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六十一章:惻隱之心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沉溺諸有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吳毅在識海內不斷循環這些文字,以他洞天的修為,莫說是倒背如流,便是穿插著來,也輕松自如。

但是背地再好,念誦不出,也無用,吳毅還是深陷困境,難以自拔。

其實,個中緣由吳毅心中也明白,自己將此法視為斗戰之術,卻舍棄了其感化天地蒼生的煌煌正道,這是拿了芝麻扔了西瓜。

然則等閑之間,想要擁有那等慈悲心腸,對于吳毅而言,不啻于登天之難,自己也不是沒有回憶那些令自己感動的事情。

功德金光一次又一次地被擊潰,吳毅越發狼狽,而演武堂內的鬼物,幽瞳之中,滿是扭曲的快意,是不屑,是傲然,是蔑視,是大仇得報的快感。

前面幾種心思還易于理解,只是最後一種心思,吳毅卻是大惑不解,自己一直處于下風,也未曾羞辱過這鬼物,為何會出現大仇得報的快意呢?

這鬼物乃是演武堂內演化而出,一切情感應該都是模擬出來才是,難不成另有隱情?吳毅心中如是想著,而越是想,吳毅就越是覺得有另一種可能。

也許與自己對戰的鬼物,並不完全是幻化而出的!

這演武堂下,該是鎮壓有一些強悍之輩,或許是鬼物,或許是修羅,或許是夜叉,或是就是叛變的佛門弟子,如此一來,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演武堂內,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類型的對手。

出現在眼前的鬼物,應該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此猜想為真,那麼這演武堂,就是一處巨大的監獄。

他們恨的,不是吳毅這樣的挑戰之人,而是演武堂這件威嚴的佛器,是當年將他們鎮壓在此的人。只不過,這絲怨恨,無法對演武堂發泄,只能夠遷怒到吳毅這樣的挑戰之人身上。

被鎮壓多年,他們的內心早已扭曲,就是在演武堂內等死而已,為了報復,就施展出各種變態的手段,折磨這些挑戰者,帶給挑戰者們以巨大的恐懼。

很奇妙,察覺出演武堂真正的秘密後,易地而處,吳毅對于之前被鬼物追著打的怒氣,漸漸淡去,升起一絲惻隱之心,覺得他們可憐。

說來也巧,就是這一絲惻隱之心,之前無論如何也說不出口的四十字真言第二句「莊嚴佛淨土」,自然而然地月兌口而出,甚至第一時間,吳毅都不明白發生了什麼。

此言一出,吳毅身上佛光大熾,比之之前,何止強烈數倍,功德金光鋪展而出,成就一方佛陀淨土,這方場景,本來是天昏地暗,陰風呼嘯,但是這一刻,黑暗與光明並存,而光明的正中心,便是吳毅所在。

在吳毅的身周,各種各樣的梵文浮現而出,有些光明可見,有些暗淡不清,梵文撞擊,會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而千萬道梵文互相撞擊,便是滾滾梵唱,好似有著千萬位佛徒在吟誦佛經一樣,震動諸天,場面無比令人震撼。

一直處于下風的吳毅,順勢翻盤,佛光不斷地鋪展開來,這道神通,隨著梵唱的推進,威能只會越來越強,想要克制,就必須要率先打斷。

淨土界域延展,一切陰邪,貪嗔痴等惡念,盡數消除,鬼物沒了挪移的範圍,吳毅干淨利落地解決了戰斗,將那只鬼物鎮壓在自己的身前。

佛光繚繞,朦朧陰氣散去,出現在吳毅眼前的,是一張蒼白而虛弱的面容,只是凶惡無比,嘴生獠牙,一對血瞳狠狠地瞪著吳毅。

他明白,接下來吳毅可能就會像自己以往折磨其他六塵觀弟子一樣來折磨他,一報還一報而已,大不了一死而已,有何懼之。

明白這些人所處的境地,吳毅心中那絲惻隱之心還沒有散去,道:「你听不見我說的話,但是借唇語,也該明白我言語。」

演武堂的模式,就是創造出一方虛假的空間,通過種種手段,使得對戰雙方能夠保持原有狀態,最大限度地模擬戰斗,類似于操控一個不遜色于自己的分身去戰斗,分身滅了對本身影響不大,但是可能會留下心理陰影。

這種模式下,雙方不能夠听見對方說話,吳毅也不知道為什麼,或許是演武堂為了不讓自己的秘密暴露而出吧!但是通過唇語,還是能夠感應到他們說話的內容。

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斗中,又有幾人會去觀察對方的唇語,很多人都不認為對手是一個真正的生靈,只是一道幻象而已,連共同對話的基礎也沒有。

此刻,吳毅將鬼物鎮壓下,說了之前一通話,對方眼神閃爍瞬息,顯然听明白了吳毅之意,只是並沒有作出回復。

「能夠告訴我你是如何被鎮壓到這里的嗎?」

對方的眼眸之中,滿是不信任的眼神,索性閉上了眼楮,不言不語,一副老子任殺任剮,隨你的便。

對方這個態度也不出奇,被六塵觀的人鎮壓在此,出現一個六塵觀弟子(吳毅以佛法敗他,在鬼物眼中,吳毅自然就是六塵觀之人)詢問他這個問題,更像是故意來羞辱他。

「我修煉的這樁佛法,說不定可以救你月兌離這苦海,你真的要一直沉淪在此嗎?」

沉默。

「你有親人嗎?你被鎮壓在此,你不想念他們嗎?」

沉默加一。

「你受何人教誨嗎?不想要報答師傅之恩嗎?」

沉默加二。

……

因為那絲惻隱之心在,吳毅就像是一個老婦人一樣,叨叨不停,為他尋找出路,言辭不斷,想要打動他,但是一切的言語,就好比泥牛入海,沒有得到一絲回應,連個漣漪也沒有泛起。

吳毅的惻隱之心,終究只有一絲而已,不斷地失敗,帶給吳毅以挫敗感,同時心底也有絲絲縷縷「此獠好生無禮,又不是我的事情,我好心幫他,竟然不理睬我,不識抬舉」類似的心思浮現而出。

沒有了那絲惻隱之心支撐,佛光淨土逐漸消失,眼看這場嘗試就要失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