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東晉王朝,位于東唐王朝正東方。

他們的使臣前來東唐王朝西北角的長安城,勢必要跨越整個東唐北部。

當然,他們也可以走更北邊,繞過東唐疆域。

不過,更北邊是北齊王朝,素來同東唐交好。

是以東晉使者即便借道北齊,也不能公開,唯有一路低調。

為了避免東唐、北齊發覺,這種情況下,肯定不能派正式的使節團帶著儀仗一路過來。

頂多是晉王幾個親信高手,避人耳目,飛躍萬水千山,抵達長安附近。

得了烏雲先生的命令,胡英杰便立馬返回雲中郡。

在那里,胡家族長胡英華,已經先招呼東晉來客住下。

听了自己七弟的轉述後,胡英華微微點頭︰「烏雲先生既然這麼說了,我們照吩咐辦便是。」

東晉王朝,負責秘密出使長安的昭武郡王司馬源,得到胡家兄弟通知,也暗自松了一口氣。

他當即在胡英杰陪同下,自雲中郡前往龍北,正式拜訪長安城。

看到三重外城,包圍龍嶺群山的長安城,司馬源跟其他人一樣,心生震撼,久久說不出話。

難怪第九境的洪曉栽了……他心中暗道。

跟隨胡英杰一路到了天樞殿後,司馬源收拾心情,進入大殿。

中央大殿中,一個黑衣老者靜靜坐在那里品茶。

司馬源見狀,心知對方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烏雲先生。

此老,並非長安城真正的主人。

但是想要拜訪長安城主,首要要過黑衣老人這一關。

對方主持長安城日常事務,某種程度上來說,幾乎能頂半個城主。

「大晉司馬源,久仰烏雲先生大名。」

東晉王爺按照江湖武者禮節,當先向烏雲先生一抱拳。

烏雲先生放下茶杯,微微點頭︰「你遠道而來,有何貴干?」

「我奉本朝王上之命,出訪長安,希望能向長安城主表達王上的善意,貴我雙方東西聯手,一起制裁野蠻無道的東唐李玄心。」司馬源沉聲說道。

張東雲投影的烏雲先生語氣則很淡漠︰「無需聯手,長安也可摧毀東唐。」

他篤定的語氣與狠辣的措辭,讓司馬源呼吸微微一窒。

烏雲先生語氣隨意︰「只不過我家陛下寬宏,懶理俗事,所以才給東唐留幾天清閑日子罷了。」

司馬源言道︰「貴城主神通廣大,又超然世外,實在令人敬仰。」

他轉而說道︰「先生有足夠信心剿滅東唐,本朝佩服,不過李玄心倒行逆施,天理難容,本朝也一直想要出兵討逆,長安如要興兵,本朝願意呼應。」

「這是你們的事。」烏雲先生漠然道。

司馬源繼續說道︰「軍事上,長安不需本朝配合,但我相信,在其他方面,我們可以有更多溝通交流。」

烏雲先生淡然道︰「例如?」

「例如各種商貿上的往來。」司馬源言道。

張東雲聞言暗笑。

長安和東晉之間,隔著整個東唐,甚至還要加上北齊。

朝南繞路實在太遠。

二者之間沒有商路,交通不便,談何商貿往來?

東晉王朝這話的意思,分明就是兩家兩手,佔了東唐北方一帶,打通一條全新的商路。

「你們的商隊,能過來便無妨。」烏雲先生言道。

「謝先生周全。」司馬源微微一笑。

只要跟對方達成默契就好。

哪怕長安不出一兵一卒也沒關系。

他們的存在,就能牽扯東唐絕大部分注意力。

東晉可以放心西進,到時候就不僅僅是打通上路,更可佔據東唐北部大片土地。

東唐顧慮長安存在,必然難以大力還擊。

司馬源心滿意足,離開長安。

大明宮里,張東雲微微一笑。

也是難為東晉君臣了。

近些年來,東晉可是被東唐欺負慘了。

東唐有點什麼開疆拓土能讓唐王告祭太廟的功勛,基本全是從東晉身上啃下來的。

半年前唐王再次伐晉,又戰而勝之。

如果不是因為內部有長安城引發大亂,唐王不至于那麼早收兵,東晉也無力收復失地。

現在他們趁著東唐被長安牽扯注意力,終于有了報仇機會。

風水輪流轉,該東晉找東唐麻煩了。

張東雲對此倒是無所謂。

反正,只要無敵城能繼續這麼擴下去,不管唐還是晉,遲早都要姓張……

東晉一方速度很快

司馬源人還沒回去,就先把消息傳回去。

而東晉王朝也深諳出其不意與兵貴神速的道理。

接到消息第一時間,大軍便殺入東唐北部邊疆。

東唐王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北方數郡,很快易手。

這里不僅僅是東唐王朝國土,原先也是白馬書院的固有勢力範圍。

但現在正好趕上東唐王朝、白馬書院雙雙空虛的時候,于是東晉大軍勢如破竹。

東唐王朝回過神來之後,連忙反擊。

但是正如東晉君臣所料,東唐反擊力度有限。

他們大部分注意力,果然還是放在西北邊。

因此東唐一方,無力奪回北方失地,雙方陷入短暫的僵持拉扯階段。

這對東唐在北方幾郡的統治,自然是沉重打擊。

如此動作,讓東唐震怒的同時,也引起其他幾大王朝的關注。

不過,大家關注的重點在于,東晉王朝為什麼選擇入侵東唐北部?

那里畢竟和北齊接壤。

北齊王朝和東唐王朝來往素來密切。

東晉之所以總被東唐壓著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同時面對北齊的威脅。

雙方一南一北壓迫東晉,讓東晉左支右絀。

現在東晉攻打東唐北地,如果北齊和東唐夾擊晉軍,他們怎麼辦?

難得反擊的機會,東晉不可能浪費。

攻東唐北線而不是東部又或者南線,原因只有一個。

他們和長安聯合了。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那就是雙方打通東唐阻隔,甚至更將東唐、北齊切割開來。

長安城雖然看著佔領雲中郡後,就不再繼續東進,但另外一邊東晉王朝一路沿著東唐北部向西狂飆,擺明了是去跟長安匯合。

如果沒跟長安達成默契,他們不會這麼狠下決心。

這絕不是東晉兵不厭詐,蒙騙東唐、北齊的問題。

長安城突兀出現,強大而又神秘。

沒跟它打好招呼,一頭踫到它面前,隨時可能被一頓胖揍!

到時候三面受敵,東晉絕對承受不起。

他們一定是暗中跟長安聯絡,更達成默契。

雖然長安現在看似沒有配合的動作,但它立在那里,東唐就不得不提防。

正因為如此,東晉才一路攻得如火如荼,佔盡便宜,而東唐只能勉強招架。

這讓其他幾大王朝,也開始生出各種各樣的想法。

其一,東晉會聯絡長安,不足為奇。

但長安為什麼會接受東晉的好意呢?

跟西周做生意,是因為西周直接挨著河西郡。

跟東晉,此前全無聯系。

現在也是東晉大佔便宜,長安自己沒有動作。

如果說從遠交近攻來看,那當然說得通。

不過,長安需要遠交近攻,需要盟友,這本身就說明很多問題。

第九境的白馬書院院長洪曉敗亡于長安城,確實彰顯其實力。

但現在這樣子,是否說明,面對東唐剩余兩個可能聯手的第九境高手唐王和青雲觀主,又或者再加上東唐盟友北齊王朝的一眾高手,長安城也開始感到壓力呢?

其二,長安與東晉王朝聯手,一方面擋住北邊的北齊王朝,一方面給東唐帶來巨大壓力。

其他人,是不是也可以趁機下手呢?

就算不能徹底肢解吞並東唐王朝,那我們其他幾家也從各個方向撕下東唐一塊肉,東唐有余力管嗎?

看東唐現在應付北面焦頭爛額的模樣,答案在大家面前,漸漸清晰。

其他幾國,都開始心動。

東唐王朝使臣四處出訪,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口水都快說干,但無法阻止周邊各國,暗潮涌動。

不過,大家也都思考一個問題。

不管長安是真的承受不住壓力,和東晉聯手,又或者大家猜錯了。

但無論如何,與長安達成默契,一起瓜分東唐王朝,無疑最為有利。

至于瓜分東唐之後長安如何,那可以後續再說。

瓜分吸納消化東唐的資源人才之後,必然讓那個自家實力上升……

在那之前,不妨像東晉王朝一樣,先跟長安交好。

打定這個主意,其他幾國,都紛紛暗中派出試著,秘密前往長安。

龍南郡天空中,一道血光飛過。

進入龍南郡範圍後,血光落地,現出身形,乃是一只站立就有三人高的大鵬鳥,身體雪白,但雙翅暗紅,仿佛鮮血。

大鵬鳥抖動一下翅膀,身形變小,化為人的模樣。

這中年男子,整理一下衣衫,然後走向前方的城池。

入城打听一番後,他又出城離開,重新化作血雲鵬,飛往下個下方。

在下一座城池,他找到自己想找的人。

看著面前道士,這中年男子言道︰「在下大楚王朝唐澤,奉本朝王上之命,出使長安,求見長安城主,請道長代為通稟。」

顧河川面色微微慎重,打量對方。

這是一個已經第八境,修成魔魂的大魔頭。

「你是西楚使者?」顧河川問道。

唐澤頷首︰「蒙王上不棄,收留唐某,忝居暗衛統領,為王上效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