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3章 槍手,了解一下?

「除了live精選專輯以外,還有一件事。」

加西亞-賴斯特頓開口道︰「公司打算買斷你們手中《we.》和《怪胎》的北美後續收益分成,價格分別是100萬美元和300萬美元。」

也就是說,如果樂隊同意了這一提議,就可以得到400萬美元的收入。

但相應地,《we.》和《怪胎》以後的銷售分成,就和樂隊無關了。

這也是唱片公司常用的策略之一,尤其是發行方,最喜歡這麼干。

在專輯銷售的高峰期過去之後,開出一個價格,將制作方、歌手/樂隊、或者其它任何享有分成收益的人,手中那部分長期分成權一次性買斷。

當然,不一定是發行方,任何一個參與分成的人或者公司都可能會這麼干。

如果是不懂行的人,尤其是歌手或者樂隊,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多半會選擇賣掉。

畢竟對于一張銷量增長近乎停滯的專輯來說,300萬美元買斷百分之二十五的分成權,這個價碼並不算低。

但真正熟悉這個行業的人,卻絕對不會做這種殺雞取卵的蠢事。

「我們手中的分成權不會賣的,除非華納願意在報價上再加一個零。」

這種事根本不需要和安妮、理查森商議,羅杰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個提議。

雖然說《we.》單曲和《怪胎》專輯的銷售高峰期已經過去,以後可能再賣十年,分到樂隊手中的錢都沒有400萬美元。

但當時簽的可是超長年限的發行合約,華納唱片有權在合約期限內的任意時間里重新發行單曲和專輯。

現在的銷售高峰過去,不代表以後就徹底賣不動了。

退一步說。

哪怕這一代的歌迷確實不會再購買《怪胎》專輯,等到下一代人長大,也就最多十年的事。

到時候再拿出來重新發行一次,銷量或許遠遠比不上現在,但收入也不會太低。

區區四百萬美元就想買走樂隊的分紅權?

這是把羅杰三人當成完全不懂得這個圈子游戲規則的白痴了。

不過話說回來,要不是羅杰前世因為好奇,特意去了解過幾位傳奇巨星晚年窮困潦倒的原因,說不準也會上這個當。

把手中的長期飯票低價賣出去,是很多明星都會犯的一個錯誤。

「如果你們願意賣的話,請務必優先聯系公司。」

加西亞-賴斯特頓從羅杰的態度里看出了很多東西,沒有強求,轉移話題道︰「《青春》專輯的錄音進行的怎麼樣了?」

「還剩最後三首歌,兩周以內應該可以完成。」

實際上錄音的部分大約一個禮拜就夠了。

不過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留有余地,羅杰故意將時間多說了一些。

截止到目前為止,《青春》項目的進度遠遠快過預期。

賈森、安妮、米婭和格雷西的工作都已經完成,只剩下羅杰和理查森。

羅杰還差三首歌的人聲和《nerves》的貝斯,理查森只差兩首歌的鼓。

《青春》是樂隊到現在為止,整體難度最低的一張專輯。

再加上樂隊對錄音的工作越來越熟悉,速度快,也是一件不難理解的事情。

「也就是說,五月中旬就可以結束《青春》專輯的制作?」

加西亞-賴斯特頓停頓了一下,追問道︰「《黑色》專輯呢?能不能在七月之前結束?」

錄完歌並不代表專輯馬上就能發行了,還要做後期處理,以及封面設計等等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

不過那些和樂隊的關系不大,保持一定的關注即可,牽扯不了多少精力和時間。

在《青春》專輯進入到後期制作之後,樂隊完全可以直接進入《黑色》專輯的錄制當中去。

在兩張專輯的計劃表上,也正是這麼安排的。

「《青春》錄的快是因為這張專輯的難度比較低,《黑色》完全不同。」

羅杰搖了搖頭,說道︰「《黑色》專輯的難度要比《青春》高得多,能在八月之前完成就算快了。如果遇到困難,可能會拖到音樂節之後。」

這是留有余地的說法。

實際上,按照羅杰的想法,《黑色》專輯的錄音,大約需要兩個月左右,雖然比《青春》慢,但也不會慢太多。

《黑色》專輯的難點,主要在于樂器的演奏上。

和朋克相比,金屬搖滾,可以說成是更注重「技術」,也可以說更追求演奏的「難度」。

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有的樂隊刻意追求炫耀技術,結果做出來的歌技術含量是夠了,但听起來就像是一坨翔。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的大師級樂手,都出自金屬風格的樂隊。

區別只在于是哪一種金屬。

貝斯手除外。

最頂級的貝斯手,反而是朋克樂隊中要更多一些。

比如flea、比如萊斯-克萊普。

當然,金屬樂隊中的頂尖貝斯手也不少,但和朋克樂隊相比起來,數量確實要少許多。

「這兩張專輯完成之後,樂隊有什麼計劃嗎?」

加西亞-賴斯特頓的目光落在桌上的台歷本上,片刻之後,收回目光,朝羅杰問道︰「佩內洛普搖滾音樂節是八月的第二個周末,然後一直到年底,有四個多月的時間,樂隊不會打算什麼都不做吧?」

「樂隊今年的演出任務已經超額完成,《青春》和《黑色》完成之後,按照唱片合約的要求,樂隊今年的工作就完成了。」

見加西亞-賴斯特頓似乎有什麼想法,羅杰沒有急著提出樂隊的打算,反而是說道︰「接下來我們要休息一段時間,可能會去歐洲度個長假什麼的,順便采采風,找點靈感,為明年的專輯做準備。」

羅杰故意把話題引向了專輯上,就是希望加西亞-賴斯特頓主動提出讓樂隊增發專輯的事情。

雖然不是全部,但通常情況下,在談判中,都是先開口提出要求的人處于劣勢。

雖然羅杰並非什麼商業天才,但前世的時候,因為工作的緣故,也沒少參與過各種各樣的談判。

談判高手當然算不上,但也不會犯太過于低級的錯誤。

「羅杰,樂隊現在正處于上升期,休息四五個月,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加西亞-賴斯特頓沉吟片刻,開口道︰「我有個提議。不如趁著樂隊現在的上升勢頭很足,加快發專輯的節奏。如果歌不夠的話,公司手上有一些合適的作品,而且保證可以在作者一欄掛樂隊或者你個人的名字。」

這就是用「槍手」的意思了。

這種情況其實不算少見,但也不算太多。

即使是以效率著稱的創作人,也很難保證每年都能拿出幾十首高質量的作品出來。

這種人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數。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

歌曲數量不夠用,又不想舍棄「創作型歌手」的身份,怎麼辦?

槍手,了解一下?

當然,這種事風險很大,尤其是在北美這片市場上,就和假唱一樣,萬一被曝光出來,就只有退出樂壇一條路可以走,而且還要負上法律的責任。

不過在利益面前,風險再大的事也有人做。

事實上,大部分抱著撈一筆就跑路這樣念頭的人,壓根不在乎這點所謂的風險。

在被曝光之前,早就賺夠錢「退休」了。

不過羅杰可不是只想撈一筆錢安穩退休享受生活的人,對加西亞-賴斯特頓的提議也沒有任何興趣。

更何況,羅杰手上壓根就不缺歌。

幾千首經典搖滾,樂隊自己唱都唱不過來,哪還會用別人的作品?

「增發專輯?」

羅杰的眉毛微微挑起,手支在下巴上,沉默著沒有開口,像是在思考。

加西亞-賴斯特頓等了許久,見羅杰始終沒有開口的意思,再一次勸說道︰「羅杰,你們的事業處于快速上升期,這個時候最好的選擇是拿出更多的作品,不要讓這股勢頭緩下來。」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樂隊絕對不會使用別人的作品。」

羅杰終于開口了,見加西亞-賴斯特頓還要說什麼,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打斷對方的話,繼續說道︰「我承認增發專輯對樂隊有好處,但是我們不缺錢。你想讓我們放棄一個安穩的長假,去做額外的工作,總得拿出實實在在的好處來,否則我沒法和其他人交待。」

羅杰刻意在「不缺錢」幾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過去一年里,樂隊賺了兩千萬美元,今年只會更多。

雖然離億萬富豪還差得遠,但說出「不缺錢」幾個字,底氣還是很足的。

加西亞-賴斯特頓似乎明白了羅杰的意思,皺了皺眉,開口問道︰「版權?」

如果樂隊死咬著版權不松口,加西亞-賴斯特頓幾乎可以確定,公司高層不會輕易批準這項計劃。

今年又不是聯合巡演之前,樂隊嚴重缺歌的特殊情況了。

能增發專輯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樂隊開出的條件太過分,二十世紀娛樂寧可放棄。

對任何一家唱片公司來說,版權,才是賴以為生的根本。

五大之所以是五大,除了遍布全球的發行渠道,以及在唱片業內龐大的影響力之外,堪稱海量的版權庫,才是他們最大的武器。

這個唱片業內的「核武器」,可以輕易轟開任何一條渠道的壁壘,無往不利。

在版權面前,美元的重要性都要往後排。

「你突然提出來這件事,我壓根沒有心理準備,怎麼跟你談?」

羅杰故意這麼說了一句,然後說道︰「我要和我的隊友商量一下,才會確定我們的條件。」

額外的工作必須要有額外的回報,在北美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里,上到控制著這個國家的財閥,下到貧民窟里靠救濟金度日的破產者,都將這句話當成了至理名言。

當然,前者是被動接受,否則底下的人就會造.反。

對于樂隊會提出額外要求這一點,加西亞-賴斯特頓早就有心理準備。

只不過,雖然沒有明說,但底線卻是始終存在在那里的。

「我的提議,你們認真考慮一下,這是雙贏。」

時間還早,加西亞-賴斯特頓並不是十分急于得到答復,不過卻強調道︰「談判和公司的審核都需要時間,不要拖得太久。」

「《黑色》專輯完成之前,就會給你答復。」

羅杰給出了一個相對適中的時間,為樂隊在未來的談判中爭取更多的優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