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章 氐秦兵威盛 谷陰輿論動

寬深的堂上,只有莘邇一人獨坐。

唐艾的上書,擺在他面前的案幾上的中間,案幾左側是成堆的文牘,案幾右側的上方是筆墨紙硯,下方是一疊紙張。這疊紙張整整齊齊地碼放著,皆是素白的紙箋,但除了最上面一頁,現在落筆寫了幾行字外,其余的紙張都還是新紙,尚無落字。那已著墨落筆所寫的幾行字,最左邊的那一豎行,字數最少,只有三個字,此三字字體均大,超過余字,赫然是「持久論」。

——這個《持久論》,便就正是莘邇早就想寫,而直到現下才開始動手去寫的那篇文章。

唐艾的上書,莘邇已經看完。

總共兩方面的內容。

主要內容自是進言莘邇,應當抓住眼下之有利時機,傳檄朔方,南下攻打上郡,此不必贅言。

此主要內容之外,還有一個內容,是向莘邇轉稟了釋法通所提之那個「可以編造謠言,離間慕容瞻,挑起氐羌貴族對鮮卑人之猜忌」的建議,同時,並捎帶地向莘邇匯報了一下之前那些傳入關中的謠言,即「莘公來了不納糧」這些,目前在關中傳播的情況和引起的影響。

莘邇跪坐端正,手放膝上,目落唐艾上書,沉吟靜思。

他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堂外的日頭,慢慢從天中,落到了西邊,不覺已是臨暮時分。

七月中旬的谷陰,天氣仍然很熱,但畢竟初秋已至,傍晚以後,不免風涼。秋風卷動庭院中樹木的枝葉,颯颯作響,滿院都是昏黃的暮光。

堂內光線漸暗,乞大力捧著個青銅鑄制的飛馬形狀之燭台,躡手躡腳地來到堂中,一邊偷窺莘邇的神色,一邊模到案邊,輕輕地把燭台放到了案上。燭台上參差不齊的插著幾根蜜蠟,此時蜜蠟都已經被點燃。被那燭光驚動,莘邇回過神來,朝著乞大力看去。

「明公,驚擾到你了?小人該死!」

「不錯。」

乞大力呆了一呆,嚇了一跳,說道︰「啊?」

「我是說,千里的這道上書,不錯。……大力,你去把景桓和長齡給我請來。」

乞大力松了口氣,應諾待走,卻又停步,問道︰「只請黃公和張公麼?小羊公不請麼?」

「小羊公」者,羊髦是也。羊髦與其兄羊馥,皆得莘邇信用,為分辨他兄弟兩人,谷陰士人,素來呼羊馥為「大羊」,呼羊髦為「小羊」。

莘邇答道︰「對。」

乞大力暗中納罕,想道︰「怪了,大羊也就罷了,往常明公議事,卻是非得小羊在場不可,就是小羊當時不在,議後也要專門問其意見,今兒個卻怎麼了?只召黃、張,不喚羊來?」心中奇怪,嘴上不敢多問,諾諾應聲,退到堂門口,就要出去。

這個時候,莘邇叫住了他,說道︰「且慢。」

「明公?」

莘邇略作沉吟,說道︰「把老傅也請來。」

乞大力更是納悶了,莘邇平時議事,議的只要是正經的軍政大事,通常是不會叫傅喬的,今日他眼見著莘邇自收到唐艾的上書後,便在堂內獨坐「發呆」,足足「呆了」半天的光景,盡管不知唐艾上書的是何內容,但他也能猜出,必是關系要緊的軍政大事無疑,莘邇「呆坐不動」,考慮的,也一定是與唐艾上書的內容有關,然卻當其慮定、現下召人來議之時,竟然不喚小羊,而召傅喬,這還真是破天荒,頭一次。

他恭聲應道︰「諾。」

乞大力出得堂門,穿過庭院,快步到了府外,知道莘邇必是急著見到黃榮、張龜、傅喬三人,不敢耽擱,又見暮色已至,擔心黃榮等人下值回家,那他到官廨找不著他們,便還得再去他們家請,遂舍了車子不坐,騎馬馳騁,趕到黃門省等官廨,去請黃榮三個。

倒是他思慮周到,虧得沒有乘車,黃榮、張龜作為莘邇的左膀右臂,俱是大忙人,手頭公務不斷,每天忙碌得很,是斷難按時下值回家的,也就算了,唯那傅喬,其身在中台禮部,這是個清貴的閑差,最近一個月來,他最大的公事就是招待匹檀的使者鞏鳳景,而鞏鳳景現已經回去柔然,他卻是清淨無事,乞大力到時,他剛坐上車要還家,正好被乞大力截住。

「傅公、傅公!」

「哦?大力啊。」傅喬探頭外瞧,眉頭頓時蹙住,說道,「大力,昨天就已有幾個友人與我約好,今晚到我家談玄說道,只怕今晚,我是沒空陪你飲酒了啊!」

乞大力策馬到傅喬車邊,笑道︰「傅公,我不是找你喝酒,我是來傳明公之令的,明公召你!」

「明公召我?」

「可不是麼!」

「明公召我何事?」

「這我怎麼知道?」乞大力示意趕車的車夫,朝莘公府方向努了努嘴,說道,「趕緊走吧!」

「大力,你可莫要哄我!」

乞大力老大不樂意,說道︰「傅公,你這叫什麼話!我敢拿明公哄你麼?再則說了,傅公,你我僚,乃是同門,我乞大力待公,向來是磨盤砸到石頭上,實打實!我又何曾哄騙過你?」

「同門」與「僚」的意思相當,亦姊妹的丈夫之合稱意也。

傅喬瞅了乞大力兩眼,心道︰「你為了漲你的面子,哄我去你家喝酒,你當時怎麼騙我的?你不就是扯著明公當的旗號麼?你說什麼明公請我,把我拽入車中,結果怎麼著?把我拉去了你家!強行按下,一通海灌,喝得我三天起不來床,上吐下瀉,足足病酒旬日!還好意思說你是磨盤砸到石頭上,實打實?你這胡兒,老夫如今算是已然把你看清,你貪慕虛榮,好佔便宜,在明公面前你老老實實,卻在我輩面前,你分明常是‘騎著葫蘆過河,充大蛋’!」

「騎著葫蘆過河,充大蛋」,此民間之俗諺,傅喬清高雅士,為何會知此粗俗民諺?有道是︰近墨者黑。自乞大力與他結成連襟以後,三天兩頭的去找他,見乞大力的次數多了,少不了,乞大力好說的那些俗諺,他也就學會了頗多。這句民諺,正便是他從乞大力處听學來的。

知道秀才遇到兵,自己說不過乞大力,傅喬月復誹幾句,遂便罷了,不再言語,縮頭回去,任乞大力在前引導,車夫駕車,朝莘公府去。

到了莘公府外,車子停下。

乞大力下馬來,殷勤地給傅喬打開車門,取來腳蹬,攙他下車。

扶傅喬下到地上,乞大力從馬鞍邊的囊中取出個小袋子,塞給傅喬,滿臉關切,說道︰「傅公,這才三兩日沒有見你,你的氣色怎麼就有些不好?傅公啊,我妻妹雖妙,你也要注意身體,不可勞之過度啊!我上次送你的肉蓯蓉等物,你是不是已經吃完了?今日實在是沒有想著會見到你,未曾備下那些寶貝,隨身只帶了點枸杞,敢請公笑納,仍像我之前教公的那樣服用,拿回去泡熱水喝,或泡酒也行,於健體養氣方面,雖不比肉蓯蓉奇效,亦稍有效也!」

「大力,當著莘公府門前,你、你……,你這胡言亂語,成何體統!」

乞大力不以為意,沖傅喬擠了擠眼,笑道︰「咱倆悄悄話,沒人知道!傅公,不是我說你,你我一家人,你又何必總這般拿捏矜持?……些許我的心意,你趕緊收下,莫要推推搡搡。」

傅喬萬般無奈,亦是生怕被莘公府門前的官吏們看到,便只好把那袋子接住,置入懷中。

二人一前一後,進到府內。

過庭上廊,來至听事堂前。

乞大力大聲稟報︰「明公,傅公來了。」

「進來罷。」

傅喬與堂外月兌去鞋履,著襪而進。乞大力留在了廊上,沒有入內。

傅喬下揖行禮,說道︰「下官傅喬,拜見明公。」

「老傅,你且坐。」

傅喬應是,拿眼看了下堂中兩側的坐榻,路上他已從乞大力處聞知,莘邇還召了黃榮、張龜二人來見,此時堂中不見黃榮、張龜,他兩人應是還未到達,因為論以官職,傅喬不及黃榮高,論以才智,他又自知不如張龜,遂識趣地空出了上首的幾個坐榻,選了靠門的一榻落座。

莘邇正在再次閱看唐艾的上書,看完了一段之後,抬起頭來,投目堂內,堂外夜色已至,堂中燈火通明,他看見傅喬坐得遠遠的,笑問道︰「老傅,你坐那麼遠干什麼?」

「聞乞君言道,明公尚召了黃公、張公晉見,故是下官擇此就坐。」

「你不要坐那麼遠,近些來。」

傅喬應道︰「是。」他起身下榻,猶豫著朝前移了一榻,將要入座,听到莘邇說了句「你來,我給你份東西看」,趕忙接腔,說道,「是。」半彎著腰,到莘邇案前。

莘邇將唐艾的上書,遞給了他。

傅喬拿住,低眼觀看,他認識唐艾的字,看沒兩個字,就認了出來,舉目說道︰「明公,這是唐使君的上書?」

「對,我中午前剛收到的,你先看看。」

傅喬年近五十,眼略花了,他就站在案邊,把唐艾的上書拿得離目稍遠,就著案上燭光,一字一字地,仔仔細細地把之從頭看到底。

看罷,他把上書還給莘邇。

莘邇問道︰「看完了?」

「看完了。」

莘邇問道︰「千里建議發兵朔方,南取上郡。老傅,對此你怎麼看?有何高見?」

傅喬面現為難,說道︰「明公,發兵朔方,南取上郡,這是國家的軍事,下官忝列中台禮部,對軍事既不擅長,軍事亦非下官所務,對唐使君上書中所提的這道建議,下官、下官……。」

「你怎樣?」

「下官不敢妄言。」

「你怎麼想的,你就怎麼說。我把你叫來,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見,有什麼妄不妄,敢不敢的?」

「是。那下官就說了?」

「說吧!」

如果是別的事情,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軍事不關其職掌,傅喬可能也就不發表意見了,但唐艾在上書中,進言莘邇,用兵上郡,這實在是太關系到定西的前途命運了,因是,在得了莘邇明確叫他發表意見的命令後,傅喬就大起膽子,表露自己的觀點。

他吞吞吐吐地說道︰「下官竊以為,唐使君在這道上書中說的,賀渾邪擁兵自立於徐州,是一利於我定西,大批的鮮卑、北地雜夷被遷入關中,必會導致關中不穩,是二利於我定西,……這兩條利處,唐使君所言固是,但,就此便發兵朔方,南攻上郡,下官愚見,似不可也。」

——賀渾邪擁兵自立,割據徐州的消息,已於日前傳到了谷陰,是以在唐艾上書中見到此事,傅喬並不吃驚。

莘邇面無異色,和聲問道︰「哦?為何不可啊?」

唐艾是莘邇在軍事方面最為倚重的心月復,對此,傅喬當然是一清二楚的,否定唐艾的建議,對他來說是件艱難的事情,但莘邇此時的溫和態度,鼓舞了他的勇氣。

於是,他回答莘邇,說道︰「明公,慕容氏雄踞中原數十年,今卻連敗於氐秦,被氐秦趕到了幽州偏遠之地,洛、鄴名都,河北、河南,相繼落入氐秦之手,氐秦而下兵威大盛,比之國力、民力、兵力,我定西原本就不如氐秦,現在是更不如之了!……因是,下官愚見,當下之時,我朝不應當再主動進攻氐秦,而最好應該是暫避其鋒。」

莘邇溫聲說道︰「老傅,你剛才也同意,千里在上書中提到的那兩點,‘賀渾邪亂於徐州’、‘鮮卑、北地雜夷入關中,會導致關中不穩’,這對我定西是有利的,既然有利,為何你又不同意抓住這兩個有利的機會,趁機用兵上郡?反而說不應當再主動進攻氐秦?」

「明公,這兩點對我定西當然是有利的!但以下官陋見,下官以為,對這兩點利處的利用,我定西不宜是趁機用兵上郡,……。」

「那應該是?」

「應該是︰首先,蒲茂必定是會遣軍平定賀渾邪之亂的,我定西當抓住這個時間段,休養民力,練兵強軍;其次,等到被遷入關中的鮮卑、北地雜夷果然與關中的氐羌諸胡內亂之後,我定西再趁機進戰,進攻關中。」

莘邇點了點頭,說道︰「原來你是這麼想的!」

「是啊,明公,此下官之愚見也!」傅喬意猶未盡,補充了一句,說道,「先作蟄伏,養精蓄銳,靜候真正的時機到來,然後龍擊九霄,古人所謂‘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即此意乎!」

莘邇笑看傅喬,說道︰「老傅,這恐怕不是一人的意見吧?」

「明公此話何意?」

「我聞近月來,谷陰朝野賢士常做聚議,尤在你老傅家中高會的次數最多,老傅,你的這個意見,是不是也是他們的意見?」

「明公……」

傅喬才說出「明公」二字,堂外腳步聲響,乞大力大聲說道︰「明公,黃公、張公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