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六章:對峙,激斗

明惟演見得熠熠劍光斬下,大笑一聲,道:「來的好。」竟也不避,只手伸出,無盡雲氣在手底下凝聚,成一手掌模樣,這雲氣渾厚凝沉,加之白璧無瑕,混似一座玉石山脈。

最神奇的是白玉大掌紋路清晰,好像真的手掌一樣,但是再觀之,哪里是掌紋,分明就是經書玄文,伴生玄音,玄光綻放,好似道祖講道,法力未至,心神上的壓迫已然到來,普通修士對上這一招連抵抗的心思都不會有。

白玉大掌橫掃而出,正面硬接劍光,時間在這一刻仿佛都凝滯下來,雲崖山所有人都將目光投注到此。

沒有眾人想象中的劇烈踫撞,白玉大掌和煌煌劍光接觸之後,直接停滯在那里,勢均力敵,大掌前進不了一寸,劍光也下壓不了一寸。

吳毅這些低輩弟子看不出來其中蘊含的凶險,但是極天之上的元嬰真人可是對此透亮,出現現在的景象是因為雙方都將自己的每一分實力控制地極其完美,沒有一分力量浪費,否則就會出現勁氣散射的景象。

雖然現在看著是勢均力敵,但是每一刻都有無盡靈氣消磨,然而雙方又大量灌注靈氣,所以才會造成目前類似均勢的模樣,一旦一方稍有靈氣不濟的姿態,另一方攜大勢逼壓而去,可一舉敗敵。

華劍凌和明惟演不過是金丹修為,這個情況保持不了多長時間,若是洞天上真之間的比斗,這樣的狀態甚至會持續數年,所以他們戰斗的時間一般是以年來計算的。

不過二人俱是人中翹楚,丹煞醇厚,皆是金丹三重大修士,這樣的狀態也維持了個把時辰,這個結果讓那些修為低微,看不出其中的凶險的弟子大失所望,他們更傾向于那些術法紛飛,靈光亂閃的斗法,不少弟子甚至私下在說華劍凌和明惟演是在拖延時間。

吳毅對于這樣的局面也是煩悶無比,他也看不出誰佔據上風,但好在他是站在一眾元嬰真人背後。

元嬰真人們看到精彩處便出言點評一番,吳毅听著元嬰真人的話語,倒也知道了只鱗片羽,順著真人話語再看去,思路暢通許多,吳毅甚至還能夠靠著太乙神數自行推演下去。

分了部分心神于身後的智天玄感應到了這一幕,暗自點頭,吳毅果然沒有讓他失望,不枉他之前似是無意地點明華劍凌和明惟演二人斗法時顯現出的細微變化。

對于築基修士而言,即便是智天玄點出來了二人交戰時的細微變化,他們也看不出來,但是吳毅不同,修煉有太乙神數的他可以憑借術算之道計算出來。

吳毅領悟出的乃是靜之大道道韻,不同于金木水火土這樣的本源大道,想要明顯提升自己的實力比較困難,不像那些悟出本源大道的修士,只要去修煉自己所屬的道法,修為一日千里不在話下。

所以那些領悟出本源大道的修士一貫是看不起領悟非本源大道的修士的,斥之為旁門左道,而智天玄並不這樣認為,三千大道,缺一不可,並無高下之分。

所謂本源大道不過是顯道罷了,也就是平日眾生目見耳聞之道,非本源大道則是隱道,不為大眾所知。

一枚最普通的石頭或許是由土之大道構成,但若是缺了堅之大道,石頭也就不為石頭,會散成一團黃沙,單純的土之大道並不能夠形成石頭。

所以,本源大道有時也被稱為實道,非本源大道則是被稱為虛道,和之前旁門左道的稱呼比起來,虛道的名頭無疑要中性地多。

修煉實道之人好比是平地起高樓,一磚一瓦都是自己修煉出來,雖然慢但是有實效,也能夠一天天看著高樓搭起,而修煉虛道的修士則如同在筆繪丹青,雖然美麗壯觀,但是想要造就出來甚是困難。

一者腳踏實地,一者有著長遠考慮,倒也說不清最後誰會最先造出高樓來,全看弟子自身緣法。

吳毅目前還是處于十分低級的狀態,連構思丹青都不會,更不要說日後成形,而智天玄現在一點點推動的就是讓吳毅學會去思考,去運用自己的道韻。

以吳毅領悟出的靜之大道道韻的特性,想要影響外界甚是不易,至少以吳毅現在對道韻的領悟是做不到的,即便能夠影響也只是影響一些凡人或是低階的修士,但寧心靜氣,平復自身躁意卻是無妨。

這看似雞肋的作用,在智天玄眼中卻是寶貝,至少他的衣缽傳人是一定要一位心思縝密,沉地下心來的弟子。

和智氏其他族人一樣,智天玄最開始修的也是佔驗流派的法門,但是佔驗派想要到達通明境(相當于內丹派的洞天境)需要算定一方界域氣數。

如此需要涉及到人事天命方方面面,比起白澤去探查他人的隱私,這事更加為其他修士所不喜,暗中打壓少不了,所以佔驗派雖然號稱五大流派之一,但地位也是不高,除了智氏礙于祖訓不得不修煉,其他弟子就沒有過修煉這一道法門。

智天玄之所以和智氏反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棄佔驗道改修內丹道,毀棄祖訓,當然其他原因還有很多,此處暫且不表。

一氣門內擁有沉穩心性的弟子一抓一大把,但是智天玄都信不過,對于修士而言,只有大道永恆,其他的性格什麼的,是會改變的,智天玄可不願意招進來一個這樣的傳人。

不過領悟出虛道的修士本就少,至于領悟出靜之大道道韻或是類似道韻的修士更是少之又少,智天玄一度也曾培養過擁有這方面性格的弟子,也是讓他們去抄寫史籍,但是最後堅持下來的竟然無有一人。

正當智天玄有感自身道統即將斷絕的時候,吳毅突然出現,雖然平日智天玄對吳毅冷言冷語,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但是智天玄其實對吳毅抱有著極大的期望,這一路來的教導吳毅也感覺地出來。

靜之大道道韻配合術算之道,簡直是絕配,心神空靈的吳毅太乙神數越運用越熟練,漸漸即便是智天玄不說出來,吳毅也能夠看出二人靈氣消磨增長過程中的細微變化,甚至更進一步,將之推演出來。

對峙了個把時辰,明惟演和華劍凌早已心神疲憊,雖是修士之身,但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這個脆弱的平衡眼看就要被打破。

「轟隆隆——」白玉大掌自最外層碎裂開,好似雪崩一樣,大掌四散,無邊靈氣洶涌而出,下方地界瞬時形成了一場靈雨,便是距離十數里之外的觀戰弟子也能夠感受到一陣疾風襲來。

而華劍凌演化出來的劍術神通仍然保持地相對完整,甚至還緩緩朝明惟演斬落下去,看似是他略勝一籌。

但巨劍落下不到片刻,就轟然炸裂,不過相比起明惟演的白玉大掌,這巨劍沒有化作最基本的靈氣,而是碎成一塊塊,其中最大的一塊碎片還是朝明惟演處落下。

雖然說是碎片,但也有數丈大小,鋒銳無邊的劍意不減,足以撕裂任何一個金丹之下的修士。

巨劍碎片落下,明惟演閃也不閃,身前一道雲煙升起,輕如鴻毛,好似一陣風就能夠吹走,但當巨劍碎片落下,卻是被反震的遠遠地,砸落在地面上,鋒利的劍氣撕裂無數岩石樹木,躲閃不及的小獸轉瞬間就成為了肉糜。

其他的小碎片也在地面上留下一個個小坑,有些碎片險些砸到距離近的弟子,還是一些金丹真人出手才破去這些碎片。

明惟演靈氣徐過周身,汗珠皆是消失不見,復又回到了當初風度翩翩的模樣,只是他看著華劍凌的目光中卻凝重了許多。

三十年前十大弟子之爭時,華劍凌論丹煞之力,根本比不上他,但是此時他二人于丹煞之力的比拼上已經不分伯仲。

華劍凌是怎麼做到的?明惟演心頭不由升起疑惑來,他不相信成丹品質的差異是這麼好抹平。

一定是華劍凌又使出了洞天上真給予他的寶物來了。明惟演眼眸之中厲色展露,越發看不起華劍凌來。

雖是偏見,但是明惟演此次倒是猜對了一半,華劍凌正是靠著溫養在丹田內的一尊法寶納海瓶,才和成丹一品的明惟演斗個不分上下。

之所以說是只猜對一半,是因為這納海瓶不是洞天上真賜予華劍凌的,而是華劍凌在外海歷練時斬殺一位妖王獲得的其法寶,應該算是華劍凌的自身實力。

明惟演心道:且看你這法寶能用多少次。凌空虛握,一只大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拿向華劍凌,先天一氣擒拿手,一個常見的神通術法,無甚奧秘,但正因常見,才無懈可擊,若是躲不過,只能夠硬接了。

「師兄這數十年就學來了這些小術嗎?若是如此,」華劍凌朗聲言道,語出不屑,「給我破。」

聲音方落,一道精金白芒不知自何處閃現,眾人但見寒芒一掠,這先天一氣擒拿手就分為兩半,神通已破。

兩人之前靈氣損耗大半,此時以速戰速決為主,場面之刺激,引得觀看弟子不時發出山呼海嘯般的聲潮,直透九霄極天之處。

其他弟子是開心了,但吳毅卻郁悶了,他之前還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已經能夠看透金丹真人之間的戰斗了,隨著眼下華劍凌和明惟演斗法愈演愈烈,不要說看透,連二人的身形吳毅也是捕捉不到。

吳毅之前之所以能夠看透甚至預測二人斗法進程,是因為明惟演和華劍凌在對峙時候都是處于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變量不多,稍加細心不難做到。

看來還是要精修這術算之道啊!吳毅心中暗自下定決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