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

東苑城里,於年初的時候,修建了一座大的校武場。

此場,專用做「武舉」的考試場地;不舉行考試的時候,則供以戍衛部隊日常的訓練。

莘邇「武舉」的建議,在督府右司馬唐艾地積極推進下,於去年秋末時,已著手施行。

具體的程序上,由低到高,武舉分為三級。

先在縣里選拔,繼而郡中選拔;最後,新設的沙州那邊,郡中選拔得以通過的,在州治集合,統一來王城谷陰,其余的郡,分別自來,便在谷陰這個新建的校武場上,進行最終的考核。

縣、郡的選拔結束於去年底,考慮到天氣寒冷,不宜遠行,如果再遇上一場大雪,道路將會更加難行,因是,莘邇把最後一步的考核放在了今年春天,日子就定在仲春。

這一天,校武場上,匯聚了來自全國十余郡的數百考生,開始進行考試。

莘邇、督府右長史張僧誠、唐艾等督府的大吏,悉數到場。

令狐樂對這件事非常感興趣,奈何他上午有課,左氏在這方面管得很嚴,不給他假,他沒法親自來湊熱鬧,遂派了張道將代替,叫張道將細細地觀瞧,回去後詳細地稟報他知。

張道將恭立在莘邇等人的身後,微微含笑,寡言少語,不怎麼說話,只用心地看場中。

考試的科目共有遠射、騎射、步射、馬槊、負重、材貌、言語七項。

考試的成績有優、上、中、下四種。

材貌、言語兩項,算是軟性的考試內容。

材貌一條,要求身過六尺者為上,六尺以下者為中。言語一條,要求答辯時有神彩,堪統領者為上,無者為中。所謂「答辯」,就是考官問考生一些有關兵法、帶兵知識的問題。

遠射等五項,是實打實的對舉子本人武藝的考核。

整個的校武場,被劃分成了六個區域。

遠射等五項各佔一區。材貌、言語兩項佔一區。

應是出於安全的考量,射、槊都項離閱兵台都較遠,離閱兵台最近的是負重區。

負重區的布置很簡單,或者可以說,根本就沒什麼布置。

就如後世的賽跑跑道,只規劃出了一片平整的地面,地上畫了一條東西向的橫線,作為起步線。起步線向北,畫了十條直線,每條線有二十步遠,「五尺為步」,即約百尺的長度距離。

起步線外,堆了十個布袋,袋中裝滿了泥土,每個袋皆五斗重,六十余斤。

考生擐甲,持步槊,配刀、弓矢,全副披掛以後,負一袋,走夠二十步為合格。

這是最基礎的要求。

有那力大的考生,若是覺得這點考試不痛不癢,那麼可以「進階」。

在負重區的側邊有一小片地方,擺放了兩根長各一丈七尺、徑三寸半的「翹關」。

「關」,指城門之栓;翹關,就是把城栓舉起來。早在春秋時期,翹關就是練力的方法之一。據說「孔子力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孔夫子大概就做過翹關這項運動。

不過,放到考試上,卻非是僅舉一次即可,而是要求舉十次。

當然了,若做不到十次,也不打緊,十次為優,五次為上。

只要能舉起五次,已是力士。

此回參加考試的考生們,大多出自富農以上的家庭,日常營養不錯,力士是頗有一些的,但能把翹關舉起十次的不多,只有十幾人做到了。

舉起十次的十多人中,基本都是身過八尺,虎背熊腰,一看就是力大雄渾的。

唯有一人,只七尺出頭,觀其體貌,也非十分雄壯,卻亦把門關舉起了十次。

此人吸引住了莘邇、唐艾、張僧誠,包括張道將的注意。

唐艾奇道︰「八尺武夫,十舉門關,倒也尋常;此子誰也?貌不驚人,竟有神力。」

陪從的下吏有認識此人的,答道︰「此人名叫王舒望,是下官的郡里人。」

唐艾「哦」了一聲。

莘邇轉顧那下吏,說道︰「你家是廣武郡的,對麼?」

這個下吏是都督府的吏員。

莘邇作為上官,如今對督府的吏員們都很熟悉了,不僅知他們的姓名、出身、特長,並且他們的籍貫等等,也早暗記在心。

下吏答道︰「是。」

莘邇笑道︰「想來此人在你郡中,應是有些勇名。」

下吏答道︰「長史英明。此人在下官郡中,的確頗有名聲。

「長史知道,鄙郡西、北多鮮卑部,東、南多戎人部。這些胡虜,平時尚老實,一旦遇到寒冬,養的羊馬被凍死太多的時候,次年春,他們必然就會騷擾咱唐人的鄉野。

「四年前,鄙郡,王舒望家在的里落就遭到了一次鮮卑胡虜的侵掠。胡虜有數百騎之眾,趁夜入掠,平明逃竄,郡中不及遣兵。王舒望糾合同鄉少年三二十,待虜退後,尾隨追蹤,夜襲之,手刃胡騎十余,斬其小率,奪其所獲而還,把奪回的東西,悉數還給了鄉人。

「下官郡中,至今還有人不時會提起此事。」

唐艾說道︰「避敵之銳,候敵意泄,然後擊敵之虛,此智勇兼備之士!」

莘邇從下吏的話中,听出了另一個重要的方面,他贊道︰「將奪回之物,悉數還與鄉人。此子非貪財之徒,是個重義的人。」問那下吏,「殺賊十余,也是一件功勞了,郡中對他可有舉薦?」

下吏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沒有的原因,不必再問了。

只能是王舒望在郡中沒人。

王舒望翹關十次,得優。

莘邇等人的視線隨著他,轉到了馬槊場上。

馬槊場上,已有近百考生在進行考試。

比之負重場,馬槊場的布置多了不少。

在此場上,壘了十個土牆。

土牆兩兩相對,中間空出一段距離。

在土牆的兩邊,各立一個木人。每個木人的頭上,各置放一個方二寸五分的木版。

馬槊的考試內容是︰考生馳馬入兩牆,運槊左右擊木人頭上的木塊。

考試的要求是︰把木塊打落,但木人不能倒地。

這項考試,大概是全部的考試諸項中難度最大的一個。

想那馬槊,首先夠長,一丈八尺長,在極短的時間內,左右運槊實屬不易;其次,馬槊的朔尖只比木塊小了一點,木塊二寸五分,槊尖一寸五分,只小了一寸而已;再次,馬槊重八斤,自重已經不輕,加上坐騎飛馳的沖力和雙臂用槊時的力氣,擊出時的力量只會更大。

綜合三點,要想達到考試的要求,做到只擊落木塊,而不使木人倒地,簡直是困難之極。

除了考試要求的難度大之外,這一項考試,因為考的是馬槊,一些考生家里不夠富裕,沒馬、沒槊,壓根就沒練過這東西,等於說,此項考試的門檻也很高。

現下聚於此場的近百考生,大概已是此回考生中,會使馬槊的大部分了。

王舒望家門第不高,但家里有田有牛,還有徒附,經濟條件不錯,故此,他是練過馬槊的。

莘邇等人看去。

王舒望做了登記,領了個號牌,排隊等候。

排在他前邊的考生們,一一進場。騎的都是他們自己的馬,用的槊則是考場的制式配給。

近百考生,分別大顯身手。

有的擊落木版兩個,這個成績可得「中」。有的擊落木版一個,評為「下」。有的一個也沒打倒,反把木人全給戳倒了,只能給個「不入流」的考分。

亦有擊落三個木版的,考評為「上」。

把四個木版全打掉而木人不倒,獲「優」之評的,從頭到尾,僅十四五人,無不贏得滿場喝彩。

王舒望騎的是匹紅馬,他牽馬到雜吏前,領了馬槊,翻身上馬,先試了試馬槊的手感,隨後兜馬在場外轉了幾圈,等馬速提升上來,左手持槊,以腋挾槊柄,撥馬奔入場中。

馬槊考場因其難度大,自然也就成了整個校武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

場外、場內、閱兵台上,何止二三百人,只要是時下無事的,眼楮都落在了王舒望的身上。

一馬絕塵,但見馬如游龍,沖近兩牆,王舒望挺坐鞍上,從容運槊,似緩而急,左牆木人頭上的木版墜地。王舒望右手探出,抓住槊身,在坐騎剛剛越過右牆木人之同時,回身刺出,將此木人頭上的木版同樣擊落。馳至牆尾,相似的一幕重演。四個木版盡數落地,木人穩絲不動。

唐艾拊掌,笑對莘邇說道︰「恭喜將軍,得一良材!」

之前把四個木版打落的那十余人,盡管成績也很好,但比之輕松自如,皆不如王舒望。

馬槊場內、場外,爆發出不絕的叫好。

考官大聲說道︰「廣武郡考生王舒望,擊落四版,優!」

耳聞唐艾的祝賀,目視王舒望盤馬舉槊的豪邁氣概,以及校武場上數百健兒的颯爽英姿。

這喧嘩的氣氛,尚武的精神,讓莘邇不由自主想起了前世所知的一句話︰「天下英雄,盡入吾轂中矣。」

他旋即自失一笑,心道︰「區區數百武子,哪里應得住這句話?」

天空蔚藍,春陽熙暖。

一年之始,這是萬物生長的季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