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沒什麼問題,確實是這樣。
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們,他們之所以能作威作福完全是靠土地和子民,雖然對中央是不夠盡職盡責,但是治理地方肯定是非常用心。
京城周圍的幾個郡,也是如此,而且對中央的態度上,甚至會更放肆。
這次專門整頓周圍的幾個郡,當然是必然的一件事。
實際上京城周圍的兩個郡,甚至是已經開始不繳納稅收了。
不過現在的話,當然是已經被諸葛亮給整頓好了。
趙信弄清楚了情況,說道︰「好,丞相。」
「朕看你每天都十分辛苦的操勞,等過段時日,朕想給丞相備好一桌酒席。」
「到時候,還請丞相賞臉。」
「臣自當從命。」
趙信最後說︰「那朕就走了。」
「今天的金銀和文錢,丞相您有收到嗎?」
「已經收到。」
趙信最後和諸葛亮客套了一下,就離開了這座宅院。
這次又招收了一位名將,張遼。
軍隊的話,自己可能擴張到三十萬。
十五萬天策軍,十萬中州軍,再給張遼分配五萬新兵。
張遼訓練士兵也是有一手的,他自己也能訓練出精兵來。
到了晚上,趙信打算去看看南珞櫻,這可是好長時間都沒去看她了。
來到南珞櫻的宮殿里,趙信走了進去。
南珞櫻和蘇卿語不一樣,這兩人的性格好像兩個極端一樣。南珞櫻感覺更俏皮一些,不過兩人可都是傾國傾城的美女。
趙信來到南珞櫻的宮殿里,南珞櫻看到趙信回來了。
「你還知道來看我呢?」一聲好听的聲音傳來。
趙信無奈,這果然是符合南珞櫻的性格啊,蘇卿語可很難會說出這樣的話。
「是是是,南大小姐,我錯了。」
「這不是來了嗎?」
「哈?你這是什麼態度啊?有一點認錯的樣子嘛?」
趙信︰「」
這可太恐怖了,她竟然要自己認錯自己現在可是實權皇帝,馬上軍隊建立起來,成為一個名垂千古的大帝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甚至能成為千古一帝,因為大秦的板塊是會一直擴張的。
結果這南家大小姐,竟然這樣子和自己說話。
趙信打算調.教一下這南家大小姐。
走到南珞櫻身邊,趙信給南珞櫻捏著肩膀,「朕是一國之君,怎麼能輕易道歉呢?」
「好啊,你不道歉,我就不理你了,你以後也別來找我。」南珞櫻別過頭,面露微笑。
「要道歉可以啊,不過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南珞櫻說道。
「和我比武功,怎麼樣?」
「什麼嘛,又比武功,剛見面那會兒你就騙我比武功,現在又騙我。」
「誰知道你在練什麼功夫,一拳都能打死大象了,也傷不到你。」
趙信無奈,看來這南珞櫻不中計啊,自己還打算調.教一下南珞櫻呢。
「好吧好吧,那不比武了。」
「我們比點別的?」
「別什麼?」
「比詩歌,怎麼樣?武功比不了,我們來比詩歌吧?」
開玩笑,自己是穿越過來的,什麼唐詩宋詞,怎麼說也背會了大百首了,南珞櫻怎麼可能比的過自己。
「好啊,比詩歌可以,我可是和大儒學習過的。」
「是一位大儒的學生,比詩歌,我一定能贏你。」
「好啊,那你先寫一首。」
「好。」
南珞櫻拿來紙筆,坐在蒲團上,想了很久,然後寫出來一首詩。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趙信看完,有些驚訝,這首詩的質量非常高啊,南珞櫻竟然有這樣的詩才?
不過,先是驚訝完南珞櫻的詩歌,又是明白南珞櫻的意思是什麼了。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這一句詩歌的意思,當然是表達的很明顯了。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這南珞櫻的詩歌,表達的意思好像很明確了啊。
南珞櫻把身子埋進趙信的懷抱里,「你是不是給皇後說,要把所有的妃子全部罷免掉,只留下皇後一人?」
永久保存書架,記錄閱讀歷史下載(咪咪閱讀
趙信苦笑,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南珞櫻會寫出這樣的詩歌,原來是這個原因。
「是,我是說過這樣的話。」
「那你什麼時候準備罷免我?」
「不罷免了。」
「啊?那你不是又騙我,又騙蘇卿語。」
「我現在反悔了。」
「沒見你之前,我的確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現在我動搖了。」
趙信說完這話,自己都覺得有些無語,不過確實是這樣,在南珞櫻沒寫這首詩歌之前,自己的確有只留下蘇卿語一個人的想法,但是現在的話,自己真的是在動搖。
「為什麼動搖,是因為我寫的詩歌嗎?」
「是。」
「看完這首詩,我能感覺到你的心情,所以我動搖了,那句話,我確實失言了。」
「失言也好,你真的罷免了我,你就是個負心漢。」
和南珞櫻溫存了一會兒,趙信又離開了南珞櫻的宮殿,現在還是要有正事要辦,就是翰林院的事情。
依舊是之前那個道理,朝堂之上,有諸葛亮在,一切都沒什麼問題。
諸葛亮要軍隊的話,自己還有三萬御林軍,諸葛亮已經調走了五千人,這當然是要給他的,政權是在武力之上建立起來。
雖然說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一點武裝都沒有,那肯定不行。
五千御林軍是為了諸葛亮的意志能夠得到貫徹。
這五千人給以後,基本上可以不用太擔心,但是自己這邊,還是要有事情做,就是翰林院的事情。
五十萬流民,逐漸在被組織起來,訓練成後備兵,之後會挑選三十萬人當正式軍隊。
這個流民的問題就算是徹底解決了,訓練軍隊的事情,也是諸葛亮在管。
但是全部壓給諸葛亮,也是不行的。
軍隊這個問題非常嚴肅,自己也要插手,要插手建立軍隊,當然還是要繼續招收人才。
現在翰林院里就只有張遼于謙劉穆之三個人,這樣還是不夠。
把翰林院的人手給增添起來,自己需要一批能給自己辦事的人才。
這個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所以趙信打算去翰林院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