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到了天明,趙修遠听著正房傳來的聲音,預估到應該是趙大石醒來了!他越發小心起來,降低呼吸頻率,面得被趙大石發現。
起床、洗漱、習武、做飯、讀書,趙修遠听著趙大石很規矩的行動,對他心中也好了幾分好感。很難想象,到了趙大石這樣的年紀,還保持這樣規律的生活,而且還讀書和做飯。難怪他能掌控遼東六扇門局勢,如此多年經歷多任大捕,而保持遼東的江湖風平浪靜。
听著趙大石讀完書,喝了杯茶,休息了一下,趙修遠終于听到他離開的聲音。等到趙修遠確認趙大石走了,趕忙從柴房的房梁上翻了下來。如今時間已經不晚,已經能夠听到外面小販們加賣東西的聲音。
如此趙修遠只能小心,輕手輕腳敲開趙大石住的門,免得引起附近人的注意。有道是最了解你的人,永遠是你的敵人。趙修遠雖身為六扇門捕快,可是卻不得不了解一些罪犯的手段。于是他很輕松的就敲開門上的鎖,走進了趙大石的房間。
這是一間很整潔的房間,收拾的井井有條的樣子,不過另一面也十分簡潔,想要亂也很難。金烏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著從趙大石的房間,找找看有什麼線索。比如說魔教的東西,或者說趙正書給的傳遞消息的紙條。
這樣的房間,正好方便了趙修遠的,因為能藏東西的地方,肉眼可數的少。可是一切並沒有如趙修遠的願,他翻了整個房間,所有可能藏東西的地方,都沒什麼發現。
對于這樣的結果,趙修遠也無喜無怒,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手下的人是臥底。不過趙修遠並不想如此輕松放棄,于是他決定去其他房間找找。雖然它們看上去,並不像是藏什麼隱秘的地方,可是誰也不確定。可惜結果依舊如是,什麼都沒有發現。
趙修遠只好再回到趙大石的房間,面對這樣的結果,他也沒什麼好辦法。這只是他計劃的一部分,要是敵人這樣就露出馬腳,也不可能在六扇門隱藏如此多年。看著這個房間,趙修遠並不氣餒,除了查看趙大石的情況,他還有另一重打算,考察考察趙大石這個人。
他相信臥底的事,很快就會水落石出,而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完成師傅的交代,重新整理這個遼東六扇門。這樣一下,接下來的事,就要用到趙大石。想到這里,趙修遠想到,趙大石走之前,似乎在房間中讀過什麼書。
想到這里,趙修遠來到房間左邊的書桌前。他坐了下來,想要看看趙大石走之前的心情。這是一個靠窗戶的地方,光采很好。因為早上距離的原因,趙修遠並沒有听清楚,早上趙大石讀的是那本書。
于是他朝桌子上面的書堆中看了看,還好書並不是很多。于是趙修遠朝著上面瞧了瞧,只是些四書五經之類的東西,並沒有什麼出奇的。趙修遠隨手從書堆中拿了幾本,只見它們每一本都有使用的痕跡,書紙之上還有一些圈和線,看來趙大石讀的很認真。正當趙修遠接著翻身的時候,忽然感覺到手中拿到一本有些奇怪,似乎中間夾雜著什麼。
難得線索在這里?趙修遠想到。翻開手中的書,翻了起來,很快在書中翻出一枚銅錢,上面書著嘉靖通寶,正是當今聖上的年號。對著這枚銅錢,趙修遠好奇起來,這錢即不是古物,又非珍寶的東西。雖然大明以寶鈔為貨幣,但這東西到了嘉靖朝已經很難花出去了,是以朝廷會鑄些銅錢,可是這一文錢實在還沒到多寶貴的時刻。
趙修遠雖然並不明白,趙大石為何將這錢放于書本之中,而且還十分寶貴的樣子,可是這樣的錢實在太多了,實在不算什麼證據。趙修遠只能當成,這枚銅幣或許有其他故事吧!他朝外看了看,時間已經不早了,估計再過一段時間,趙大石就會回來。
既然今天沒什麼發現,再留下去也不過是耽誤時間。趙修遠看著房間中,整理了一番,確認趙大石不會有什麼發現後,又從後牆中翻了出去。
出來趙大石的院子,趙修遠又繞了一番路,確認不會有人會懷疑之後,決定還是去找個地方,先吃一頓飯。自此前天進城之後,自己又在趙大石家中呆了一天,現在實在是餓的厲害。于是他隨便找了個路邊小攤,要了一碗面。
趙修遠吃飯向來不講究,有時候連趙四都看不下去,說要是哪一天隨便塞趙修遠一碗豬食,他也能毫不猶豫的吃下去,並且吃完也沒有發現。這話雖然夸張,倒是也說的差不多。其實這也算是習慣,趙修遠從小跟著師傅查案,吃的那是有一頓沒一頓,而且有時候根本沒有吃飯的地方,或者要好幾天不吃不喝,怎麼還能講究那麼多呢!
為什麼說這麼多呢?因為趙修遠發覺,自己碗中這碗面實在厲害連他這樣的人,吃著都覺得難吃,實在難以想象廚師是怎麼樣的天才。不過即便如此,趙修遠也並不打算說什麼,他默默的吃著面,想到吃完這碗飯,接下來就該去邵和歌家中去看看了!
不過好像邵家並不在沈陽,因此邵和歌一般都在六扇門住著。趙修遠身為六扇門大捕,比別人更了解,六扇門看著放松,但是里面的守衛著實不少。以他對六扇門的了解,想要進去也不簡單,尤其是一些死角,他還不想引人懷疑。
趙修遠正一面吃著飯,心中想著避開六扇門暗崗的方法,卻被旁邊幾個人的聊天給吸引了!原來幾個人說的是李成梁的事,事情還和他有幾分關系,因為話中的主角正是金烏。
原來幾個人,先是談起關于遼東總兵退休,因為沈陽如今還是個軍事重任,是以武官的權值也比其他地方大一些,大家都比較關心總兵的接任者。李成梁作為最有可能的人,于是話題就轉到了李成梁,但是李成梁來遼東並不久,大家並不知道他的什麼事。于是說來說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卻不知一個人,從哪里听到金烏的事,和其他人吹噓起來。他先是說起李成梁殺了金烏的父母族人,然後又收留十分恨自己的金烏,最後又得出結論,下任總兵是個狠人,故意找一個想要殺自己的人,就是要時刻提醒著自己不要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