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七章 如來

三千門人聚集大殿,使原本空曠的大殿顯得有些擁擠,接引高坐在六品蓮台上,居高臨下看著教中弟子,這些人是他和準提花費無數心血渡來西方,如今都成才了,可見上天也希望看到西方教大興,如巨人般矗立天地間,傲視三界生靈。

接引一時有些感慨,環顧了眾人一眼,緩緩道︰「貧道于虛空悟出一佛字,乃天道指引,天予之機。這西方是我教大興之地,故貧道今日在此大發宏願,誓將西牛賀州渡化為一佛剎土,是為中央婆沙三千大千世界。」

「世尊英明。」

眾門人不知中央婆沙三千世界是何物,不過見接引一臉肅然,齊聲稱道。這位世尊的智慧,他們是拍馬都不及。

接引頷首,接著道︰「此今日開始,西方教正式改名佛教,貧道為現在之佛,佛號如來,是為治世之尊。」

話音剛落,接引身後憑空出現一團金光,比他整個人還大,金光照得他無比威嚴,接著,他的發簪自動月兌落,頭發變成了鳥巢灌頂,看得眾人暗暗心驚。

如來雙手合什,稱謝︰「多謝天道成全。」

這一聲謝意,天道有感,冥冥之中,如來腦海中得到一篇神文,他嘴角含笑,朗聲道︰「我自悟出佛道,又明白何為佛,佛教當以佛為尊,只有心中有佛,才能感受剎土。我佛教弟子,由于使命不同,覺悟高低不同,劃分為三類,分別為佛,菩薩和羅漢。」

眾人一驚,這豈不是劃分地位,與原本教義人人平等悖逆。

如來道︰「你們不必擔心,在佛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心懷慈悲,原意受心靈靜化,人人都能成佛。又言︰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普賢道︰「世尊,那何為佛了。」

剛才如來的變化,在場各位,全看在眼里,普賢對于佛道,大感興趣。

如來笑道「佛即是心,是覺悟、智慧、無量覺。只因眾生妄想執著太深,障礙了自己智慧顯現,所以天道賜予我為佛的使命,率領你們大興佛法,幫助世人彰顯自性,覺悟成佛!」

普賢恍然大悟,道︰「弟子明白了,神和仙要靠自身努力修行,才能獲得,而佛是從內心上覺悟,引發善念,救人也是救己。」

「你說的不錯。」

如來滿意的點頭,那篇神文蘊含著無數道理,他剛才只是匆匆掃了一遍,了解有限,只有待眾門人散去後,再仔細研究,方能通曉更多佛理,才能教化世人。

「燃燈上前听封。」

燃燈上前,如來連同座下蓮台緩緩移到他面前,如來手一指,剛才掉在地上的發簪變成一把精銳小刀,淡淡道︰「眾門人中,以你燃燈修為最高,身具大智慧,從現在開始,我與你摩頂受戒,賜予你佛的稱號。」

燃燈大喜道︰「弟子謝世尊!」

如來用那把小刀,剔去了燃燈的頭發,頭發一去掉,燃燈的頭型變得跟如來有些相似。如來滿意的點點頭,說道︰「燃燈,我便授記你為佛祖,為過去之佛,統領萬佛,將我佛教發揚光大。」

這話一出,燃燈背後出現一團金光,和如來的類似,十分耀眼,而他足下升起一朵金蓮,托著他整個人升在半空,無比威嚴。

眾門人對燃燈羨慕不已,萬佛之祖,這權力大得沒邊了,如來不在,整個佛教,完全由燃燈說了算。

燃燈雙手合什,口稱道︰「世尊,弟子一定不負你的期望。」

如來是現在佛,自己是過去佛,又是萬佛之祖,這地位豈不是跟如來平齊,燃燈又驚又喜,他萬萬沒想來如來對自己如此重視。

「你雖為過去佛,可不能心生傲慢,苛待他人,一定要修行佛法,早日跟我一樣,證得無上涅槃,統領萬佛,方實至名歸。」

如來目光平視著燃燈,緩緩說道。

強者為尊的世界,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亙古便存在,如來知道,道理配合強大實力,才能威懾他人,否則只是空談罷了。

燃燈道︰「弟子明白。」

無上涅槃,這簡直不敢想,燃燈只希望早日證得聖人之位,便心滿意足了,他不認為自己有如來這種悟性。

如來頷首,又道︰「普賢,你上前。」

普賢心中激動,上前等著如來給自己摩頂受戒,只是等了半天,見如來沒有任何動作。普賢不解道︰「世尊,難道弟子不夠資格成佛。」

如來道︰「我剛剛說過了,在我佛教,分為佛、菩薩和羅漢。地位差別不大,只是覺悟的高低不同罷了,爾等眾人,只有燃燈覺悟最高,已經達到佛的境界!」

普賢心下失望,不過面上卻是不動聲色,于是問道︰「那麼請問世尊,弟子達到了何種境界,與佛還相差多遠。」

如來道︰「你已經參透了五蘊皆空的境界,因為心中還有些東西放不下,尚未一切皆空,只是接近于佛境。我便授記你菩薩位。」

普賢道︰「請問世尊,弟子為菩薩,那麼弟子的使命是什麼。」

如來看了他一眼,卻道︰「當初,你們三人歸我西方,我曾告訴你們成道的方法。這一千年過去了,你們心中的宏願可付之行動。」

「回世尊,弟子當初觀三乘妙典有感,遂放宏願,願行廣大,功德圓滿。」

提起這事,普賢來了精神,正因為許下這樁宏願,加上他一直實行,終于在三百年前,證得大羅金仙,丹成九轉,大羅天對他開啟了方便之門。

這世上,金仙很多,可大羅金仙卻十分稀少,達到這種境界,已經具備了談論大道的資格了。

「很好,佛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之分,三位佛祖,菩薩地位略矮于佛祖。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人有四種人格,即願、行、智、悲,對應我佛教四菩薩之位,我便封你大行菩薩。」

如來緩緩說道。

普賢忙道︰「弟子謝過世尊。」

菩薩就菩薩吧,佛祖一共就三位,如來和燃燈各佔一位,還有一個準提,雖沒來參加,可以他的身份,誰又敢忽視,只怕那未來佛非他莫屬。

只是讓普賢比較郁悶的是,既然有願、行、智、悲,為何讓自己做大行菩薩,這難道跟自己當年許的宏願有關。

如來點點頭,又讓文殊上前,也封了他為菩薩,智慧菩薩,便賜予他一把智慧劍,斬斷世人煩惱,助世人月兌離苦海。

對于讓自己做菩薩之首,文殊很滿意,也不枉自己當初背負罵名,投入西方教的懷抱。

接下來,如來又封了一些人,不過俱是一些羅漢,便結束了這場大典。不過,經此一事,佛在大家心中的沖擊力實在不小,連聖人也甘願成佛,不惜改變原本的面目,這需要多大的勇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