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眾 季和挫爽軍(五)

麴爽率部到達麴球營壘的時間是在次日上午,蒲洛孤、蒲獾孫、苟雄、季和等領兵撤退未久。

麴球恭賀麴爽達成了滅國之功。

麴爽故作謙虛了幾句,詢問麴球與蒲洛孤等對戰的軍情。

麴球把這些天與秦兵的戰斗經過,簡潔明了地述說給了他。

听到麴球說用「廣張旗幟,交縛兩炬」的辦法虛張聲勢,以惑秦兵。

麴爽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阿奴此策小佳。」

又听到麴球以小弩誘敵,大弩、勁弓後射。

麴爽說道︰「略得兵法‘示弱’之道。」

再听到王舒望攻襲苟雄,張景威設伏以待,而被苟雄逃掉。

麴爽又是贊嘆,又是惋惜,說道︰「我隴多猛士,莘輔國開武舉之科,可謂得士!苟雄到底虜秦宿將,能夠果決立斷,惜乎未有俘虜到他!」

最後听到麴球引精騎出營進戰,一箭射中秦軍戰將,屈男虎、屈男見日循地道出於秦軍陣後,兩下夾擊,若非苟雄回援得快,只差一點就能大破秦軍主陣。

麴爽瞪大了眼楮,詫異地看著麴球,問道︰「阿奴,你營中有地道?」

「是。」

「早就挖好的?」

「是。」

「我攻冉興之前,巡視你的營地,你竟沒有告訴我?」

麴球笑道︰「兵之機要,在秘。非球不欲告訴阿父,孫子教球,不要說。」

麴爽大笑,說道︰「阿奴未雨綢繆,便是能掐會算,也定難料到阿奴居然會預先掘有地道在營!果如阿奴言,蒲獾孫莽夫,非阿奴之敵,不須我憂!」

他顧對帳中諸人,問道,「我家阿奴,可稱英俊否?」

麴球與秦兵的戰斗,實在是驚心動魄。他以區區三千余的兵卒,硬是擋住了秦兵三萬余眾的進攻,還在野戰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何止可稱英俊,放眼隴地、乃至海內,如他這個年齡的,在用兵上能勝過他的,幾乎沒有。

以唐艾之氣高,此時對麴球亦是大為佩服,搖扇笑道︰「護軍智謀出眾,騎射無雙,尤為要緊者,氣度沉雄,臨危自若,得將士死力,‘英俊’之稱,當之無愧!」

麴球立下了一場大功,卻是絲毫沒有驕矜之態,就像做了一道小菜也似,直身跪坐,微微笑道︰「千人為俊,萬人為英。球焉敢‘英俊’之譽?最多算個‘俊’吧!

「與虜秦這一戰,王舒望與健兒、快手、弩手、飛騎諸營功勞顯著;石脂、鐵甲車兩物,於御敵上大有作用。王舒望是因為武考而入的軍中,健兒諸營是遵從輔國將軍的命令而設;石脂,是輔國將軍從唐昌郡帶回來的,妙用也是他傳下的,鐵甲車,則是輔國將軍所制。

「如論‘英’,輔國將軍才是啊!」

麴爽瞧了眼帳中的唐艾、禿發勃野,想道︰「此次取冉,唐艾數獻謀策,禿發勃野屢立戰功,此二人一為唐人寓士,一為胡酋之子,都甘為莘幼著的爪牙。莘幼著不僅憑靠王太後與大王的信任,通過一系列不緊不慢的文武施政,影響漸大,其手下於今也是人才濟濟。

「之前阿父叫我在朝中多支持莘幼著,我尚不以為然。姜還是老的辣。我的眼光比不上阿父啊!這個莘幼著,前些時不聲不響的,把宋家給打倒,已是引起舉國震蕩,投附者絡繹其門;這回攻冉,主將雖然是我,首倡此議的卻是他莘幼著,待我凱旋,他的聲望勢必會更大!

「連阿奴現下對莘幼著都這般服氣,假以時日?……嘿嘿。」

對莘邇生起了點點的忌憚。

這次攻冉興,出謀劃策方面,唐艾的功勞最大。

田居身為麴爽中尉府內的首吏,風頭完全被唐艾給壓下去了。

西平諸田,在隴州赫赫有名,雖非一等閥族,也是二流的頂尖。

田居在田家,是後起之輩中的有數之人,向來自大,咽不下這口氣。

他陰沉著臉,問麴球,說道︰「敢問護軍,秦虜是何時撤退的?」

麴球答道︰「約兩個時辰前。」

田居對麴爽說道︰「明公,可急追矣!」

麴爽說道︰「急追?」

田居大聲說道︰「蒲洛孤、蒲獾孫是蒲茂的兄弟,苟雄,是蒲茂的妻弟。他三人以虜秦宗親之貴,統三萬余之虜秦精銳,而攻護軍營不下。居料其部士氣必喪。明公追之,滅如探囊!」

麴爽本是沒有追擊念頭的,听了田居此言,不覺心中一動。

唐艾說道︰「不可!」

「不可」這兩個字,田居這些日,至少听過十幾次了。聞得唐艾又出此言,田居胸口的火苗,一下就竄起來了,怒道︰「那你就別喝水!」

唐艾呆了下,很快明白過來,笑道︰「田長史‘居處恭,執事敬’,狀若君子然,亦我輩詼諧中人麼?」

田居名「居」,唐艾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論語》,句子中含了有田居的名,似乎是在褒揚他,而實際上在用這句話做調笑之辭,以回敬他「莫名其妙」的惡言。

帳中諸人皆笑。

田居漲紅了臉,問道︰「你說,為何不可?」

唐艾晃著羽扇,含笑看了看他,轉對麴爽,收起笑容,正色說道︰「中尉不見姚國之敗麼?如中尉方才所言,苟雄,虜秦之宿將;蒲獾孫、蒲洛孤,也都不是庸人。我軍苦戰近月,才克冉興,兵卒已疲,今如追擊,萬一虜秦半道設伏,如何是好?我軍恐將不利。」

麴球也不贊同追擊,說道︰「球虛張聲勢之計,本料可哄虜秦兩三日,但第二天就被虜秦識破。可見虜秦軍中,乃有能士。知道阿父今日抵至球營,虜秦撤退之際,豈會不做戒備?球愚見,還是不要追的好。」

麴爽的司馬郭道慶也不同意。

莘邇的《矛盾論》,郭道慶原就讀過,只是《矛盾論》提出的理論太過新穎,他沒怎麼讀懂,攻冉興期間,閑暇的時候,他就虛心請教唐艾,遂頗有毛遂頓開之感,自覺學問大有增進。

這時,他就拿出《矛盾論》的說法,說道︰「攻虜興,是我軍此戰的主要矛盾。現在虜興已下。縱是追擊獲勝,無非得些繳獲,於我軍此戰的主要矛盾有何補益?倘因圖小利而致大敗,虜興之地,為我新得,尚未安穩,也許反會因此而生變局啊。明公、長史,此即得不償失!」

田居冷笑說道︰「知君素怯,毋多言!」

他心道,「郭道慶往日唯唯諾諾,凡我所議,不過接口一句‘有道理’。現而今,這個黑瘦子也敢反對我了!都怪唐艾!此回攻冉興,我軍雖然告捷,諸吏、將校悉有功,唯有我,接二連三地被他‘不可’,不說郭道慶,以致在明公的心中,我似也不復昔之得信了!須得趁虜秦逃走的機會,我立下一個獻策之功!這才能挽回些許顏面!」

郭道慶挨了一句嘲諷,也不惱,他臉黑,也瞧不出窘狀,只是訕笑撓幘。

唐艾、麴球、郭道慶都不贊成他,田居投目到帳中另一人的身上,問道︰「君何見也?」

這人就是因麴球之薦,新投到麴爽軍中,在攻興一戰中,立下功勛的狄道縣人李亮。

李亮的長相,臉龐與且渠元光很像,都是圓臉,但五官不似,一雙小眼楮,嘴也不大,膚色白皙,虯髯滿面,身材不低,近有八尺,虎背熊腰。

此人性格寬弘,風儀儒雅,兼具武力,與麴爽盡管相識不久,已頗得麴爽的愛信。

李亮不知秦軍中有季和這一號人物的存在,他比較了解蒲洛孤、蒲獾孫和苟雄的脾性與能力,沉吟片刻,說道︰「蒲獾孫固為虜秦名將,然其人此前的戰績,大多是跟著蒲長生打下來的,‘因人成事’者是也。蒲洛孤在虜秦有些名譽,但未嘗听說他有過什麼了不起的事跡。苟雄,確然宿將,卻非智將。此三人會否設伏於道,說不好;試著追一追,只要小心些,大約也行。」

「試著追一追,只要小心些」,這十個字,說動了麴爽。

麴爽心道︰「不錯,我只要小心一些,就是有伏,能奈我何?若果真能再大敗蒲洛孤、蒲獾孫、苟雄,擒得他三人中的一二,對我來講,堪謂錦上添花!已有滅國之功,復獲虜秦宗親,還朝以後,縣侯不足封,郡侯可望也!我一門二郡侯,都是真刀實槍,浴血疆場殺出來的,莘幼著虛名再高,也不能與我家比了!」

做出了決定。

麴爽留麴球守營,從軍中挑出了步騎驍勇萬人,自引騎兵四千先行,步卒隨後。

臨出發時,唐艾請求︰「艾乘牛車,行速太慢,賊去已兩個時辰,追之當快,為不耽誤中尉追殲,請與步卒共行。」

麴爽痛快允許。

目送麴爽與李亮、田居、郭道慶等率騎疾馳而去後,跟著唐艾一同從軍的兩個督府吏員問道︰「長史既然認為虜秦可能會設伏,為何不極力阻止中尉?」

唐艾揮扇笑道︰「我難道是不會騎馬麼?所以請與步卒行者,是為了什麼?有我殿後,哪怕中尉中伏,我也可救之。」

言外之意,便是秦兵設伏,有他唐艾在,亦是半點用處沒有。

唐艾吩咐︰「牽我牛車來!」

兵卒把他的牛車趕過來。

唐艾命卸去車頂,款步登車,斜倚車欄,舉扇前麾,說道︰「出發!」

……

麴爽引騎急追。

他帶的四千騎兵,是由兩支部隊組成的。

一支是他的本部鐵騎,一支是禿發勃野的鮮卑義從。

出於「小心些」起見,麴爽以鮮卑義從都是輕騎為由,命令禿發勃野當前。他帶著本部的鐵騎在後。兩部相距兩三里遠。

出了麴球的營地,一路向東。

起初還無異常,行有二三里,路邊、路上開始出現堆堆的輜重。

麴爽下觀路面,發現道路上,秦兵輜重車壓出的車轍很是靡亂。

麴爽喜對從騎在側的田居說道︰「長史料賊如神,虜秦真的是倉皇而逃啊!」

傳令部下,催促加緊行速。

向前又疾行了十余里,地形出現了點變化。這一塊地區,左邊是河,右邊是片丘陵,丘陵的東邊遍地是稀疏的野樹、灌木。時已下午。方過丘陵,正追敵心切,聞得前頭傳來一陣叫嚷。

麴爽望之,見是前邊的禿發勃野部,行軍的陣型忽然大亂,遙見人仰馬翻,似乎是遇到了絆馬索、陷馬坑一類的東西。

鼓聲喧天,從丘陵的後邊和河岸的堤下,冒出了無數的人影。

一戎將引千余甲騎從左邊的林中奔來,挺槊大呼︰「苟將軍在此!麴爽小兒何在?」

又一戎將引成群的步騎兵士從丘陵後兜出,由麴爽部的後邊圍上。步卒就地列陣,騎兵則轉往西去。那將亦大呼︰「燕公在此!麴爽小兒何在?」

才被麴爽夸過,得意猶且未褪的田居,一下面如土色。

麴爽部下驚亂。

李亮後悔不迭,駭道︰「中尉,不好,被唐長史說中了,賊虜有伏!快撤吧!」

郭道慶慌里慌張地安撫受驚的坐騎,不忘叫道︰「有道理!」

……

謝謝大家的月票、推薦和打賞!

求推薦、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