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79章 滑鐵盧?

後面幾日,正如羅杰所預料的那樣。

《迷途之家》專輯的銷量一路走低,首周末四天過去,實體專輯僅僅只賣出了200萬張出頭,數字版本的銷量倒是略高一點,有接近270萬張的銷量,加起來,倒也是接近半個鑽石唱片的銷量了。

這樣的成績,若是放在其它任何一個歌手、樂隊身上,都可以算作是出色。

即便是對當紅的一線巨星來說,至少也是「合格」的成績單。

但羅杰的樂隊,從2003年的《所羅門之鑰》、《阿瑪拉》兩張專輯開始,過去的六張專輯銷量太過奪目。

尤其是上一張專輯《月之暗面》,積累到現在,僅僅只是北美一地,實體唱片加上數字唱片,加起來就有高達兩千三百多萬的恐怖銷量。

對比之下,《迷途之家》的成績就顯得難看了許多。

有些喜歡挑事的媒體,甚至迫不及待地發布了【Darkness樂隊遭遇滑鐵盧,或成下一個範特西-巴麗娜爾?】這樣的標題,暗示《迷途之家》這張專輯,將成為樂隊的滑鐵盧。

——範特西-巴麗娜爾是《美國偶像》第一季決賽的冠軍,因為這檔節目而迅速爆紅,但在一年之後,幾乎沒有人還記得她是誰。

將羅杰的樂隊和這個黑人女歌手放在一起對比,暗示的意味十足。

對于這樣的「挑釁」,羅杰的回應也很簡單︰「什麼時候,首周末銷量五百萬張的專輯,也算是‘失敗的作品’了?」

對于羅杰的質疑,媒體們自然是不會感到有任何的愧疚,反而是愈加地叫囂了起來。

畢竟是媒體行業嘛,報紙和雜志的銷量就代表著一切。

越是尖銳的話題,就越受到公眾的追捧。

不過對媒體的叫囂,樂隊都沒有再做出任何的回應,甚至連新專輯的宣傳行程都取消了一部分,非常的低調。

低調的原因倒不是因為專輯的「銷量不佳」,或者是對媒體有什麼意見。

媒體們是什麼貨色,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若是不能適應這一點,也沒辦法在這一行混到現在。

事實上,樂隊低調下來,是因為另一件事。

和《迷途之家》同期發行的《郊區的耶穌》電影,與專輯正好相反,高開高走,以1800多家院線開畫,首周末就拿下了1730多萬美元的票房,位列感恩節檔期的第二位,僅次于一部同期上映的合家歡類型的喜劇片。

第二個周末,《郊區的耶穌》票房跌幅僅僅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再次收獲1233萬美元。

僅僅兩周,《郊區的耶穌》北美累積票房,就已經接近了制片、宣發成本的總和。

因為大部分宣發成本由環球影業承擔的緣故,作為投資方的樂隊,實際上已經收回了投入的成本。

——當然,只是賬面上的。

和任何一項好萊塢業務一樣,資金回籠的效率永遠是一件讓人十分頭痛的事情。

按照樂隊和環球影業之間簽訂的協議,在影片上映六個月之後,才會進行第一筆分賬。

而要拿到北美票房的所有收益,最快也要到一年以後了。

若是再算上海外票房,這個時間最長可能會延長到三年。

但無論如何,影片在票房上大獲成功,終歸是一件喜聞樂見的好事。

在羅杰召開的慶功派對上,環球影業的代表,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周邊版權開發的計劃。

包括電視台、網絡媒體的播放授權,錄像帶、DVD、乃至于電影原聲大碟的發行。

除了這些最常規的版權收入之外,環球影業還提出,應該物色合適的作者,為這部電影出版一本同名小說。

劇情類電影不比那些專門為了賺錢而誕生的暑期檔爆米花,不但票房潛力上遠遠不如,就連票房之外的版權收入,也很難相提並論。

因此,任何一個哪怕是蚊子腿的收入,發行方和制片方都不會放過絲毫。

環球影業這麼著急,也是因為他們也能在這些版權收入上分一杯羹。

雖然比例沒有票房分成那麼高,但卻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這也是為什麼,環球影業同意承擔影片的宣發收入,不僅僅只是因為羅杰向環球唱片提供了一批歌曲的詞曲版權,同時,這些實打實的預期收入,才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在任何一個行業,握有渠道話語權的發行方,永遠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唱片業如此,好萊塢同樣也是如此。

好不容易從環球那位代表的「推銷」中月兌身,羅杰在派對中轉了一圈,找到了同樣剛剛擺月兌糾纏的杜克-羅森伯格。

「我們的新項目該提上日程了。」

羅杰第一句話就讓杜克的心髒猛地停頓了一拍。

當然不是嚇得,而是激動。

沒有給杜克開口的機會,頓了頓,羅杰繼續說道︰「《戰爭之王》這個項目,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我打算交給你來拍。不過我需要一個能繼續改編《搖滾聖經》系列的導演,你有合適的推薦嗎?」

一部《郊區的耶穌》,已經讓羅杰看到了《搖滾聖經》這個系列,在電影改編市場上的潛力。

在羅杰的印象中,前世似乎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嘗試。

或者即便有,但也沒搞出太大的動靜來,換句話說,就是嘗試失敗了。

但在這個世界,憑借著《搖滾聖經》系列驚人的影響力,再加上專輯本身的特殊性,改編電影,絕對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模式。

杜克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足夠出色,羅杰當然想讓他繼續拍下去。

但是,羅杰很清楚,杜克更希望得到的,是執導主流商業電影的機會,而不是拍這種偏向文藝類型的電影。

如果想要讓杜克和樂隊繼續合作下去,要麼是現在,要麼是未來一兩年,必須要滿足杜克的這個野心。

羅杰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是遲早的事,那麼越早找到接替杜克的人選,就越是穩妥。

「索菲亞。」

杜克思考了五秒,就報出了一個名字︰「索菲亞-科波拉,她很擅長這種以劇情為主的類型,並且對細節方面有獨特的把控能力。」

索菲亞?

羅杰思考了一會,才想起來,這不就是杜克的那個姘頭嗎?

呃,姘頭這個詞好像不太好听。

這不就是杜克的那個女友嗎?

咦,話說,「女友」前邊,是不是要加上一個「前」字?

羅杰心里八卦了一陣,腦海中卻是在快速回憶著索菲亞的資料。

作為科波拉家族的一員,索菲亞-科波拉在演員事業上可以說是很失敗,但轉型做了導演之後,卻是絕對算得上成功。

尤其是在劇情類文藝片的領域,索菲亞-科波拉不但拿下了許多小的獎項,同時還獲得過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在內,多次奧斯卡提名,以及一座最佳原創劇本的小金人。

雖然編劇類獎項的含金量不高,但那畢竟是奧斯卡。

這樣一個導演,能力上肯定是足夠出色的。

唯一的問題是……

羅杰猶豫了片刻,試探著開口道︰「你知道的,我希望《搖滾聖經》系列保持《郊區的耶穌》的風格,而不是奧斯卡的那種命題作文。」

這是羅杰最為擔心的事情。

《搖滾聖經》系列改編電影,最重要的不是拿什麼獎項,而是市場!

更直白地說,是要追求高票房!

如果讓一個只會拍文藝片的導演來接管這個項目,拍出一堆不知所謂的東西,或許能得到學院派的青睞,也能通過奧斯卡或者其它什麼獎項的噱頭來賺錢,但那卻違背了樂隊利用這個系列來「圈粉」的初衷。

相較于票房收益而言,《郊區的耶穌》讓許多對流行樂壇不感興趣的影迷對樂隊有所了解,甚至成為了樂隊的粉絲,這才是樂隊最為重視的事情。

「索菲亞的風格確實比較偏向于保守。」

杜克對羅杰的質疑似乎是早有準備,毫不猶豫地開口說道︰「讓她做導演,但不要給她最終剪輯權,找一個擅長商業類型的制片人把關,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和太平洋對岸的電影圈子不同,在好萊塢,除了有數的幾個人之外,導演這個職業,只是一個負責拍攝現場的「工頭」。

一部電影最終做成什麼樣,不是導演說了算,而是制片人說了算。

尤其是剪輯。

一樣的鏡頭,剪輯手法一換,成片效果就截然不同。

杜克-羅森伯格的這個提議,可以說是非常的現實。

索菲亞-科波拉擅長細節的把控,能夠拍出最完美的鏡頭。

但這些鏡頭如何剪輯,是制作成一部節奏緩慢、徐徐推進的文藝片,還是剪成一部大受市場追捧的商業片,卻是要看制片人的能力。

「我會考慮你的提議。」

羅杰點了點頭,卻是沒有立刻答應下來。

《搖滾聖經》系列的導演選擇是一件大事,不可能草率地作出決定。

沒有在這件事上繼續糾纏下去,羅杰隨口轉移了話題,說道︰「《戰爭之王》這個項目,我之前說過會交給你,有興趣接手嗎?」

「當然!」

這是杜克夢寐以求的,執導主流商業電影的機會,自然不可能放過。

仿佛是生怕羅杰後悔一樣,杜克連忙說道︰「我已經多次聯系過尼古拉斯,說服他出演這部電影絕對沒有問題。另外,我還聯系了軍火巨頭維克托-布特,他同意在聖誕節之前抽出時間接受我的采訪,補充這部電影的細節。」

杜克很清楚,在羅杰的眼里,《戰爭之王》這部電影的關鍵就是尼古拉斯-科波拉。

雖然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既然是投資人的要求,照做就對了。

某種程度上來講,杜克-羅森伯格是一個相當出色的乙方,無論是否合理,只要肯給出足夠的報酬,一定會想方設法滿足甲方的需求。

至于維克托-布特,卻是一個斯拉夫軍火商,有「死亡商人」的別稱,也是《戰爭之王》主角的原型。

在普通人眼里,和這樣的人打交道,絕對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但杜克壓根不在乎什麼危險,為了自己的導演夢,杜克絕對敢拼命。

「電影的梗概我之前給你發過。」

羅杰沒有立刻把話說死,留有一定的余地,話語中的暗示卻是很明顯了︰「劇本和計劃書都交給你來完成,只要你拿出的劇本和計劃書能讓我滿意……」

在說到「計劃書」這個單詞的時候,羅杰刻意加重了語氣。

「我明白,計劃書,還有劇本。」

杜克已經不是一個好萊塢的菜鳥新人,自然明白好萊塢的規則。

劇本?

懂行的人都不在乎這玩意。

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某個天才編劇丟出一個劇本,立刻引起六大的追捧,哭天喊地求著對方去拍片,這種事只會發生在小說里。

事實上,真正大賣的電影,劇本永遠都是中規中矩,第幾頁埋下伏筆,第幾頁應當有轉折,等等。

幾乎是和八股文一般,完全固定的流水線模式。

越是打破常規的劇本,在好萊塢就越是容易遭到冷遇。

原因也很簡單,既然舊的流水線模式能夠穩定地獲得成功,為什麼要在你的「創新」上承擔風險?

只有拍攝計劃書,才是重中之重。

一份好的計劃書,是說服金主投資所必須的條件。

「我先跟你透個底。」

猶豫了片刻,羅杰決定給杜克一個甜棗︰「《郊區的耶穌》這部電影全部的收入,都會投入到《戰爭之王》這個項目中。」

大制作!

杜克的腦海中,立刻冒出這個念頭。

《郊區的耶穌》這部電影肯定算不上什麼大紅大紫,但以現在的勢頭來看,光是樂隊的那一部分收入,很有可能會超過五千萬美元!

這個規模的預算,僅僅只是制片成本,在這個年頭,已經是可以去暑期檔闖一闖了。

對于一個追求商業成績的導演來說,沒有什麼,比「暑期檔」三個字,更能讓人感到激動和興奮。

看著一臉激動的杜克,羅杰笑了笑,拍拍對方的肩膀,說道︰「不用著急,今晚是慶祝《郊區的耶穌》票房大賣,好好享受派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