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羅杰等人的擔憂並非是杞人憂天。

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事態發展,完完全全地證實了這一點。

由于詹姆斯-默多克的死亡,贏得了幾乎全北美同情心的「可憐的老人」,魯伯特-默多克,很快就穩定住了新聞集團搖搖欲墜的局面。

甚至于,在不到兩周之後,當紐約法院宣布即將召開第三次听證會的時候,一度還出現了游行抗議的情況。

雖然听證會沒有因此而取消,但卻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之下,警方甚至不得不釋放了幾名新聞集團的高層,以平息民眾的怒火。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新聞集團的股價終于止住了下跌的頹勢,開始逐漸回升。

雖然回升的速度並不算快,但當進入到夏天的時候,新聞集團的市值也重新回到了八百億美元之上。

而且這並非只是所謂的「股價虛高」,而是有大量實實在在的成交作為支撐的。

根據公開的大額股份交易信息來看,在新聞集團內部,魯伯特-默多克的反對者,包括摩根在內,大大小小的幾個財團,都選擇賣掉了新聞集團的股份。

只不過,這些股權並沒有「流落在外」,而是由新聞集團的股東內部進行消化,僅僅只是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在交易時進行了例行的報備手續。

站在一個「知情的局外人」的角度,一切似乎都在朝著魯伯特-默多克這個老狐狸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不過,事情很快迎來了轉機。

六月初,經過了長達兩個多月的調查,米蘭達-斯特里普,終于是從魯伯特-默多克這個老狐狸的家人那里,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確切地說,是魯伯特-默多克的前妻,安娜-默多克。

(注︰西方習俗,婚後女方改隨男方姓氏,不過到了現在並不是所有人都遵守這一條。)

安娜是老默多克的第二任妻子,為默多克生下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除了長子拉克蘭-默多克稍顯平庸以外,無論是次子詹姆斯-默多克,還是女兒伊麗莎白-默多克,都展示出了極高的商業手腕。

詹姆斯-默多克就不說了,雖然曝出了【竊听門】這樣震驚世界的丑聞。

但在丑聞爆發之前,卻正是他的計劃,讓新聞集團在歐洲的勢力迅速擴張。

而伊麗莎白-默多克同樣也不簡單,1993年,伊麗莎白-默多克不顧父親的反對,與非洲小國加納的一名政客結婚,並借著這個機會走進商界。

依靠著向父親借來的三千多萬美元,伊麗莎白-默多克收購了兩家連年虧損的電視台,並在兩年內就扭虧為盈,而後轉手賣掉。

這筆操作,使得伊麗莎白-默多克在連本帶利還清向父親借的貸款之後,還淨賺了一千多萬美元。

哪怕是以豪門子弟的標準,這也是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千禧年前後,老默多克打算在拉克蘭-默多克和詹姆斯-默多克兩名兒子當中挑選一名繼承人的時候,伊麗莎白-默多克爭取到了母親的支持,站出來表示反對,要求老默多克將自己也列為「候選人」之一。

盡管老默多克表示︰一個有了孩子的女性,在事業上最多只能投入百分之九十五的專注。

但伊麗莎白的反擊同樣犀利︰和我那兩個不成器的哥哥相比,哪怕我只投入百分之九十五,也要超過他們兩個相加。

這個理由並沒有能夠完全說服魯伯特-默多克將伊麗莎白-默多克列為繼承人的候選之一,但卻也開始讓後者參與到新聞集團的正式業務當中。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一次考驗的機會。

而從業績上來看,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伊麗莎白-默多克的表現,或許比詹姆斯-默多克差了些,但卻是完爆了拉克蘭-默多克不知道幾條街去。

不過,或許是豪門子弟之間永遠不會有真正的親情。

詹姆斯-默多克和伊麗莎白-默多克這對兄妹幾乎是勢如水火。

尤其是當【竊听門】丑聞爆發之後,伊麗莎白-默多克立刻以四億多英鎊的價格,將自己一手創立的【陽光】電視公司賣給新聞集團,然後高調地返回新聞集團,力求要與哥哥詹姆斯-默多克一爭高下。

或者說,趁著這個機會,將其徹底踩到腳下。

至于說這是否算是乘人之危?

對于這種級別的豪門內斗來說,這只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情。

若是迂腐地顧念親情,反而會被人所鄙視。

某種程度上,這正是所謂的「上流社會」中,最血淋淋,也最陰暗的一面。

言歸正傳。

米蘭達-斯特里普所探听到的消息,是在詹姆斯-默多克死亡之後不久,在海外隱居的安娜突然返回了北美,與伊麗莎白-默多克大吵了一架,而後又憤然離去。

這個消息被米蘭達-斯特里普很敏銳地捕捉到,並立刻決定從安娜身上打開突破口。

事實證明,這確實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經過收買、誘騙等方式,米蘭達-斯特里普從安娜身邊的人得到確切地消息,安娜已經通過某種渠道得知,殺死詹姆斯-默多克的,正是魯伯特-默多克和伊麗莎白-默多克這一對父女。

前者為了挽救自己的新聞集團,而後者,則是為了爭奪繼承人的位置。

兩人的目標不同,但實現目標的方式卻是完全一樣,那就是讓詹姆斯-默多克去死。

于是,這一起由魯伯特-默多克策劃並提供「特殊幫助」、由伊麗莎白-默多克實施的謀殺案,幾乎將全世界都給騙了過去。

有了一個明確的線索之後,高盛集團所擁有的,堪稱恐怖的資源,頓時發揮了效用。

只是兩周之內,高盛集團就確認了更多的消息。

比如說,伊麗莎白-默多克是從什麼地方得到蓖麻毒素、又是通過什麼方式將其投入到詹姆斯-默多克的晚餐中的。

甚至于,高盛集團還找到了一位已經被認定為「失蹤」的FBI探員,並從其身上得到了伊麗莎白-默多克的一名親信手下對其進行賄賂,以便對詹姆斯-默多克實施投毒暗殺的證據。

查到這一步,已經是足夠扭轉局面了。

無論是推動官方的力量繼續調查下去,還是將這些資料和證據公布在媒體上,都能夠讓新聞集團這艘勉強重新浮起來的大船,重新沉沒下去。

但是,羅杰卻是不想給魯伯特-默多克這個老狐狸任何繼續翻盤的機會。

哪怕,僅僅只是理論上的機會。

「在不驚動默多克家族的情況下,還能繼續查下去嗎?」

羅杰皺著眉頭,對費迪南德問道︰「如果可以的話,你認為需要多長時間?」

「很難,我們現在的證據只能指證到伊麗莎白的一名親信手下,而無法指證到她或者老默多克本人。」

費迪南德搖搖頭,說道︰「如果我們想從這個人身上取得更進一步的證據,勢必會驚動伊麗莎白本人。我們的意見是,調查到這一步為止,剩下的交給警方和FBI來解決。」

一旁,康卡斯特的代表,也對費迪南德的意見表示贊同。

羅杰轉頭看了看安妮,後者沒有說話,只是對羅杰輕輕點頭示意。

這已經足夠說明安妮的態度了。

「畢竟你們是專業的,我相信你們的判斷。」

羅杰很快有了決定,開口道︰「那麼就請你們想辦法推動這件事,我們雖然在官方也有一定的資源,但是不像你們那麼神通廣大。」

嚴格來說,白宮里的那位,還欠著樂隊一個不大不小的人情。

不過,這個人情已經用過兩次,就算還有剩,剩下的也不多了。

能不用,還是不要用為好。

白宮里的那位黑皮白心的總統,至少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再坐幾年。

這個人情,留到以後更加關鍵的時候再用,效果才會更好。

「沒問題,這方面就交給我們。」

費迪南德想了想,說道︰「我們這邊的想法,是直接把證據交給FBI,高盛和紐約的一名主管有不錯的交情,他會幫我們的。」

頓了頓,費迪南德又說道︰「我想,我們可以盡快對伊麗莎白的那名手下實施逮捕,爭取在幾天之內取得初步的證據,直接逮捕伊麗莎白本人,從她的身上打開突破口。一個有孩子的女人,性格上總是軟弱的。」

這句話有點歧視女性的嫌疑,如果公開說出去,肯定會被女權主義者噴到死。

不過,在北美,無論是上流社會還是平民階層中,性別歧視的現象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很多人對此有所不滿,但卻也無力去改變什麼。

「不要小看伊麗莎白。」

羅杰提醒道︰「這個女人雖然借助了默多克家族的財力和勢力,但是任何人,能夠在幾年里賺到數十億美元的財富,都是不能有半點輕視的。」

好歹是被評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之一,哪怕評出這個榜單的雜志權威性並不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但這也足以說明伊麗莎白-默多克的成功。

羅杰深知一個道理︰無論看上去多麼的人畜無害,但凡是成功者,必有其過人之處。

或者換句話說,任何一個成功者,都絕非昏庸無能之輩。

若是太過于輕視伊麗莎白-默多克,恐怕是要吃虧的。

不過,對于和自己處于平等合作關系,甚至是隱隱佔據極大優勢的盟友,羅杰所能做的,也就只是提醒而已。

至于對方會不會听,羅杰就沒有辦法了。

「我會向我的上司轉達您的提議。」

費迪南德沒有對羅杰的勸誡表示什麼,只是做了一番公式化的答復。

緊接著,費迪南德立刻轉移了話題,說道︰「在之前做空新聞集團股價的計劃中,高盛的盈利遠遠低于預期。如果考慮到資金佔用成本,別說賺錢,甚至還要小虧一筆。這一次,我們一定要從新聞集團身上割下一大塊肉來,來彌補我們的損失!」

康卡斯特的代表沒有說話,不過,看對方的神色,顯然也是對此極為贊同的。

在之前做空新聞集團的股價時,雖然新聞集團的市值曾經一度跌落到低于六百美元。

但因為交割協議的緣故,高盛集團並沒有能夠在新聞集團的股價跌到最低點的時候完成交易,而是一直拖到了新聞集團的股價回升至接近八百億美元。

單純從金錢上來說,這個數字,高盛集團依然是有的賺的。

但考慮到資金佔用、回款周期、渠道資源等等各方面的成本,一筆只是「小賺」的交易,在更大的層面上來看反而是虧損的。

雖然虧損的並不多,家大業大的高盛也完全不在乎這點虧損,但主持這個項目的費迪南德卻是不能不在乎。

越是像高盛這樣的,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超級巨頭,其內斗就愈加的激烈。

在高盛內部,不知道有多少人,虎視眈眈地盯著費迪南德,希望他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從而取代他的位置。

費迪南德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爬到現在這個位置上,結果卻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好在,新聞集團的這件事上,費迪南德的做法不能說是「錯誤」,最多只能說是「出了一點小小的意外」。

【竊听門】的丑聞鬧得這麼大,高盛集團的高層不可能不進行關注。

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在于,在高盛內部,負責運作這件事的費迪南德,可以不用擔心有人背後捅自己一刀。

任何一個上位者都不會是白痴,或許會被人蒙蔽,但當親自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這種事情就不會再發生。

而壞處在于,若是真正地「搞砸了」,費迪南德也同樣不可能獲得第二次機會。

前邊那一次,可以說是「小小的意外」。

而這一次,若是再失敗,費迪南德自己都不知道該要怎麼圓過去。

所以,不管【量子娛樂】,或者它的三個股東們怎麼樣。

站在費迪南德個人的角度來講,已經算是站在了懸崖邊上,沒有退路可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