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沖虛道人與解風護著方心和尚的尸首,雙雙上得少室山,只見三、四月前被燒毀的少林寺,現已成一個巨大的工地,卻不見半個少林弟子的身影。
沖虛道人正狐疑之間,覺因和尚拜道︰「少林寺尚在建築之中,本寺主持方生師伯令我少林弟子暫且散于四方的禪院之中掛單別居,只有數十位老座師留守少室山里,並于一處山洞內緊守本寺藏經閣的萬卷佛經。」
沖虛道人點點頭,道︰「方生大師何在?可引我等速去相見,共議五岳派與討伐岳不群一事。」
「是,兩位前輩,請隨小僧前往。」
幾人尋到少室山中的那處山洞,山洞中隱隱透出點點燈光。入得山洞,行走十數丈,便見到一個巨大的洞月復,在昏暗的燈火下,只見洞月復十分的寬闊。
中間一個巨大的石柱滴水淺潭,四周有四、五十位老僧個個盤膝而坐,面壁默念心經。他們應該是少林證道院、龍樹院的普通修佛僧人。
經一座石橋,三人從潭中行過,入得山洞更深處。一路有干燥小洞數個,其中藏有少林寺保存了上千年的萬卷佛經,共有藏經閣八名方字輩的僧人把守。
再往里去,便是方生和尚的閉關之所了。
沖虛道人見到于一處小洞中盤膝而坐的方生和尚,正欲打招呼,突見方生和尚三丈之外正有一道熟悉的身影,那身影正面向一個小小的石佛塔背對而坐。沖虛道人稍一沉思,便駭然的發現那道身影竟然是華山派的棄徒令狐沖。
「阿彌陀佛,沖虛道長,解幫主,不知二位可是因我方心師弟一事前來?」
「正是。」沖虛道長與解風點頭應道︰「左盟主與方心大師雙雙命喪封禪台上,上千江湖英豪莫不對此痛惜不已,方生大師卻為何如此心態安然?倒令老道驚疑不已。」
一旁的令狐沖聞言,忍不住的側耳靜听。
只听方心和尚長長的嘆息一聲,說道︰「今日岳先生勇奪五岳派掌門之尊位,其勢正盛,貧僧趟若此時率眾前往,少林與五岳之間必是一場血戰。江湖若是因此而萬家同悲,豈非貧僧之罪過!」
「呵呵。」沖虛道人大笑道︰「方生大師慈悲為懷,雖能止戈一時,難道尚能止戈一世麼?」
方心和尚一怔,問道︰「此話何解?」
沖虛道人不答,先與解風坐在方心和尚身前,卻對一旁的令狐沖笑道︰「令狐賢佷若是想听,不妨坐過來一起听听。老道我正好有事問你。」
令狐沖吐了吐舌頭,轉身拜道︰「小子無禮,還請沖虛道長、解老前輩恕罪。」說完便坐到了三人身旁。
沖虛道人笑問令狐沖道︰「你緣何在此?」
令狐沖一臉懊悔的說道︰「去年少林寺被毀,方證大師圓寂,都是晚輩膽大妄為之過錯。方生大師與少林諸位高僧慈悲為懷,不記晚輩舊惡,晚輩慚愧之極。近日路過嵩山,特來給方證大師上香祭拜,因故听得方生大師說法,消去了許多的煩惱,不自覺多待了兩日。」
「原來如此!」沖虛道人點點頭道︰「今日令師岳先生奪得五岳派掌門之位,令狐賢佷身為岳先生座下首徒,該當歡喜慶賀才是。」
令狐沖苦笑道︰「師……他老人家一直不肯收晚輩重入山門,晚輩原本還想在今日助他擊敗左冷禪,不料一時竟忘卻了時間。幸好他老人家劍術蓋世,成功擊敗了左冷禪,奪得五岳派掌門之位。倒是晚輩沒出半分力氣,實在……」
「呵呵呵呵!」沖虛道人滿含深意的笑了,轉而問道︰「左盟主生前想要將五岳劍派並而為一,你屢次三番壞他好事,卻為什麼定要阻撓他的大計?」
令狐沖一呆,一時難以回答,順口重復了一句︰「我為什麼要阻撓他的大計?」
沖虛道人又問道︰「你以為五岳劍派合而為一,這件事不妥麼?」
令狐沖道︰「晚輩當時也沒想過此事妥與不妥。只是嵩山派為了脅迫恆山派答允,假扮日月教教眾,劫擄恆山弟子,圍攻定靜師太,所使的手段太過卑鄙。晚輩剛巧遇上此事,心覺不平,是以出手相助。後來嵩山派火燒鑄劍谷,要燒死定閑、定逸兩位師太,那是更加可惡了。晚輩心想,五岳劍派合並之舉倘是美事,嵩山派何不正大光明的與各派掌門商議,卻要干這鬼鬼祟祟的行徑?」
沖虛道人說道︰「令狐賢佷所見不差。左冷禪野心極大,要做武林中的第一人。自知難以服眾,只好暗使陰謀了。」
解風嘆道︰「左盟主文才武略,確是武林中的杰出人物。老乞丐眼濁,原以為五岳劍派之中,沒有第二人可比得上。卻不料令師岳先生不動聲色,今日一鳴驚人啊。」
沖虛道︰「岳先生效仿楚莊王十數年不飛不鳴,如今一鳴驚人。其行其志,倒也讓人敬佩。只是老道好奇,岳先生于這十數年間究竟培養了多少華山精英弟子。令狐賢佷曾是岳先生座下首徒,不知可能與我等談談華山的諸位少年英豪事跡?」
江湖中人最重聲望,莫不想在世人之前揚名立萬,令狐沖倒也無心隱瞞,于是侃侃而道︰「說來晚輩名義上是首徒,實際尚有三位嫡傳師兄,更有數十位外門師兄……至今華山弟子包括親傳、外門約有六、七百人,今年年初又收得三百名十歲的小弟子,總計在千余人左右吧。」
「四、五年前,我師父曾以外門弟子不成才為由,將他們全部驅離了華山。後經過數年時間的江湖磨勵,已大多有所成就歸來。只是我……嗯,相比之下,模約有兩百余人不遜于青城派的四獸……青城四秀吧。」
「嘶……」方生和尚、沖虛道人與解風莫不倒抽一口冷氣,青城派的余滄海不過只培養了四個杰出弟子,就令青城一派的年青輩弟子傲視蜀中了,岳不群竟然能培養出兩百多人來?
如少林派二十來歲的天人合一境弟子,一代人也不過才二、三十名左右。而武當派,不過才十數名左右。丐幫那就更少了,才區區七、八個而已。
並不是說這三派的天人合一境高手數量就這麼稀少,而是說年紀。三派每派多少也有百余人的天人合一境高手,少林派那就更多了,足足有三百余人之多。只是他們大多都是依靠年歲,慢慢磨勵而成長起來的,很難再有更高的成就。
需知正道諸派的弟子因為要夯實根基,並不會撥苗助長,所以他們的武功成長速度極慢。能在二十余歲練到天人合一境的極少,那可是諸派的嫡傳精英弟子。他們是各個門派的中堅力量,更是行走江湖,威服他派的主力軍。
此後十年有穎月兌而出,達渾然一體境的優異弟子,那基本就是各派的掌門與長老職人選了。
方生、沖虛、解風三人相視一眼,心中驚駭莫名。本以為岳不群座下有那李光、時都、江鎮、唐藝、宋昭這五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級弟子,這就足夠令人吃驚了。認為華山大興之勢已然不遠,必需盡快打壓。
萬萬沒有想到,尚有兩百余個二十余歲的天人合一境弟子。也許他們是以左道之法培養出來的,但如果他們不夭折于今後的江湖搏殺之中,再按一成的成才率來算。十數二十年後,那就將有二十余位渾然一體境的宗師高手了。
這還是按岳不群以後不再收徒來計算的,如果繼續收徒,再按每年一百人,二十年再有一成的成才率,那渾然一體境的高手將在華山派成為極為普通的存在。
而在眾多的渾然一體境高手中,再有一成的人步入無形無象境,成為武學大宗師,又會出現數十人之多。那將來的華山派,必成一大恐怖的怪物,令世人矚目畏服不已。
這是什麼概念?縱強盛如千年宗門的少林派,每代也不過才三、五人左右啊。彼時的華山派,只怕真的要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了。就如黃袍加身的宋太祖,已所不欲,亦會被下屬逼迫為帝吧。
特別是今日五岳合一,岳不群手中的實力愈盛,恐怕已然直逼魔教之強大了。或許無需再二十年之久,只需數年時間的聚力,岳不群就將開始一統江湖之戰了。
三人思及此處,莫不驚駭失色,連連對視之後,頓時點頭定下了聯合之勢。也唯有三派聯合,方能再度蓋過五岳派一籌。而倒岳計劃,亦同時在三人的心中急速升起。
只是那岳不群的武功劍術之強,決非在場一人所能擊敗。還有其座下的鐵衛李光、時都、江鎮、宋昭、唐藝五大鐵衛,亦是強橫之極的頂尖宗師高手……
三人瞧向令狐沖時,紛紛不約而同的都點了點頭。
只听沖虛道人笑道︰「岳先生之能耐,貧道佩服之至。貧道笑那左冷禪多年苦心籌謀的五岳並派大計,不過是夜郎自大,蜉蚍撼樹,自不量力也。以岳先生手中如此厲害的潛在實力,左冷禪縱算籌謀再深,也不過是為人做嫁衣裳。岳先生之計謀深遠,老道此時事定,方能稍稍得以窺見!」
「哦?原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