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四章 至忠之將

蒼涼的聲音振聾發聵,有著一股悲壯之意,配上灌嬰那自刎的姿勢,在場眾人身心劇顫,直愣愣的看著。

張良、夏侯嬰,自始至終認為灌嬰無不臣之心,漢王的想法,純屬子虛烏有,此刻灌嬰的突然變化,令二人措手不及,萬萬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在灌嬰面有不忿,選擇躲劍時,張良覺得此事必然發展為對抗之勢,一旦如此,將是非常糟糕的情況,忠臣與聖君反目成仇,可謂是千年難現的笑話。

所幸,事情並沒有這樣,而今的局面,雖然出人意料,但是最好的結果,正如灌嬰所說,自刎歸天,于國于君,都沒有影響,對自己的聲譽,也無損壞。

張良深深的盯著橫劍于頸的灌嬰,無奈地嘆了口氣,事已至此,再無兩全的可能,漢王的意思十分明顯,一直未曾動搖,那麼灌嬰之死,是無法改變的。

將要親眼看著一代忠良名將含冤自刎,張良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羞愧,如今有點懊惱,如果先前勸諫大王的態度再強硬一點,或許,事情還有轉機。

「將軍此話,末將辦不到!今日,我夏侯嬰,跟將軍一樣,將自刎于此!」

夏侯嬰的眼眶濕潤了,悲傷的看著灌嬰,非常傷感的說道,話音落下,淚水在臉上流淌,已是個淚人了。

‘嗆’的一聲,夏侯嬰拔出了佩劍,與灌嬰一樣,放在頸部前,作勢要自刎而死,然後扭頭看向漢王。

灌嬰見此,怔了怔,旋即苦笑,光顧著自己,而忽略了夏侯嬰,之前漢王的話語在腦海中回蕩,要斬殺的,不僅僅是自己一人,還有最為親密的夏侯嬰。

身為大漢騎兵中的上將,灌嬰深知各軍將領中,可堪大任的人,除了夏侯嬰、樊噲這些老將,新一代中,沒有幾個良才,今日死了自己一個,也就罷了,若連夏侯嬰這位大將也死了,對漢軍的影響極大。

事到如今,灌嬰除了嘆息,再無不甘和怒意,今日的漢王,已不是以前的漢王了,竟然做出這麼莽撞的事,不僅要擅殺了自己,還想著斬殺別的大將,這明擺著很不明智,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乃愚蠢至極之舉。

對于昏君,忠良自然失望透頂,于灌嬰而言,即將魂歸地獄,拜這等昏君所賜,心灰意冷又如何?又有什麼作用?不如看開點,忽視這些,坦然赴死。

「大王,您鐵了心讓末將死,末將豈敢不遵?不勞大王動手,末將自己動手,和灌將軍一起,自刎于此!」

夏侯嬰大聲說道,淚水狂流,面容悲戚,繼而看向張良,深情的道︰「軍師,末將歸天之後,請軍師好生輔佐大王,助大王平定天下,如此,我夏侯嬰,當含笑九泉!」

「另外,請軍師轉告樊噲,我夏侯嬰臨死前,希望他能保護好大王的安全!普天之下,賊子甚多,需要一個忠勇良將保護大王!」

感人肺腑的話語于房內回蕩,沒有絕望,沒有不甘,亦沒有對歸天的恐懼,一片深情,集中在漢王身上。

夏侯嬰說完這番話後,便扭過了頭,與灌嬰對視,不再理睬劉邦二人了,對他來說,生命的盡頭,當與同為武將的灌嬰,一齊攜手歸天,這樣才快樂。

都是同病相憐之人,都是含冤而死的下場,一起自刎,黃泉路上作個伴,不會孤單,心里會好受一點,皆為殺敵無數的將領,互相看著,共同歸天,可以幻想在戰場上戰死的,如此可以無遺憾的離去。

「夏侯將軍,你的話,張良記下了!你放心的去吧,我必竭盡全力,助大王橫掃天下,建立千古帝業!」

張良非常感動,敬重的盯著夏侯嬰的背影,語氣堅定的道︰「你的臨終之言,我一定一字不差的轉告給樊將軍,有他保護大王,大王定然安全,你可以瞑目了!」

這一刻,張良對夏侯嬰的看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之前,心里是瞧不起這種無智的莽漢的,似夏侯嬰這類無帥才、勇不超凡的將領,打心眼里沒當個人看。

像樊噲、灌嬰這類將領,或有冠絕當世的一流武力、或有統領萬軍的統帥之才、或是智勇雙全之輩,這些人很出眾,在軍中是拔尖的人才,張良一直很尊重,並未小視。

而夏侯嬰,武不及灌嬰、樊噲,腦無大智,胸無韜略,是一文武皆不出眾的人,所以靠著一片忠心和那些許勇力,擔任著漢王的護衛,專門保護漢王,手中兵權極小。

如今,受到極大的冤屈,選擇為君而死,還在臨死前關心殺害自己的漢王,這份忠心,亙古少有,張良被這赤膽忠心打動了,除了敬佩,再無其它。

因此,不再擺著高高在上的樣子,而且直接以自己的姓名與之答話,這是一種尊重,于張良而言,這般忠心赤誠的將領,值得自己以兄弟之禮對待。

品德與操守,是凌駕于才能之上的東西,作為天下奇才、飽學之士,張良立于這世間數十載,很少見到似夏侯嬰、灌嬰這種至忠之人,換做其他忠臣,遭到君王這等無情對待,早就破口大罵了,不會這般安靜的離去。

難得可貴的忠心,須懷著無窮的敬佩之情對待,可惜的是,這二人死後,世間怕再無這類忠良了,對此,張良惆悵不已,只能目送這唯一的‘至忠’消失。

「有軍師這番話,我夏侯嬰,此生無憾!永別了!」

與灌嬰對視的夏侯嬰,听到張良的話,沒有回頭,保持當前姿勢回應,而後,與灌嬰二人,互相深情的看著,皆點了點頭。

「兄弟!」

二人同時大叫了一聲,繼而幾乎同一時間動劍,姿勢也一模一樣,推動橫于頸部前的佩劍,向脖頸接近。

都是勇力不凡的武將,氣力甚大,這猛然推動,加上佩劍之利,下一秒,會身首分離,慘死當場,身體狂噴鮮血!

見到這個動作,張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親眼看著兩位大將含冤自刎慘死,既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幸運!

悲其命運,幸運的是,自己能見證這足以載入史冊的事跡,會因此而青史留名,不管怎麼說,這于國于君不利,對自己,雖有影響,但好處大于壞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