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再次讓大伙起來,這些人心中早就存了不敢違背三皇子的旨意這種信念,自然全部按照三皇子的要求站起身來。
「你叫什麼名字?」
三皇子看著那個殺人的軍士和顏悅色地問道。
「小人……小人叫趙二牛!」
那軍士懦懦地回道,這種精神頭與之前在城頭上殺死那名守備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當時的趙二牛出手果斷,時機掌握得也很好,動作干淨利落,沒有一絲遲疑。
可是現在卻如同沒有見過世面的莊稼漢,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
三皇子卻是絲毫不以為意,他繼續和顏悅色地問道︰「剛才你為什麼要殺死你們的將領?」
「我……我……」
趙二牛「我」了兩聲,才搓著手說道︰「那個人不是好人,阻攔三皇子殿下進城,小人氣不過,就殺了他!」
三皇子輕輕點頭問道︰「當時你不害怕嗎?你不怕被大皇子治罪嗎?」
「我……我……小人當時沒想那麼多,就是太氣憤了,殺完了人才感覺到害怕!」
趙二牛結結巴巴地回道。
三皇子再次點了點頭,臉上帶著笑意繼續問道︰「你們大呂的陳縣令呢?」
「陳縣令被大皇子處死了,因為他迎接大皇子的時候有些慢了,所以就被殺了,所以小人覺得大皇子也不是好人,陳縣令陳大人是個好人,殺了好人的人,肯定不是好人!」
那趙二牛說著說著,嘴巴也不結巴了,臉色漲紅,一看就是性情中人。
他的是非觀很簡單,但是說不上是錯的。
從這個趙二牛的身上,三皇子秦風看到了邊陲小城人的淳樸和率真。
縣令陳卓,三皇子有過少許接觸,民間風評還算不錯,算不得上能臣干吏,但是也沒有什麼惡名,算是一個普通的縣令。
但是這樣一個人,卻只是因為迎接大皇子晚了,就給殺掉,三皇子心中的怒火騰地一下就起來了。
從趙二牛剛才的表現上看,他可以想象到,現在的大夏經歷了諸多自我的毀壞,已經逐漸失去了民心。
也許沒有自己的出現,那個大皇子留下的守備也活不了多久。
再也許,用不了多久,大夏的百姓就可能揭竿而起,拉起了隊伍。
已經吃不上飯,行將餓死的饑民,又有什麼可害怕的,又有什麼可忌憚的呢?
也許那些老百姓在開始的時候是害怕的,可是當真的開始了,又有什麼可害怕的呢?
做事憑借的是一口氣,或許只是一個沖動,就會如同火苗一樣,形成了燎原之勢。
三皇子已經看到了大夏即將可能會發生的一幕,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而這些,對于大皇子和二皇子來說,指望他們是不可能的了,他們只會起反作用。
三皇子並非留戀皇權,可是,總要有人來做一些事情的,為老百姓的民生考慮。
也只能是自己了!
如此想著,三皇子臉上的神色逐漸鄭重起來,他反手伸到了後邊,輕聲說道︰「銀子……」
他的親兵立刻交到他手里一錠大約五兩重的銀子。
「再來一錠!」
三皇子拿過銀子看了看,又要了一錠,然後湊夠了十兩銀子,交到了趙二牛的手中。
「這是單獨給你的賞賜,從現在起,你就是大呂縣的守備,本帥令牌一名代理縣令,一同執掌大呂縣城!」
「什麼?守備,讓小人當守備?」
趙二牛木然地接過了三皇子遞過來的銀子,他感覺自己頭腦一片空白,他已經不知道自己手里握著的是銀子了。
這麼大的兩塊銀子與他從來沒有過任何緣分,想不到現在卻是握到了手里,而且什麼?
什麼守備?
「三皇子殿下,是說讓小人當守備?」
這個時候趙二牛已經懵逼了,自己就這樣當了守備?
他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自己居然有一天當了守備,而且還是三皇子親自封的。
「是的,從現在起,你就是大呂縣城的守備。」三皇子確認地點了點頭。
「多謝三皇子殿下,小人願意為三皇子殿下誓死效忠!誓死效忠!」
趙二牛欣喜地再次跪了下去,向三皇子磕頭謝恩。
此時,他真的有一種起飛的感覺,真想現在就跑回家去告訴自己的老爹老娘,自己已經成了一營的守備了。
告訴老爹自己家的祖墳冒青煙了,他終于有出息了。
那個時候,自己老爹老娘該是怎麼樣的一種表情啊!
趙二牛的心已經飛了,眉飛色舞的,控制不住臉上露出了遐想的神情。
這件事情如同天上掉下來的一個餡餅,直接砸在了趙二牛的頭上。
旁邊的諸多大呂縣軍士看得羨慕不已,甚至有的人已經開始後悔了,為什麼當初殺掉大皇子派來的守備不是自己,而是趙二牛。
要知道,守備是官,是真正的朝廷武官,不但有著特權,而且俸祿優厚,在軍中還有專門的宅子。
一下就是人上人了!
可是,這樣的好事卻落在了趙二牛的頭上。
趙二牛可謂是一步登天啊!
便在眾人心思各異的時候,三皇子再次說道︰「這一次,本帥是趕赴京師接掌皇位的,也就是說,本帥再過一段時間,就是大夏的皇帝。登基之後,本帥將會施行新政,使百姓豐衣足食,臣子將士人盡其才,只要是為朝廷盡忠的,為百姓干事的,都會有進身之階。只要你們努力,就一定會有機會的。」
這一席話,讓眾人都不禁一愣。
什麼?
要登基?
三皇子要登基稱帝?
那豈不是說,他們現在是在于以後的皇上對話?
可是這位皇帝如此平易近人,以後絕對是一個好皇帝。
眾人沒有因為皇帝的名頭而立刻下跪拜倒,而是第一反應,就是看到了希望。
趙二牛可以,我們也一樣可以。
「殿下,我們都會好好干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干!」
眾人七嘴八舌地表起態來。
三皇子微笑點頭,鼓勵了眾人一番,然後留下了私塾先生,讓他暫時代理大呂縣令,並讓他安排人從三大要隘往回運糧。
因為那里已經不需要大批的糧食了,而鎮守在那里的軍士也不必一直在那里,需要重新安置在不同的地方。
畢竟,大晉是不敢再來的。
就算沒有唐僧,青川營和敢死營也不是大晉所能抵抗的。
這就是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