊地坐在蒲察面前。昨晚因蒲察心情特好,激情澎湃,漢王在她身上付出了太多的精力,現在可想而知有些萎靡不振。

「王爺,現在時機已經成熟,該你出馬了。」蒲察松開揪住耳朵的玉手,女敕蔥似的手指點在了漢王的腦門上。

「什麼時機?解縉遠在廣西,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們拿他沒什麼辦法。」朱高煦邊說邊打著哈欠。

「朝中支持太子的文臣雖然很多,我們要把他們一網打盡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我們只要另出奇謀,不惜一切代價收買皇帝身邊的近臣侍衛,讓這些人不斷地吹風,謠傳太子行為不規。皇上雖然十分精明又善于權謀詭計,但卻有一個明顯的弱點就是多疑。」蒲察給漢王仔細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

「多疑?父王是有點不怎麼相信別人,他唯一相信的就是他自己。別人說太子的壞話,他能相信嗎?皇上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你說的辦法不一定能行的通。」漢王心懷疑慮地說。

「那是以前用人時的皇帝,他知道用人勿疑,疑人勿用的原則。可現在他是在鞏固自己權力時期,心有所疑必將棄之,所用之人都是對他皇位沒有威脅的人。而太子是對他皇位威脅最大的人,在他沒有心甘情願讓位的時候,是不允許任何人對皇位虎視眈眈,太子也不例外。」蒲察分析的很透徹,朱高煦眼楮開始明亮起來。

「太子監國的時候,皇上的弱點暴露的更加明顯,他不止一次懷疑太子對皇位的貪婪。由于皇上要親征,迫不得已將權力交給太子。可太子身邊都是皇上的耳目,而這些耳目也正是我們要收買的最好的吹風人選。」蒲察越說越為自己的能謀善斷而興奮。

「高!實在是高!夫人這一說我也是茅塞頓開。如果把太子急于登基,奪位篡權的耳邊風在皇帝面前不停地吹啊吹啊,我想皇上心里肯定就象吃了一個蒼蠅,惡心難過的。甚至會一怒之下捏死所有蒼蠅的。」說到得意處,漢王和蒲察在密室擊掌相慶。

擊掌後,漢王趁機抓住了蒲察的小手,拉著她坐在了他的腿上,蒲察白了他一眼繼續說道︰「王爺,這次我們等待的機會也來了。解縉私自覲見太子該吹什麼風啊!」

「這風該我去吹,我要吹他個八級大風,飛沙走石那才過癮。」漢王有點興奮過頭了,大手也開始在蒲察身上不老實起來。

「錯了不是!你去吹大風不顯得你在興風作浪嗎?真是沒腦筋,整天就想著進進出出的那些事。」

「嘿嘿嘿!我那個什麼……不是喜歡你嘛。」漢王紅了臉,說話都結巴了。

「切!你應該在皇帝面前吹一些旁敲側擊的斜風,讓他不知道你的風向才是。」

蒲察的謀略是正確的,她準確地擊中了永樂的要害。身邊的近臣侍衛開始拿著漢王的錢,不疼不癢地在皇上面前開始吹風。開始時只是二到三級的微風,引起皇上的注意。到後來也就習慣鼓著腮幫子吹五級以上的大風了,吹的永樂經常對太子的工作做突擊審查。由于永樂心里有了異樣的心情,當然沒有太子的好果子吃,經常訓斥太子,還刻意更改太子頒布的很多政令。而那些政令都是那幫文臣幫太子嘔心瀝血搞出來的,因此永樂也得罪了那幫文臣,讓太子黨十分不滿。于是文臣們紛紛上書,言辭激烈,永樂趁機抓了很多太子黨身邊的文臣。

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朱高煦拎著一籃新鮮的時令瓜果,跑到乾清宮給焦頭爛額的永樂盡盡孝心,隨便說了一句令永樂吃驚的話︰「听說父王陛下要遷都北京了?」

永樂一愣道︰「哪有的事?你听誰說的。」永樂其實已經有遷都的念頭,可還沒有向外透露,誰這麼大膽竟敢揣摩聖意。

「應天都傳遍了,還有誰不知道啊!不是解縉來應天奏報太子的嗎?難道說解縉沒有啟奏陛下?」朱高煦依足了蒲察的話,說的永樂一愣了愣的。

永樂扭頭問身後的太監︰「解縉真的去北京了嗎?」

常在永樂耳邊吹風的太監,能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風嗎?平時都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何況現在。太監馬上搖頭說︰「解縉根本沒去北京,到應天私下見過太子就回廣西了。」

太監的一句話省去了漢王還要繼續吹下去的斜風,這已經足夠了。永樂心中的無名火被點燃了,皇帝親征,太子監國時期,解縉卻私會太子,其心可卒。

雖然立儲風波早已平息,可這不等于矛盾完全消失,碳燼下的暗火經風一吹還是要餑餑燃起的。何況永樂帝最忌諱的就是太子監國期間,群臣把他這個皇帝扔在一邊涼快。他更討厭一些居心叵測的人趁他離開帝都時,與太子接觸過密,有篡權的嫌疑。

永樂沒有任何妥協耽擱,立即命令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火速緝拿解縉。這又正中蒲察的下懷,解縉落在了紀綱手里,能有什麼好蹦達的,等待解縉的只有牢獄之災,甚至丟掉性命。

太子黨領頭的栽了,其他人還有什麼好下場。蒲察利用解縉入獄的契機,鼓動已在掌握之中的陳瑛,開始大面積的彈劾太子黨的文臣武將。

解縉被關押在了北鎮扶司的詔獄,受到了紀綱全面體貼的「照顧」。既然寫到了詔獄,就不能不多說兩句。因為錦衣衛的詔獄是一所歷史悠久,知名度極高的官府監獄,一所獨立一體,不受任何約束的人間地獄。能進去的人不是大奸大惡就是達官顯貴。一但進去,能完好無損地出來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說詔獄是人間地獄一點都沒有夸張的成分,環境惡劣,其臭無比,陰冷潮濕,黑暗可怖。凡進去之人都要嘗遍酷刑,刑具的繁多讓你永遠難忘。

解縉進去就受了詔獄的全刑,首先被押到械字獄,參觀了詔獄所有的刑具器械,給以威懾。再吊在器械前鞭刑、鐵烙,主簿開始記錄解縉所有的招供。別以為招了就沒事了,萬事大吉了,施刑的程序才剛開始。當解縉被架到釘字獄的時候,滿嘴就開始胡言亂語了,按照紀綱編寫的供詞,承認私覲太子,心懷謀逆。當一根根鐵釘釘滿了解縉的雙手雙腳還沒有放過他的生殖器的時候,解縉開始抓狂了。只要紀綱提到的人名,解縉就招,並且還多多益善,把自己的仇人也添加了進去。

進了棍字獄,解縉全身的骨頭沒有一處不碎裂,可獄卒就是有本事,就是不讓你死,解縉此時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沒辦法,就把祖宗八代,偷雞模狗的事都招了。

來到拶字獄的時候,解縉已經全無意識,可疼痛的感覺還存在。當獄卒用拶子夾住解縉手指,解縉開始徹底絕望。因為他賴以生存的雙手再也不能握筆,手指被拶的就象剛出鍋鹵過的雞爪。到此時,根本不用解縉招認了,紀綱完全代辦了所有蒲察要置辦的文臣,和所有她仇恨的人,其中赫然就有葉三和揚秋遲的大名。

當蒲察拿到解縉招供的名單畫押的時候,冷笑連連,莫須有的罪名使在朝的大臣們岌岌可危,惶恐不可終日。蒲察也真夠絕的,她沒有把那些文臣一勺燴,而是一個一個地來,並且每一個都證據確鑿。這下讓那些戰戰兢兢的大臣們傻了眼,他們真不知道那些證據是怎樣出現在自己府中的。錦衣衛去抄家,一抄一個準,所有人連反駁的余地都沒有。

其實這都是蒲察、紀綱、陳瑛干的好事,這三人組合真是做的天衣無縫。蒲察根據紀綱提供解縉無中生有的招供,進行對號入座。半夜三更,蒲察憑借人類所沒有的詭異身手,把需要的證據安放在所需要的位置,然後,陳瑛上朝彈劾,永樂下旨恩準,紀綱抄家緝拿,真是手到擒來。

第一個倒霉的是大理寺丞耿通,他只不過為太子說了幾句良心話,說太子所做的一切都沒什麼錯誤,而被陳瑛怒斥其罪行,根據解縉的招供,耿通貪污受賄,私放案犯,其罪當斬。果然錦衣衛在耿通家中搜出銀兩,還把一個江洋大盜緝拿歸案,一口咬定是耿通私放。

耿通被處決後,朝中每天都是殺氣騰騰,群臣不寒而栗。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才是剛剛開始。第二個倒霉的竟是皇親武將耿柄文,陳瑛彈劾他私藏龍袍、玉帶紅革,和解縉為一黨,心懷篡逆。當錦衣衛從他的書房搜出那些物件的時候,耿柄文自殺了。第三個倒霉蛋兒是當朝第一勇將盛庸,就是那個在「靖難」時把永樂打的灰頭土臉的盛庸,他的火器在戰場上差點要了永樂的命。陳瑛彈劾他心有仇怨,圖謀不詭,沒等紀綱去搜拿證據,盛庸就在下朝的半道上自殺了。一時間,朝廷大臣自殺成風,一被陳瑛彈劾就自殺,紀綱倒省去了很多事。

太子的羽翼被蒲察殺了幾十人後,太子黨的勢力受到了重創,地位搖搖欲墜。朱高熾本人也是心灰意冷,奄奄熄鼓。

蒲察手拿著解縉的畫供,出現在她眼前的竟是葉三的名字,葉三的罪名是*老婦,調戲郡主,目無聖上,犯有欺君之罪。

蒲察冷笑著,緝拿葉三下獄還需要證據嗎?葉三你的好運到頭了,解縉就是你的榜樣,你也受活受活,嘿嘿嘿!

免費送逐浪幣,周周有新禮,快來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