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三十五章:勝利者的評價(文中附作者注,很長,謹慎訂閱)

兩大派系之間的博弈,最後以丹明之亂這種最為慘烈的方式結束,溫和派無為而無不為,不親自參與,但是卻笑到了最後,戰後接管最高權力,延續而今。

從後往前看,溫和派的勝利是歷史的大勢所趨,若是依著強硬派的路子走下去,必然是滅門絕嗣的下場,溫和派閉門封山,休養生息,同時繼續他們那套無為而無不為的手段,才讓一氣門實現了真正的中興。

人皆言,不以成敗論英雄。不過青史自有明鑒,一切拆開了看,若是讓吳毅回到昔日,哪怕不恥于溫和派的做法,但是依舊會選擇支持溫和派,不為其他,因為這才是正確的道路。

而勝利者對失敗者的評價,落在青史上,就是好戰黷武,引狼入室,同時申明夷夏之防,告誡後人要小心異類。

正因如此,玄真子才在此時,以這個例子來反駁吳毅的舉例。而吳毅真的算是丹明之亂後第一個招收異類為正徒(單慧是巫女)的一氣門高層了。

(作者注:想了很久要不要寫,但是最後還是決定寫一下,否則埋伏一百多章,草蛇灰線,腦袋都想炸了。故事的原型是什麼?背後的影射是什麼?若是只感動了自己,讀者沒有看懂,未免過于可惜。

若是讀者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再加上我的許多暗示,應該能夠看出來文章中的丹明之亂,說的就是安史之亂。二者背景不同,事件發生過程以及結果,自然不會都一樣,一些人物請不要生搬硬套。

唐朝是我國古代最為開放的一個朝代,唐之後,就在多方面漸漸走向了沒落封閉,持續進行著治亂循環。

我筆下的丹明之亂,重在民族問題,而我現在也主要說說唐朝的民族問題。

說在前面,無意挑撥民族關系,一切以史書為載,事實上,仔細看我的文章,就會發現散人還是很惜命的。

唐朝皇室,是有著少數民族血統的(鮮卑族),所以唐朝對民族問題也極為開放。

中學生去翻翻歷史教科書,還能夠找到唐太宗那句「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如一。」

說這句話,不僅僅因為血統,也是因為當時少數民族將領在軍中大量當任高層,地方邊疆上存在大量的羈縻州。

安史之亂,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麾下漢族子弟佔據八成(因為是募兵制,府兵制被取代,節度使掌握財政大權,士兵有女乃便是娘)。

相反,平叛隊伍當中卻不乏高仙芝,哥舒翰這樣的少數民族將領,早期甚至是主流。

所以,總結一下,安史之亂這種王朝中期普遍出現的問題,是人口陷阱的結果,也就是資源增長無法與人口增長相適應,簡而言之,飯不夠吃了。

之所以以這種方式出現,就是制度問題了,和民族之間的關系的不大,但是唐朝中期少數民族將領佔據軍隊高層,卻是一個事實。

漢族百姓為什麼不願當兵,因為府兵制下的他們免稅,地位還高,退役之後還能夠當國家基層干部,但是募兵制下的他們,就是一群糙漢,上司任意克扣兵響,地位不高,養家糊口都困難(此處指的是普通士兵,將軍的親衛,地位以及待遇,可是很高的,這些也是將領的私兵,打仗基本靠這些人,埋下割據的隱患)。

至于府兵制為什麼會崩潰就不多說了,否則洋洋灑灑幾萬字可以說。

社會經濟的發展,漢族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比如做文官。但是一個國家注定需要一定的軍事存在,少數民族英勇善戰,自然而然填補了這個空缺。

再說說溫和派與強硬派的原型,其實就是唐朝中晚期的牛李黨爭,文章中對牛黨其實做了一些美化。

牛李黨爭作為我國古代不怎麼光彩一面,一般中學生都不清楚,樹立文化自信的教科書,也不會在這里多落筆墨。

事實上,除清末之外,基本上教科書對王朝末年的記載,都可憐至極。

一般人了解,可能就是學李商隱的時候,語文老師帶了一下,鑒于你們可能還不會使用或者不習慣使用百度這個功能,這里用最簡潔的文字說一下。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世家門閥的天下,而隋唐科舉興起,普通地主階級,開始進入官場,牛黨(小說中的溫和派)就是這批中小地主,也就是中產階級的代表。

而與之對應,李黨(小說中的強硬派)就是原先的那批門閥世家,主要是關隴貴族,北周,隋,唐三朝王室都是這批人,顯赫至極。

說說主要分歧,李黨的根基在軍隊,只有不斷的戰爭才能夠為他們帶來榮譽與戰功,維系地位。

而打仗必然收稅,上層貴族收不到,底層百姓窮得收不了,只有朝中產,也就是牛黨的根基開刀,牛黨自然反對。

黨爭這種東西,沒有好處,是敵人堅持的我都反對,敵人反對的我都堅持,最後必須死一個。作為矛盾的另一面,活下來的往往也會自行消失。

李黨的主張,客觀上有利于維護唐朝的統一,但是黨爭的時候,四面開火,全不顧忌百姓承受能力,而且自身極度腐敗,導致戰事敗多勝少。

牛黨的主張,客觀上有利于休養生息,但是黨爭一起,一切邊疆地區全部放棄(沒有成行,但是連一些有收復機會的地區也放棄了,很可惜),即便是唐朝末年,疆域也是極其龐大的。

中國強勢朝代,疆域面積到那里,不是因為軍事實力不足,而是財政不足,因為需要統治成本,往往這些地區還沒有多少收益,除了增強國民自信心之外,收益為負。

在穩定農耕區安全後,王朝一般不再繼續擴張,否則就有御史跳出來說帝王窮兵黷武。

牛李黨爭的時候,這些成本由牛黨根基出,最後牛黨還得不到多少收益,好處讓李黨的人霸佔了,牛黨的人自然不願意。

歷史的大潮流,是中下地主逐漸崛起,到了宋朝,再不見門閥地主,牛李黨爭,是門閥世家最後的輝煌,及黃巢亂起,盡數飛入尋常百姓家。

總結,牛李黨爭在安史之亂後面,二者沒有直接因果關系,小說是寫著順手,寫作文寫錯了,用錯典故不要找我。

小說雖然有原型,但是還是之前那句話,不要生搬硬套,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科學的思想武裝自己。

一個作者注,寫著寫著就寫了一千五百字,你們要是覺得這個錢花的不值,反正就一毛錢的事情,加微:q15979346895,這是我寫小說後專門開的小號,大號:ren001,隨便哪一個,我把錢還給你們,QQ錢包沒有錢,不必加了。

希望大家看的開心,認同我的觀點與否不重要,希望你們能夠學會用唯物史觀看待問題,不人雲亦雲,作出自己的判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