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都解決不了?
崔桃倒是有幾分好奇, 讓她們細講經過。
近一個月以來,陸續有幾名客人來鋪子里,表示她們用了護發露或花香皂, 要麼皮癢,要麼起疹子。
王四娘和萍兒起初遇到這情況的時候,以為是只是湊巧,保證自家的東西沒有任何毒害, 讓其回家再試一次。那人再試後還說不行, 便又來詢問。王四娘和萍兒就提出退貨賠償,但數日之後,陸續又有人出現類似的情況。
護發露和花香皂分明是好物,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用後不適?王四娘和萍兒都覺事情未免太巧了, 莫不是故意在找茬?但這些人怪就怪在, 她們不像一般找茬的人那麼鬧事, 沒有去獅子大開口訛錢討賠償,但她們很會糾纏人, 賴在店里問東問西偏不走,還彼此交流起來, 自成一伙。
「請大夫查驗問題在哪兒, 大夫也查不出什麼,只說可能是鋪子里東西對她們踫巧不適用,建議她們不要再用。我提加倍賠償,這些人卻不屑提錢, 說她們真心喜歡鋪子里的東西, 只是想跟大家一樣能夠好好地用東西,讓我們改個能讓她們能用的方子即可。」萍兒敘述到這里,突然被王四娘打斷。
王四娘按耐不住她暴躁小脾氣, 掐著腰,對崔桃忿忿道︰「崔娘子你听听,她們話說得多麼輕巧,‘改個她們能用的方子即可’,這改方子是那麼容易的事兒麼?」
萍兒︰「此之後,她們便頻繁來鋪子詢問方子改好了沒有,順便嘮叨一遍她們用後如何不適。來店里光顧的客人們听了這些話,哪還敢買貨?」
「這些人擺明了就是找茬,我就報官了!」王四娘氣呼呼地接話道。
結果卻是報官也沒用。萍兒特意請了數位汴京城內有名的大夫來證明護,發露和花香皂沒有任何毒性,不會對人產生任何危害。負責斷案的判官起初懷疑是那些人想敲詐,但當那群人中有三人現場試了,她們在用過了護發露或花香皂之後,的確出現了發癢和起紅疹的狀況。
這案子就不好判了,鋪子做出的東西的確無毒,而人家用了鋪子的東西的確出現異樣。一方願意用錢賠償,另一方卻不接受錢財賠償,要求改方子,于是就陷入了死局。
此後消停一陣,她們再度上門。四娘氣得又報官了,結果跟之前一樣。接著就去衙門折騰了第三次,還是不行。
「如今消停了七八日,又有三人來了,問我們改方子沒有?」萍兒說到這里,臉氣得通紅。她長這麼大,就沒見過這麼難纏的人。
「是夠難纏的。」崔桃邊品茶邊听,萍兒說這話的時候,她這碗茶剛好見底了。
王四娘氣憤拍桌︰「我看這些人就是欠揍,萍兒偏不讓我動武,只要拿我的大刀耍幾下,看不把她們都嚇得屁滾尿流?」
「嗯!」崔桃為自己斟滿茶,連連點頭附和。王四娘頓時得意起來,示意萍兒好生瞧瞧,連崔娘子都同意她的辦法,偏生她卻四名攔著不讓。
萍兒輕笑一聲,微微揚起眉梢,示意王四娘崔娘子的話其實還沒說完。
「然後你就被扣上殺人未遂的罪名,住進了開封府的死牢。」
王四娘瞪圓眼,不服勁道︰「她們敢!?」
「她們當然敢,既是故意找茬,必然提前打听過了你們的情況,了解你們的脾性。說不定她們就是故意拿準了這點要氣你,便等著你動手,好把你連同萍兒一起弄進牢里去。」崔桃揣測道。
王四娘驚了下,怒地拍大腿︰「這幫賤蹄子,好生歹毒。我們怎麼得罪她們了,要這麼算計陷害我們?」
「必有因果,查明便知。」崔桃道。
王四娘轉頭對萍兒檢討道︰「還好你及時拉住我了,我當時卻嫌你礙事,還罵你窩囊,都是我不對。回頭你想要什麼跟我說,我買給你賠罪。」
「你能少犯點蠢,我就謝天謝地了。」萍兒不爽地白一眼王四娘,立刻轉換態度,認真求問崔桃,「崔娘子,這事可有解?我們如今拿她們還有辦法?」
「我們崔娘子是什麼人?仙姑啊,一定有辦法!」王四娘立刻拍起馬屁,轉頭嘿嘿笑問崔桃她說得對不對。
「那是自然。」
崔桃這點自信還是有的,她讓王四娘和萍兒先回去休息。鋪子那邊先不必管,自有她來處置。
至天蒙蒙亮,崔桃才等到韓琦回來。
早飯備了豆粥和冬筍絲香菇卷餅,豆粥香濃順滑,清甜中能細品出一絲絲桂花清香,卷餅吃的時候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脆響聲,爽口下飯。一天之計在于晨,早飯吃得好,才能攢了勁兒去干活。
飯畢,韓琦就告訴崔桃,他們查到了那盒銀針的又來。
來自于‘葫蘆形’密室的那盒銀針,盒上刻著蛟龍,銀針柔韌而縴細,絕非出自普通工匠之手,當時大家就覺得這盒銀針的來歷不簡單。
這天下的能工巧匠們大多都聚集在汴京,為皇家做事。
如今王釗剛回京就立刻查明了情況,說明這工匠極可能正為官府當差。
「那盒銀針出自冑案,為鹽鐵使受八達王之命下令,耗一年之久制成,後來八大王將這盒銀針賞賜給了尚藥御奉郭子書。」
冑案歸屬于三司鹽鐵部,掌管軍器供給。工匠們熟稔大小軍器制造,做銀針自然也不在話下。
「本以為會跟趙宗清有干系,卻沒想到是八大王。」
八大王趙元儼為宋太宗第三子,當今皇帝的八叔,如今受封定王,身兼數個要職,又被賜「贊拜不名」、「詔書不名」等特權,身份十分顯貴,受到尊崇。
八大王性子正直剛烈,嚴毅不可犯,許多朝臣都敬畏忌憚他。不少膽小的官員,每每听到八大王要來了,都會悄悄繞路走。厲害到什麼程度?以至于名揚外夷,百姓們專門用他的名號去嚇唬愛哭的小孩子。
查銀針查到八大王身上,便有些棘手了。
「六郎和八大王私交如何?」崔桃覺得韓琦好歹也算是京中名人了,以他出眾的相貌才學,應該跟八大王會有一些交集。
韓琦搖頭,「若無正事,他不喜朝臣跟他攀談。」
「郭子書定然有過人之處,才會令八大王和他結交,且還送上如此費心思的禮物。」崔桃問韓琦可打听到其中的緣由,她試著猜測了下,「給八大王治病有功?」
「確系治病有功,卻不是給八大王治病病。八大王任揚州牧時,曾爆發過瘟疫,當時不到三日病亡者就過百數,後來是郭子書及時配出了治病方劑,才得以救回那些受病百姓們的命。此之後倆人便成了好友,那盒銀針便是八大王送給郭子書四十歲的生辰禮。」
八大王做事雷厲風行,但在結交朋友上十分低調,兩年前他送郭子書生辰禮的事兒,知情的外人不多。王釗剛巧問對地方了,才從三司冑案的口中了解到銀針情況,這才追查到了去向。
「郭子書如今正為王妃調理身子,人住在八大王的府上。衙差不能隨便進王府去抓人,把人叫出來質詢,卻是匆匆喊了兩句‘不知’,人就被八大王派來的人叫走了。」
韓琦飲了兩口茶後,仍忍不住疲倦地打了個哈欠。
崔桃囑咐韓琦趕快去補覺,「這郭子書似有意隱瞞,反正一時半會兒解不了,不如先睡飽了養足精神再說。」
韓琦見崔桃要走,問她去哪兒。
「鋪子那頭有點小麻煩,我搞定了就回來。」
崔桃換了女裝,卻依舊是丑相打扮,但撿了身好看的衣料穿。抵達鋪子前的時候,正好是鋪子平常開業的時間。有三名中年女子站在門前頭嘰嘰喳喳地說話,感慨為何鋪子到現在還沒有開門。
崔桃听了一會兒,確定她們就是王四娘和萍兒所說的‘那些人’。崔桃將距離湊近一點,就聞到了她們三人身上有同樣的味道,冰片麝香味。她們的雙手不算細女敕,雖沒有過分粗糙,但也是一雙干活的手。三人的鞋子看似花色不一樣,但鞋底和鞋幫的用料都出自同一種。
王四娘和萍兒說過,鬧事者互相之間不認識,這三個女人怎麼就好得身上味兒都一樣了?答案顯而易見。
鋪子所售的護發露和花香皂,于普通百姓而言,價錢並不算便宜。她們刻意打扮成有身份的人來鋪子買東西,然後分別上門鬧意見,假裝彼此偶遇才認識,再湊一起同仇敵愾……這很明顯是有組織有預謀。
要麼是競爭對手,想把鋪子給弄垮了;要麼就是仇人,想置王四娘和萍兒于死地。
鑒于他們遇到的對手都是狠人,應該沒有那個仇家會有這種長時間拖延死耗的方式來找麻煩報仇。
崔桃思量之間,三名中年女子已經圍上了她,嘖嘖稱奇地打量她的丑臉。
「哪來的丑人?」
崔桃微微一笑,舉起手里的鑰匙,「我是鋪子新雇佣的跑堂。」
崔桃開門之後,三人立刻跟進來,抱怨今天鋪子開晚了,又問崔桃原來鋪子里的兩個娘子哪兒去了。
「她們累了想休息,還嫌最近運氣不好,鋪子里總來蒼蠅招她們煩,就雇佣我來趕蒼蠅。」崔桃說得大大方方又自然,卻氣得三名中年女子臉色清白不定。
該死的丑女,明知道她拿蒼蠅暗諷她們,但她們又不能張口承認了她們是蒼蠅。
「丑人多作怪。」
三人中有一人譏諷起崔桃來,立刻得到另外倆人的附和。
「我要是長成這樣,我早就不活了。」
「很快我就不丑了。」崔桃從袖子里陸續掏出五個精致漂亮的瓷瓶來,當即就吸引了三人的注意,他們忙詢問崔桃是什麼東西。
崔桃從她們對新產品的反應判斷,大概率是競爭對手在搗亂 。
崔桃便舉起其中一個瓷瓶,對她們微笑道︰「神仙水,丑臉的救星。」
作者有話要說︰ 宋朝對王爺的稱呼是︰大王!大王!
今天胸口悶了小半天,終于好些了。謝謝大家,我都有看到你們上章的留言建議,回頭我會按照大家的建議去看看,弄點藥。
今天雙十一,你們算錯了麼?我算計來算計去,終究是失算了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