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五章 鬼河對岸有蛇妖

一人依山,則為仙。

仙道習慣居住在山林,遠離世俗的喧囂,清靜無為,順應自然。

曲山也是方仙十大名山之一,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仙人隱士的居住,後來佛宗傳入,這一帶也有了很多佛僧,搭建房屋,開墾土地,日出而起,日落而臥,過著簡單平淡的修行生活。

這一帶的村人百姓,經常與山上的道士僧人接觸,修練之法廣為流傳,幾乎人人都修練,雖然不一定練出道行,但修練就像一種日常習慣,逐漸形成一方仙鄉的風俗。

其中一些村人百姓想要更進一步,也就出家上山,居住在山林,清貧度日,專心修練。

三百年前,玄真子來到這一帶修行,修建道觀,收徒傳法,形成了玄真道,這一帶的方仙修士,皆以玄真道為首,修練的功法和理念,也都傾向玄真道,所以這一帶的道士,都可以稱為是玄真派。

這是自然流傳形成的派系,不算是嚴格的玄真道。

閣山派和太虛派,其實也是這樣形成的,不過閣山派的流傳太廣,有派規管理,行事嚴格,而這些玄真派是自然流傳。

至于太虛派,因為官道直達太虛山腳下,世俗的喧囂打擾,破壞了修行的風氣,太虛派都離開了太虛山,據傳是去了洛山,但張閑在洛山沒遇到太虛派,也不知去了哪里。

張閑想要學取玄真道法,只在外門听講,這肯定不夠,所以他詢問如何拜師。

中年道人說道︰「小道友,你想要拜師吧,這可困難了。」

「玄真道不公開收徒,只在听法的人里,如果有修仙的資質,被仙長看中了,會設下考驗,至少也得三五幾年的功夫,才能正式拜師入門。」

「三五幾年,這麼漫長?」

張閑聞言,不由得皺眉,拜師這麼難,他不可能等上三五幾年。

「哈哈,小道友切勿急躁。」

中年道人倒是爽朗的笑了一聲,說道︰「山中無歲月,住在這山林里,三五幾年一晃就過去了。」

「更何況修行之道,在于循序漸進,這三五幾年的考驗,也不是什麼都不做,仙長會傳授功法,用這三五幾年的修行打好基礎,考驗的就是心性和品格。」

「只要基礎打好了,心性品格也過關了,自然就拜師入門,正式學習道法。」

「如果沒有通過考驗,說明資質根基太差,或是心性品格太差,只能自己修行,多多努力。」

「哦,原來如此。」張閑听明白了,這三五幾年的固基,確實也差不多。

不過他已經是陸地真仙,固基什麼的,當然不需要了,但他不能透露自己的修為,否則玄真道肯定不會收他,看來這能想別的辦法了。

中年道人說道︰「小道友,這會兒天色已晚,不妨在我們廟里住一夜,明早再趕路。」

張閑行禮拜謝,沒有推遲︰「多謝道友。」

「小友請。」中年道人抬了抬手,示意請進廟,又吆喝了一聲兩個年輕道士︰「高山,流水,快去沏茶做飯,切勿怠慢客人。」

「是,師父。」兩個年輕道士應了一聲,一人去泡茶,一人去做飯了。

中年道人引著張閑進廟,先點了一注清香,插在香爐上,既是供奉廟里的菩薩,也是驅散山林的蚊蟲。

張閑打量了一眼廟里,這是一座佛宗的寺廟,供奉的是三尊如來佛,一曰過去如來,二曰現在如來,三曰未來如來。

「道友,你們修道,怎麼供奉佛宗菩薩?」張閑疑惑了一下。

中年道人說道︰「大道三千,萬法歸一,仙與佛,皆是大道之一,何分彼此,更何況我們住在佛廟的屋檐下遮風避雨,供奉一下香火,也是應該的。」

听了這話,張閑若有所悟,他把大日如來印與道法融合,歸入化龍太極,正是大道三千,萬法歸一,仙與佛,皆是相通。

他也作了一個揖,拜了一拜這如來菩薩。

他得了佛業劍,悟出了釋迦摩羅的佛法和武學,也算是佛宗弟子,他模出一把碎銀子給道人,說道︰

「道友,在此借宿一晚,也是沾了因果,這幾個小錢,就當是給菩薩的香火錢。」

「這……」中年道人本想推遲,他們是清修之士,自給自足,拿這些錢財也沒大用,而他們平時給山下的村人辦喪事什麼的,也多有余錢。

不過說到了因果,只得收下。

這時,年輕道士沏好茶水來了,給張閑倒上茶水。

張閑行禮拜謝,落座喝茶,這是自采的金銀花茶,芬芳怡人,沁人心脾,味道頗好,他又好奇的尋問︰

「道友,不知這一帶,還有沒有佛宗的僧人?」

中年道人點了點頭︰「當然有的,九曲山的附近,還有很多僧人,而在玄真道的後山,還有一座佛廟,名曰無涯寺,寺里住著幾位僧人,他們初一十五,也會開壇講法,附近的僧人都會來听講。」

「居然有僧人講法!」

張閑不由得一喜,他見過了方仙各派,但這佛宗的僧人,他只見過蓮花教這群邪人,還沒見過正道的佛宗僧人。

不過他有些疑惑,詢問道︰「佛宗的寺廟,怎麼就在玄真道的後山,兩派人士同在一地,不會鬧出什麼事兒?」

中年道人笑了笑,說道︰「佛宗在玄真道的後山,而玄真道也是在佛宗的後山,大家都是修行之人,並無矛盾,而整個九曲山那麼大,除了仙道和佛宗,還有妖物,小道友可要小心了,切勿走入妖物的地界。」

一听這話,張閑不由得警惕了,整個太虛山脈,都有妖物的流傳,不過他除了遇到小韻,還沒見過其它妖物。

「不知道這妖物的地界,在什麼地方?」

中年道人說道︰「曲山以南,有一條河,名叫水鬼河,這條河的對岸,就是妖物的地界,大家一直流傳著規矩,不要靠近河邊,河里有水鬼拉人,這水鬼就一種妖物,俗稱水猴子。」

「這些水猴子可不簡單,它們還會妖術,小道友初來乍到,切記不要靠近南邊的水鬼河,若是被拉入水里,就這就危險了。」

「嗯,我知道了,多謝道友提醒。」

張閑道謝,心里卻是大感好奇,他讀過很多玄怪書籍,當然知道這水猴子,書里記載的學名叫水魈,屬于山精水怪之一。

山精水怪的種類眾多,分別有︰魑、魅、魍、魎、魁、魃、魈等等,水猴子屬于魈類,魈又分為山魈和水魈。

他只在書里讀過,還沒見過真的,很想看看這傳說中的山精水怪是什麼模樣。

不過這妖物,怎麼會法術?

他記得小韻說過,妖修都是仙人點化的,莫非有人故意點化這些妖物?

他繼續詢問︰「水鬼河對面是妖物的地界,不知有些什麼妖物?」

中年道人說道︰「具體有什麼妖物,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不知了,只是傳說有一條蛇妖,相傳在玄真祖師來到九曲山之前,這一帶的妖物猖獗,有高僧在河對岸修行,為妖物講法,想要渡化妖物,平息作亂。」

「在妖物之中,有一條蛇妖听了講法,得了道,佔據了水鬼河對岸的地界,後來玄真祖師來了,開門立戶,收徒傳法,大多數妖物都被捉拿了,只有這蛇妖甚為厲害,與玄真祖師斗法三天三夜,最後劃河為界,互不侵擾。」

「這是幾百年的事兒了,至于那蛇妖,據說至今還在,已經修練了幾百年,不過懼怕玄真祖師,一直不敢越界。」

「呃,斗法三天三夜……」听到這里,張閑心里不由得好笑。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斗法的事兒,其實就是幾招的功夫,怎麼可能三天三夜,更何況三百年前,玄真子也只修成鬼仙而已。

不過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斗法的事兒很是玄乎,又過了三百多年,早就流傳得神化了。

至于那蛇妖,蛇的壽命沒有人類這麼長,不可能活過三百年,但這蛇妖的道行厲害,能與玄真子斗法,定然也是鬼仙,如果還沒死,必定是投胎轉世,月兌變成了人形,修成了妖仙。

但這都是三百年前的事兒了,經歷了這麼多變化,歷史興衰,朝代更替,連佛宗都沒落,誰知道這妖仙還在不在。

更何況每次轉世都是一次渡劫,這三百年的歲月,至少也得轉了三四世,連仙道中人都不敢確保自己能順利度過,更何況這一介妖物。

談話了這會兒,年輕道士做好的飯菜,飯菜很簡單,只有紅薯粥和兩個素菜。

「小道友請用膳,怠慢之處還請見諒,我們這一帶都吃素,晚飯也很清淡,吃過之後還要做晚課打坐。」

「道友客氣,我也習慣了清淡。」

張閑正在闢谷期,不用吃飯了,不過吃一點清淡的,正好合適。

他喝了一碗紅薯粥,雖然清淡,但紅薯粥的香甜軟糯,也稱得上是美味了,而這破舊寺廟的清靜簡單,正是修行之人的本心。

吃飯了時候,他又詢問了一些九曲山的事兒,吃過晚飯,中年道人就帶著兩個弟子打坐,誦念一篇玄真道的心法經文。

張閑也打坐休息了,住在這寺廟里,讓他覺得心神清淨。

他心里思量著,大道三千,萬法歸一,他的修練之法,不一定非要入葬閉關,就像這樣居住山嶺,這何嘗不是另一種修練之法。

第二天一大早,他離開了寺廟,徑直往九曲山去了,還有一百多里路,他今天下午就能抵達九曲山。

他心里已經計劃,先找一座沒人的廟宇住下,再查探一番玄真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